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宏观大势 > 正文

开放创新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初秋时节,金风送爽,为期3天的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9月20日在天津落下帷幕。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为主题,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界代表2500余人围绕中国对外开放40年、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迎接理念多元化的世界、开启移动新时代、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中国的创新型社会等200多个不同议题,阐述观点,交流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史上备受瞩目的现象。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内生需要,也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的决策。

近一两年来,中国的金融开放引人关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说,习近平主席在《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在国际上获得很高评价,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有关部门正在按照这样的精神有部署、有步骤地朝前推进,虽然有时会受到冲击,经历考验,但开放的步子坚定不能停。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市场的变化,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说,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为中国制造”(MadeforChina)、“在中国制造”(MadeinChina)和“与中国制造”(MadewithChina)这三个阶段,外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也由“带来产品”到“带来产能”,再到如今的“带来技术”,充分说明伴随改革开放一路走来,中外企业展开创新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过程。

乐信集团首席执行官肖文杰对本报记者说:“改革开放40年来,受惠于政策红利,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企业发展要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必须依靠技术红利和创新红利。深化改革开放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人才、技术交流及跨境合作条件,企业应当把握机遇,一手抓创新,一手促合作,将技术创新的效用最大化,在实现商业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在创新发展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5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已有10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50份合作文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和经贸合作水平显著提升,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超过800亿美元,已建立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为当地创造了24万多个就业岗位,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

在逆全球化抬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面临变数的背景下,世界尤其关注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种关注也延伸到天津,“一带一路”是今年论坛的关键词。记者看到,在“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分论坛门口,大家提前半小时就排起长队等待进场,会议尚未开始便座无虚席。

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表示热烈欢迎。他对本报记者说:“在这个倡议下,全球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而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以加强全球合作为支撑,人们跨越国境走得越近,对世界发展就越有利”。此外,他还对本报记者说,“许多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即将停止的预言最后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我始终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乐观态度。”

拉脱维亚总统莱蒙德斯·韦约尼斯认为,对拉脱维亚来说,互联互通很重要。开展港口、铁路和航空业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连接了交通网络,为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知识和文化的互通,以及不同理念间的互通与交流也很重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均衡且具包容性的“一带一路”创新发展。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创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一带一路”建设将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主任高志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对‘一带一路’倡议至关重要。创新说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在5年时间里,中国在制造业、科技、金融等领域展开创新实践,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打造创新型社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两个多世纪以来,技术领域最深刻的转型,在前所未有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神经和认知等技术研发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打造创新型社会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施瓦布对本报记者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创新已经成为竞争中最关键的因素,中国的创新力是领先的,中国已经走上了打造创新型社会的良好发展轨道,接下来应建设更多孵化器,努力培养创业者,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斯图尔特·罗素说:“教育系统是社会发展最为缓慢的部分之一,通过教育实现科技变革需要几十年时间,应尽早在小学阶段进行计算机教育。”

日本对外经济机构总裁赤星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创新企业和初创企业潜力巨大,北京、上海和深圳有许多研发中心,如果3个月不到这些城市,就会发现很大变化。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日中两国企业在普惠金融、可穿戴式医疗、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前景光明。

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本报记者表示,技术创新突破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计算力则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也是数字经济的先行指数。技术变革为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创造了新业态、新产业模式和新经济增长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融合驱动形成新型智慧城市,映照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发展图景。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