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国有企业寻找更好资源、寻求更大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国家、规模、性质和文化背景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势必会带来文化的碰撞和融合问题。只有真正实现文化融合,企业国际化经营才能顺利运转。
【关键词】“走出去”战略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中央企业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挖掘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着力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作为国内最早“走出去”的石油企业之一,在20多年的历程中,在应对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海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冲突
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原油田面临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社会形态、经营管理、信仰风俗等方面。
价值观念方面。价值观念的不同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主要是员工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别。如西方价值观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为出发点,人际交往简单,言行直接、果断、独立,追求人人平等;伊斯兰世界国家凡事都以宗教居先;非洲国家员工对家庭、亲缘等因素更为关注,对时间及效率不够重视。这些都与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以大局为重”“集体利益至上”等观念、言行含蓄内敛等特点格格不入,在管理中常会出现认识理解的错位。如油田员工有时会为尽快完成任务加班加点,而西方管理者认为这是对健康和生命的漠视。
社会形态方面。油田“走出去”目的国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与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存在误解和敌视,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的东道国常常从生态环境、雇佣制度等方面制定严厉的法律制度,劳工政策苛刻,环境非常复杂。还有个别国家时局动荡,存在较大的公共安全风险。
经营管理方面。国外市场几乎所有项目都是按照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运作,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非常高,管理制度严格苛刻。刚走出国门时,油田传统的管理手段不能满足管理需要,走了不少弯路。
信仰风俗方面。油田海外项目所在国家中,沙特阿拉伯、苏丹、也门、伊朗等国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部分国家甚至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当地人把祷告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上岗期间都要放弃操作进行祷告,造成了宗教信仰与管理的矛盾。
文化融合应处理好几种关系
中原油田在20多年的实践中认识到,正确处理好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三个关系,是“走出去”企业实现科学管理、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石油石化行业长期以来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走出去”企业要注重继承发扬石油石化行业特色文化优势。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借鉴西方跨国公司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别是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形成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符合经济全球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
正确处理好求同与存异的关系。求同,就是寻找彼此间的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取向等。存异,就是保留彼此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企业要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使多样归于一体,一体包涵多元,有效促进企业跨国经营。现代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这是文化“求同”的基础。“走出去”企业必须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关爱员工的权益,尊重彼此间的文化差异,逐步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充分发挥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员工的积极性。还要做到“存异”,就是充分尊重外方员工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尊重所在国的法律政策、审美观念、价值取向等,形成一种全新和谐的企业文化,将文化冲突的频度和强度减少到最低程度。
正确处理好尊重与遵从的关系。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如果简单粗暴否定或取代某种文化,必然引起激烈的冲突与反抗。“走出去”企业员工要尽可能消除优越感,本着尊重文明多样性的态度,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要通过理解对方员工或者组织的制度特色和行为准则,逐步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使不同文化背景的组织和员工形成相互学习、共同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又必须让外籍员工严格遵从我们的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服从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中原油田“走出去”过程中文化融合的探索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原油田已初步形成一套适应当前国际市场竞争的文化融合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做法。
树立共赢理念,用共同愿景统一思想和行动。“走出去”企业要对文化融合问题高度重视,及时确立内容清晰明确的员工发展共同愿景,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完善企业文化、培育共同价值观。中原油田坚持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企业愿景统一思想,用“规范、诚信、高效”的经营准则和“互利双赢”的市场理念影响带动员工,热心为甲方提高生产时效建言献策,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帮助,用合作共赢的实际行动,加深了甲乙方之间的理解。
坚持创新思维,促进同国际管理惯例的接轨。国际经营中,中国企业与外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差异明显。中国企业要发扬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优良作风,树立起改革创新的理念,吸纳世界跨国公司先进经验,不断优化跨国经营管理组织架构,在文化融合中提升管控能力和经营业绩。中原油田“走出去”的20多年中,积极学习借鉴壳牌、道达尔、沙特阿美等国际知名公司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不断创新,实现了由“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规范管理转变,海外石油工程事业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合作方感情上的融合。跨国经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相互学习和尊重双方企业员工的利益需求,广泛调动员工参与文化融合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文化的成功融合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中原油田认真贯彻“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方针,高度重视对外籍员工的管理和培养,多次选拔技术骨干到油田本部参加业务培训。充分尊重外籍员工宗教信仰,引导外籍员工处理好宗教活动与正常工作的关系。对因病和灾害遇到实际困难的员工进行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增强了外籍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促进文化传播,增加合作方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强凝聚力和包容性。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更是一个进行自主文化传播的过程,要积极做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使者,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原油田注重加强传统文化和石油光荣传统的传播,通过培训、考察、交流、宣传等方式,让外籍雇员了解石化集团企业文化规范,用石油石化企业热爱企业、忠诚企业的优良作风影响和带动外籍员工。引导中外员工友好相处,用中国人勤劳善良、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感染熏陶他们,拉近了外籍雇员与企业的心理距离。
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中国企业良好形象。“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重视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中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积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企业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中原油田在国外施工的石油工程队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关系,积极融入当地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积极保护环境,参与公益工作。在苏丹、肯尼亚等国家,积极在当地开展打井引水、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治病救人等工作,树立了文明使者、友谊使者的良好形象。
(作者为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
责编/周素丽 美编/李祥峰 李月敏(见习)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