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核心提示: 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随着外来负面文化的“入侵”,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十分必要的。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强化他们的文化认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优质的文化产品;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

【摘要】文化自信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随着外来负面文化的“入侵”,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是十分必要的。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需要从三方面着手:强化他们的文化认知;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优质的文化产品;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 青年群体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文化自信,通俗地来说,就是在充分认识与理解某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这种情感使得在面对不同种族和地域的文化时,可以明辨优劣,不盲目崇外。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建立起来的自信,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感。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自信的强弱,不仅关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会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青年群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加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青年群体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全面认识,存在盲目追捧外来文化的现象

青年群体缺乏对本土文化的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承了五千年,不论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社会、文化方面,都给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青年群体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够充分,对本民族文化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处地位的认知也不够。从文化遗产角度看,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三星堆遗址等让国外文史研究者叹为观止;就思想层面而言,主张和合与共的儒家思想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可能。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源。

青年群体中存在盲目追捧外来文化的现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借助电影、电视、音乐等大众文化的传播形式,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也成为其重要的文化市场。毋庸讳言,与发达国家的文化包装、传播策略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使得外来文化抢先一步,成为青年群体追捧的主要内容。在欧美影片、日韩音乐等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一些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文化自信发生了动摇。

造成青年群体文化不自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文史知识的了解比较浅显,缺乏深度钻研的时间和动力。文化自信产生的前提,是对文化背后的意涵具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数青年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仅限于课本和复习资料中的一些内容,缺乏更多地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机会,所以无法对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难以建立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其二,家庭未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道德和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对于培养一个人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在古代,家风家教往往奠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道德教育的比重相比以往偏低,未能成为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其三,社会整体氛围不利于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提升。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对文化自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强化青年群体的文化认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

提升青年群体文化自信,要强化他们的文化认知。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文化内容的充分认知与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对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形成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青年群体对文化的认知水平。首先,学校教育应发挥主导作用。青年群体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观念正处于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是他们增长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重要途经。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来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深入体味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核。改变授课与考核的方式,通过增加必修科目,丰富课外阅读等多种渠道,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其次,规范影视、小说等传播作品的创作行为,避免出现不恰当的改编,影响青年群体的历史观。近年来,以穿越剧、宫斗剧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然而,许多影视作品存在篡改史实、混淆视听的现象,影响了青年群体对基本历史事实的认知,更有一些穿越剧、宫斗剧呈现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存在错误的价值导向,不利于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影视剧作品的审核,为青年群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最后,要充分发挥新媒介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年群体学习、生活的重要渠道,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形式新颖、内涵丰富、正能量的文化信息,培养和建立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提升青年群体文化自信,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打造优质文化产品。中华文化有其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历史热”“国学热”的兴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的时代趋势,许多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亟待发掘。这些文化价值的不断开发,可以增加传统文化的厚度,增强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使其感受传统文化的璀璨多姿。相关部门应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打造传统文化精品。任何民族文化的传播都需要行之有效的载体,美国虽然历史短暂,但依靠电影、音乐乃至快餐食品的形式,传播所谓的“美国价值”。我国由于长期处于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局面,即便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却没能让世界人民一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提升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

提升青年群体文化自信,要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教育的“最前线”,培养青年群体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家庭教育。近年来,“国学热”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家庭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开展,增加了青年群体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目前的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与培养和塑造青年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的要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要继续强化家庭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为青年群体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创造前提和基础。同时,家庭教育必须注重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创新,塑造积极健康的家庭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氛围。

此外,社会整体文化氛围对青年群体树立文化自信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社会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给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青年群体尚处于价值体系的形成阶段,对错误的价值观念的分辨和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继而影响其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努力发掘社会文化价值,为青年群体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契机,使其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①唐凯麟:《如何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光明日报》,2017年4月24日。

②熊英:《当代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弱化与重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24期。

③彭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考——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路径》,《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

责编/王妍卓 牛牧瑶(见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谢帅]
标签: 群体   青年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