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五位一体 > 社会篇 > 正文

凝心聚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3)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发言摘编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江西省寻乌县委书记柯岩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与时俱进,内容丰富,是指导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其中,关于扶贫扶志的重要论述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体会尤其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明确扶贫开发一切要围绕人民福祉来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外力帮扶非常重要,但如果自身不努力、不作为,即使外力帮扶再大,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只有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脱贫致富贵在立志”,这些重要论述既来源于多年扶贫工作实践,又紧密联系了当前农村实际,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

脱贫攻坚关键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从当前实践看,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精神状态不振。个别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一味“等靠要”,自我发展意愿不足。二是造血能力不足,以寻乌为例,全县有超过40%贫困群体是因造血能力不足导致的贫困。三是陈规陋习难改。一些农村仍然存在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容易致贫、返贫。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近年来,寻乌县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开展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以精神文化激励人。积极实施乡村文化重塑工程,打造“百村百节”“百姓舞台”等文化品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开展“六星文明家庭”“清洁家庭”“光荣脱贫户”等系列创评活动,增强了群众的荣誉感、上进心。

以智力扶贫带动人。提升贫困群众就业能力,开展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和“雨露计划”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目前已经有5000多贫困人口实现了就业。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县累计投入了近6亿元,推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有了质的飞跃。

以乡风文明感染人。破除陈规陋习,开展了“四治”行动:治理铺张浪费、治理不孝老爱亲、治理赌博、治理迷信风,激发贫困家庭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让脱贫实效经得起检验

河南省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

兰考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感悟最深的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落细,脱贫攻坚就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就能取得让群众满意、经得起检验的脱贫实效。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在实践中也深刻地感受到,脱贫攻坚不单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根本路径,更是通过脱贫攻坚转变干部作风、锤炼干部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具体实践中,我们在思想认识上统揽,探索建立了党政负责同志负总责,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机制。在组织力量上统揽,在行动实践上统揽,在项目谋划上统揽,使资金更加聚焦于脱贫攻坚。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明晰了实践路径。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具体实践中,我们探索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专项扶贫方面,研究制定了12项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政策,对已脱贫户、未脱贫户、兜底户实行分类施策,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行业扶贫方面,实行台账化管理,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提升。社会扶贫方面,建立了以“爱心美德公益超市”为平台,以“巧媳妇”工程、人居环境扶贫、助学扶贫为支撑的“1+3”社会扶贫模式,实现了精准爱心帮扶。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核心关键。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认识到一个地区的贫困除了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制约外,更主要的还是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员干部的主动换取群众的互动,形成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合力攻坚格局。在实践中,我们提升基层组织力,建立“支部连支部”组织架构,带动提升农村党支部带贫致富的能力,开展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四面红旗村”评选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激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脱贫摘帽后,我们召开了稳定脱贫奔小康誓师大会,力争为全国贫困县脱贫致富奔小康探路示范。

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解决好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农民的贫困问题,是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新时代脱贫攻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反贫困理论的最新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他强调,扶贫工作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一样,都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些论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式扶贫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小康社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人不能少,并强调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必须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凸显了我国反贫困实践的阶段性特征,深化了我们党对扶贫工作规律的认识。

从世界反贫困历史看,我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为全球反贫困作出了重大贡献。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消除贫困以及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等,实现人人充分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共同奋斗目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强调,要共建这样的共同体,就得攥紧发展这把钥匙,坚持各国一起发展,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甘苦与共、命运相连的发展共同体。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