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共享经济的产生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探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引领共享经济这一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面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速缓慢,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期,要加快创新引领发展。
共享经济的内涵
共享经济由美国学者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即通 过“协 同 消 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来对闲置资源进行利用。罗宾•蔡斯认为共享经济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闲置资源,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共享经济是指运用互联网平台将闲置物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资源利用率获得最大化。共享经济的运行不仅需要供给方提供闲置资源并在一定时间内转让自己的使用权,还需要需求方在需求某种闲置资源的情况下付出报酬来换取在一定时间内对闲置资源的享有使用权,更需要借助既可以保证双方权益又使闲置资源得到流通的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共享经济革新了传统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经济新模式。
共享经济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产生了多种变化:供给方由个人向企业转变;资源由闲置资源向专业性资源转变;共享平台由零散向精简的科技软件平台转变;共享需求方人群范围扩大;共享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变得更加高效;共享范围几乎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条件下,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这也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的可能。
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共享经济有助于深化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过去产业模式更新滞后的阶段,经济增速下降,出现了供给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市场提供的产品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库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一状况的解决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优化产能,注重需求方的需求,提升合理的供给能力。
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引领发展的关键期。共享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衍生了经济新的增长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显示,我国共享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49205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非金融共享领域交易额为2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8%。共享经济领域融资规模约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共享经济的发展释放了新的经济活力,更好的适应了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共享经济有助于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共享经济的出现带动了资源的再分配,使得部分资源得以重新组合,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例如,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交通出行行业,一些个人自有的闲置资源参与到共享经济中来,在共享平台上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使得低成本出行成为可能。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提供共享经济服务的服务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0万人;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员工数约716万人,比上年增加131万人,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9.7%,意味着城镇每100个新增就业人员中,就有约10人是共享经济企业新雇用员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居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底子薄,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仍然较低,而共享经济使居民获得收入的门槛降低,拓宽了财产来源的渠道,使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更高效的配置,改革的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
共享经济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共享经济给传统的商业模式造成了冲击。共享经济的参与成本低,平台参与度广,发展迅速,对传统商业市场造成了冲击,削弱了传统商业模式的竞争力。以滴滴快车与出租车相比为例,滴滴快车的司机税收政策不明确,收费低,接单多。而传统的出租车因为投入多、运营成本高、打车费用高而逐渐失去市场占有力。这自然会引起传统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不满,出租车司机抵制“专车”司机的情况屡见不鲜。
共享经济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共享经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经济模式,我国还未对共享经济颁布明确的责任追究、税收监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共享经济大都是通过网络手段来进行认证,资质认证门槛较低,交易平台很难提供足够安全的保障,一旦出现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很难厘清真正的责任人。
共享经济对公共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现阶段的共享经济,在供需双方交易时,不仅很难对对方有足够的了解,平台也缺乏对供需双方进行合理的信用调查和监督,这容易引发安全问题。例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滴滴顺风车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了公民人身安全,也不利于平台形象的维护。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对我国共享经济的公共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引领共享经济发展的对策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推动社会进步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暴露出安全、信用、社会管理诸多方面的隐患和问题。国家在相关领域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为此,政府要加大对共享经济的重视,建立健全正规的监管体系,“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平台认证机制,明确参与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对共享平台资质的审核,维护网络秩序。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平台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对平台工作人员进行的培训,厘清责任人,执行透明的信用评价系统,对平台进行及时的技术更新,为供求双方提供安全保障,维护双方的权益。
鼓励创新,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
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由扩增存量向优化存量转变,经济驱动由要素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动力,政府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鼓励创新,积极引导民营、私人、外资等非公有制资本的稳步投入,让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市场中来。同时政府要为共享平台提供合理的程序和资质,使得共享平台能够投入更多精力在自身的发展上;要鼓励成熟的共享形态,积极开拓共享经济的新领域,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此外,政府还应了解共享经济的经营模式,为平台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支持,找到合理的方式更加有效地推动共享经济的发展。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和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打破传统的商业垄断模式,带动更多的资源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共享经济的发展在政府监管下实现市场化,按照市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避免过度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产能过剩,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引导社会关注,强化安全意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再局限于对于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的要求,也希望能够在社会其他各方面满足自己的需要。共享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缓解了就业压力,而其带来的一些涉及到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要更好地发挥共享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对共享经济的关注,强化安全意识,尤其是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具体而言,国家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信息安全泄露应对机制,企业要更新模式,提升网络安全技术,防止泄露平台网络数据和私人信息,个人要加强防范意识,文明用网。
提升共享参与者的素质
尽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精神文明得到有效提升,但破坏公共财物不遵守个人信用的行为仍时有发生。比如,共享单车被上锁,由公用变为私人占有;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随意丢弃;少数顺风车车主具有信用诚信问题却依然可以接单而引发公民人身安全问题。这些不仅需要国家在健全信用机制,加大对信用缺失问题的惩罚力度,也需要作为共享经济中参与者的个人提升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将个人文明落到实处,将维护个人信用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共享经济的发展中来,为共享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共享经济的发展是科技不断进步的产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经济衍生出的一种新模式。共享经济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有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就业压力,拉动大众创业,增加居民收入。但共享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其发展中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积极引领,以推动共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实现。
【本文作者分别为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赵鑫洋 / 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