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扎根社区推动脱贫攻坚

核心提示: 扎根城乡社区是精准识别贫困问题的基础。扎根社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坚持的信念,也是社会工作在开展扶贫过程中进行精准识别的工作方法。无论是个案救助,还是“五位一体”(政治参与、生计发展、社会互助、文化认同、环境友好)的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减贫,都要重视把党的群众路线和专业方法结合起来,并积极加以践行。

【摘要】扎根城乡社区是精准识别贫困问题的基础。扎根社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坚持的信念,也是社会工作在开展扶贫过程中进行精准识别的工作方法。无论是个案救助,还是“五位一体”(政治参与、生计发展、社会互助、文化认同、环境友好)的社区能力建设和社区减贫,都要重视把党的群众路线和专业方法结合起来,并积极加以践行。

【关键词】城乡社区  脱贫攻坚  精准识别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扎根城乡社区是精准识别贫困问题的基础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回答了党的一切工作“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一切依靠群众,就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斗争经验集中起来,加以分析、综合和提高,使之系统化,从而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规划。

为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均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工作重心。为此,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工厂、工区,或从教育入手创办劳动补习学校,或从经济入手组织工会与资本家斗争,将一盘散沙的工人群体组织起来。为发挥农民革命主力军的作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扎根农村,分析了农村人口的基本经济状况,以土地的多寡将农村人口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形成了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政策。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强调的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长期扎根工厂、农村,是找准问题症结、形成工作决定、推进工作进展的基础。

近二十年来,笔者先后带领学生和社会工作者在云南、四川、广东、湖南等省份的深度贫困地区——“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从事农村(灾害)社会工作及民族社会工作,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贫困问题以及社会工作如何助力脱贫攻坚。在长期的教学和社会工作实践中,我们在社区减贫理论与实践之间循环往复,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必须扎根社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深入理解贫困的不同成因,做到精准识别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精准识别哪些是贫困户、贫困户的数量、贫困的社会根源,对于采取什么样的扶贫政策和方式至关重要。

首先,贫困是一种物质生活状态,表现为物质生活匮乏,主要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基本物质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绝对贫困),此类贫困往往与贫困线标准的划定有密切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扶贫方式就是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贫困人口提供相应的物质救助。

其次,贫困是一种结构性现象,是权力和能力不足引起的贫困,比如与高额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相关联的公民获得健康权、养老权、教育权、居住权的能力缺失。与此相对应的扶贫方式就是加强相关领域的民生工程建设。

再次,贫困是诸多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社区社会文化氛围的贫乏。此类观点认为,贫困是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单纯追求GDP发展模式的结果。比如,劳动异化使劳动者丧失人的能动性,导致生产致贫;社会文化生活日益物化,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人们形成攀比性消费,消费支出越来越大,出现入不敷出的消费致贫。此外,文化偏见也制造贫困。对此,香港学者许宝强认为:“如果贫乏的文化造就了贫乏的经济论述和想像,那么,贫乏的经济论述也会反过来制造令思想变得更为贫乏的文化偏见。”①在“GDP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文化氛围中,一些人将美好生活等同于“物质+消费”,于是,“低收入”和“低消费”就被视为一种贫困。此外,贫穷文化还制造出了“穷人贫困是自身不努力”的社会偏见;在过度生产和消费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一些人无止境地索取于自然,造成人与自然新陈代谢的断裂,致使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人类可持续发展出现危机(生态致贫)。消除社会文化建构的贫困,最重要的是反思文化偏见与贫困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

扎根社区才能真正推动个案救助和社区减贫

无论对贫困出于何种理解,在推动减贫的行动中,我们都要把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

第一,物质生活匮乏和权利缺失的贫困问题。对于这样的贫困问题,我们一般采取的减贫措施是协助穷人摆脱经济困境,尤其是通过对接国家社会福利资源,对个案实施社会救助。例如广东社工“双百计划”的一个社会工作站,在一年的驻村工作中,通过驻村入户、访贫问难,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下称“三同”)等深入群众的工作方法,结合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专业方法,挖掘和识别深度贫困地区的特困户,准确掌握他们的贫困状况和原因,采取差异化的方式对接国家福利救助政策,实施个案救助,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扶贫资源精准落实到贫困户手中。

以救助对象凤女为例。凤女是一名八岁女童,丧失语言能力,母亲瘫痪,全家靠父亲种地为生。社工采取入户慰问、帮忙打扫卫生等方式获得了其家人的信任,摸清了凤女一家的贫困状况。在此基础上,社工链接医疗资源为凤女体检、评残(精神二级残疾),帮助她办理残疾证,申请到了国家的残疾补贴和国家低保补贴。社工的行动也引起民政局领导的关注。政府不仅帮助凤女一家改善居住条件,还协助凤女入学,助力凤女母亲得到医疗救助等,使凤女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通过长期扎根社区,社工能够全面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民政服务对象、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的生活、生计状况等信息,为专业精准识别提供了条件。驻村社工通过“三同”、家访等方式手绘社区地图,清晰地将社区的每一户人家分布及其基本情况标识出来。同时,社区地图还链接了每一户的基本信息,包括住房、生活、生产情况,以及是否是残疾、五保、民政救助对象、精准扶贫户等情况。更重要的是,社区每一户的基本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进行动态更新和调整,为驻村社工随时跟进、及时进行专业个案救助提供了信息服务。

近二十年的减贫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针对物质和权利缺失贫困的扶贫,最重要的是对贫困户做到专业的精准识别,这样才能充分运用国家福利政策资源实施专业救助。因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工驻村入户,与贫困人群建立信任关系,是做到专业精准识别的最佳途径。

第二,社会文化建构的贫困问题。社区民众主体性和生计方面的“劳动无价致贫”,社会文化方面的“消费致贫”“文化偏见制造贫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生态恶化致贫”等社会文化构建的贫困,往往涉及社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关系、生态环境等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渊源,因此扶贫的行动和方式就不能是简单的“输血式”扶贫,而是需要转化为“造血式”扶贫。

以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例。从2001年至今,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云南、四川、广东、湖南等省份的边远深度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致力于社区减贫实验,就是针对此类贫困问题。在实践中,他们以社区为本整合社会工作实验②,总结出社区经济的减贫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扎根社区,推动社区实现“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目标。社区经济的行动计划包括:政治目标——按劳分配、劳动者当家作主;社会目标——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文化目标——文化传承、文化认同;生态目标——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整合的社区减贫计划,主张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将社区民众组织起来,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些做法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一致的。

(作者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导)

【注释】

①许宝强:《限富扶贫:富裕中的贫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10年。

②张和清、杨锡聪等:《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
标签: 攻坚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