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如何提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

核心提示: 获得感是衡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知识讲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学校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做到以学生为本。

【摘要】获得感是衡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提升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知识讲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学校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强化价值引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做到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大学生   “形势与政策”课  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融理论性、针对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是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权威平台,也是引导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的重要渠道。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重要使命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首先,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其次,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需要。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后,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目前,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首先,一些学校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存在认知偏差。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多由辅导员来承担具体的教学工作,然而辅导员平时的事务性工作较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其次,教学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的培训。“形势与政策”课涵盖的知识范围广,又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课程教学要求较高,若不加强相关培训,教师很难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影响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上的获得感的因素。

提升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获得感需要做到“三个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好政治理论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基础,也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的前提,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高校还应加强课外实践。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例如在讲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个专题的时候,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抗战遗址参观,并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抗战的激烈和残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好地领会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意义,并组织学生讨论,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在进行“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讲解的时候,让学生对家乡旧照片与新照片作对比,并通过故事的讲述,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国家发展了、强大了,人民才有更美好的生活。国家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个人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

知识讲授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不仅要把知识点讲深讲透,更要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的统一。

不断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高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教学评比活动,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性。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规定,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范性。

强化价值引领,紧跟主旋律。“形势与政策”课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通过讲深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是人民所想、时代所需的精神支柱。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抵御各种负面思潮的冲击,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对象是学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需求。在注重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的同时,要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做好授课内容调查分析。对于他们关心的问题,我们要讲深、讲透;对于他们迷惑的问题,我们要帮助厘清;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采用小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目前,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有限,很多高校采取大班授课。大班授课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学生难以真正参与课堂互动,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因此,采用小班授课是高校努力的方向,小班教学不仅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深化教学内容。

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全面、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除了考试的形式,要更加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思考和钻研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试的试题应适当增加开放式题型,重点考察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慕课”作为从国际一流大学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授模式和学习模式,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利用“慕课”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共享优质课程,从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此外,还可以借鉴“翻转课堂”,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首先观看“形势与政策”课的视频,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上讨论、互动,从而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内容方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做到常讲常新,通过建立一个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资源库,不断扩充相关的案例和视频。“形势与政策”课还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针对每年更新的内容,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培训可以分专题进行,分成国内形势专题组、国际形势专题组、发展成就专题组、社会热点专题组等,组成各专题的讲师团,并适当聘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

(作者为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上海为例”(项目编号:18JDSZK01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新华网,2016年12月8日。

②《教育要提高群众满意度扩大受益面》,中国教育新闻网,2017年4月29日。

责编/牛牧瑶(见习)  周小梨(见习)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胡秀文]
标签: 形势   政策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