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舞台,剧情跌宕。
如何在新变局中应对新挑战?如何在新格局下推动新发展?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人士,把脉国际形势新趋向,探寻世界发展新方向,求解全球合作新走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是“创新”。
9月1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拍摄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会场一景。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技术之新:新一轮工业革命孕育巨大力量
本届论坛将主题锁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人工智能时代、生物识别时代、新移动时代、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成为高频词。
可以跟随手势扭动的白色“小狗机器人”,为未来工厂机器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互动可能;
十亿像素的“螳螂相机”与大数据、云计算结合,不仅能看清几公里外人的一举一动,还能对上万人的信息进行比对;
对着话筒朗读一分钟,新型认知技术就能分析人讲话时的周遭环境、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甚至能解读出体验者当时的情绪与心理状态……
论坛会场里,各种“黑科技”争奇斗艳,折射出全球创新发展的最新动向。
新技术风起云涌。新型等离子体有望助力人类对抗癌症,利用干细胞生产的肉类将为消除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论坛期间发布的一份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榜单,让人们意识到,那些科幻小说中描述的场景和技术,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就能步入寻常百姓家。
9月17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与会者体验“森林其境”项目。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了解新兴技术及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团结合作,令新兴技术最终惠及整个社会。”《科学美国人》总编辑兼2018年榜单工作委员会主席玛丽艾特·迪克里斯蒂娜说。
新模式方兴未艾。电子商业、新零售、无人机送货等创新型商业与生产销售方式的兴起,引发了论坛参与者的关注。世界经济论坛经过为期一年的调研,评选出九家领先创新的制造业“灯塔工厂”(全球最先进工厂),其中来自中国的工厂占据三席。
据参与评选的麦肯锡咨询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部署了大量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并形成规模化应用,这些工厂的业绩比普通工厂高出20%至50%。
新福祉正在形成。无人驾驶解放了双手,拯救了“路痴”;虚拟现实给教育、医疗、室内设计等带来革新;人工智能协助人类更高效工作……新工业革命不断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带来新的福祉。
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不少人曾忧心忡忡:我会失去工作吗?
本届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科技发展,到2022年全球将增加多达5800万个新工作岗位。虽然不少工作在未来将被取代或发生实质性改变,但新的就业机会也会随之出现。
动能之新:创新为世界经济装上新引擎
“全球经济展望”“欧洲前景战略展望”“全球创新前景展望”“发展中小型企业”……打开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议程,160多场的会议、对话和讨论大多与经济发展动力相关。
作为观察世界的重要窗口,达沃斯论坛的议题常常折射出世界关切。
旧的动能正在失速,新的动能力量尚弱,逆全球化倾向抬头,多国结构性难题尚待破解,发展存在失衡……面对这些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嘉宾纷纷探寻解决的路径。
9月17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与会人员与感知工业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会场内,有关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的分论坛,基本场场爆满。从政界,到商界,再到学界,一个基本的判断是:世界经济出现整体复苏态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需要继续壮大新动能。
“创见未来!”参加天津达沃斯论坛的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泽奇认为,拉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最终要靠创新。只有创新,才是世界经济发动机的“金钥匙”。
中国在创新的道路上大步流星,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已有布局,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以三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蓬勃成长的显著标志。
放眼世界,新工业革命迸发全球创新活力,孕育着无限希望。德国提出“工业4.0”,日本提出“互联工业”战略,各国已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竞相发力。
夏季达沃斯论坛官方提供的材料预测,到2020年,全球电子支付量平均每年将增长10.9%,全球在线学习市场将超过2430亿美元;到2022年,人工智能企业的市值估值将达3.9万亿美元;到2025年,数字生态系统能够创造超过60万亿美元的收入。
不少参会者坦言,与体验新科技相比,他们更大的收获在于从这场世界性盛会中看清了未来的发展新路径。
机遇之新:开放合作打开发展新空间
在位于达沃斯论坛会场中心区域的“新领军者村”,没有常规意义上的会议室,而是排列着一个个圆形或椭圆形半封闭空间。在这里,最常见的场景是各种肤色的面孔、操着各种语言交流讨论。
“新领军者村”仿佛当今时代“地球村”的一个缩影,既面临挑战,也孕育着希望。
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保障,其权威和效力应得到尊重和维护——中国在本届夏季达沃斯上发出的声音,传递出与会嘉宾的共同心声。
9月18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与会者体验数字技术应用项目。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当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袭来,一个不可或缺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新工业革命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正是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生产和创新要素流动便利化,打造了全球密不可分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京东集团首席技术官张晨指出,硬件、软件平台、算法等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平台越来越成熟,创新门槛越来越低。“技术革新让企业越来越开放,全球技术合作和创新在加快。”
不少与会代表认为,在新产业革命中壮大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开放合作,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体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副主席瓦尔迪斯说,在处理贸易摩擦中,欧盟以往的经验是强调在国际组织框架下,保持多边、有规则的体系解决纠纷。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科技成果是全球协作的产物,很难以国别区分。”第四范式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文渊说。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克曼认为,与过去相比,如今技术更具关联性、全球性。面对新技术时,我们也需要新机构、新机制、新思路来减少不确定性,从而保护创新的动力。
本次论坛首次设置了一场以“建设‘一带一路’创新之路”为主题的会议。
“‘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是创举,建设‘一带一路’也要向创新要动力,让创新合作成为背景色。”中国创新企业麒麟合盛(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说。这家创新企业开发的手机用户系统,正为超12亿全球用户提供多达25种语言的服务,用户中近七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9月17日,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右)在天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说:“世界面前有两条路,或者受制于紧张的态势和各种冲突,或者有能力塑造未来,用创新、包容、协同的方式做出努力。”
站在“十字路口”,世界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各国携手并肩,共同创建开放、包容、共赢的创新与合作之路。(记者刘元旭 王希 翟永冠 李鲲 毛振华 邓中豪 付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