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推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从试验走向示范

——专访中共普洱市委书记 卫 星

绿色生态已成为普洱最耀眼的品牌和最大的亮点

人民论坛:普洱作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卫星:国家批准普洱建设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既是对普洱良好生态环境的认可,也是对普洱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的肯定,更是对普洱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新路寄予的厚望。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我们理清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突出发展重点。在实践中,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厚植绿色根基,传承绿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品牌,构建绿色社会,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绿色发展新路。绿色生态已成为普洱最耀眼的品牌和最大的亮点、卖点、营销点,绿色发展已成为普洱最鲜明的标识和符号。绿色发展的显著成效集中体现在:

一是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0%,建成自然保护区1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0.1%,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物种在此生息相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达7430亿元,居云南省第一;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中心城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达每立方厘米12500多个,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00多个;饮用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水体、空气都没有污染,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养生养老的天堂,被联合国环境署专家赞誉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

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绿色发展后劲更足。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互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正在形成,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和投资均居云南省第一位,途经普洱的泛亚铁路中线将于2022年建成。“三支线、五通用”的航空网正在加快构建,打造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即将变成现实,交通落后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三是GDP“绿色成分”更浓、“生态账薄”更厚。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各项生态环境指标节节攀升、持续领跑,好生态换来好生活,好环境支撑好发展。“十二五”全市GDP、人均GDP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绿色GDP占比达94%。2016年,全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达5028.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38万多人,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14.09%,宁洱县成为云南省首批脱贫摘帽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全市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

四是“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更加响亮。普洱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2016年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城市、2017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018年“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桂冠,我本人也代表普洱被评为“2016年中国十佳绿色新闻人物”。

推动绿色发展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人民论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是普洱绿色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也是普洱探索经济社会特色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那么,普洱在创新绿色发展机制、让美丽“颜值”变成经济产值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卫星:机制新则全局新,机制活则满盘活。为把普洱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让美丽“颜值”变成经济产值。率先在全国探索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实施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绿色经济考评办法,制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绿色评价标准,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用制度把“绿水青山”量化为“金山银山”;探索环境保护联动执法机制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提起云南省首例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二是夯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划定生态环保“责任田”。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明确地方党委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党政“一把手”签订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向有关部门下达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责任明晰、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优化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树牢绿色发展鲜明导向。实行绿色发展“一票否决”,严格落实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制度,淡化传统GDP考核管理,提高生态环保工作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把考核重点放在生态环境质量、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上。四是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确保天更蓝、水更净、空气更清新。扎实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全面实施生态移民、生态修复以及环境保护工程。统筹推进生态环保和脱贫攻坚工作,把生活在生态功能区的贫困人口列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点,实现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双赢。在全省率先实施森林经营增汇减排试点、“思茅松碳汇中国自愿减排示范建设”等项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使山区群众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五是强化督查问责,给干部戴上生态环保“紧箍咒”。在全省首家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绿色检察”制度,干部离任先查生态环保帐,将结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四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人民论坛:普洱市明确提出的加快建设特色生物、清洁能源、现代林产业、休闲度假养生“四大基地”,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卫星:建设“四大基地”,是做实做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核心内容。我们全力做好“生态+”“互联网+”文章,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推动产业结构变“新”、模式变“绿”、质量变“优”,“四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在建设特色生物产业基地方面,我们以打造全国知名大健康食品供应基地为目标,聚焦茶叶、咖啡、生物药、渔牧等特色产业,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抓“互联网+”,建成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绿色产业基地。全市现代茶园165万亩,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一位;咖啡80万亩,面积和产量居全省之首,占全国的一半;核桃186万亩、橡胶157万亩、澳洲坚果73万亩、生物药58万亩,特色农产品获得的有机认证企业数、证书数均居全省第一。建成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特色庄园12个,思茅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成功打造推出了一批名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普洱茶在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以64.1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膺榜首,普洱咖啡也跻身中国农业区域品牌价值10强。茶叶、咖啡、有机果蔬等一大批安全优质、健康养生的农产品成为普洱的“代名词”叫响全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基地方面,我们坚持以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为导向,稳步开发水电资源,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节能降耗。同时,加大清洁能源应用、余热余压发电等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引进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应用太阳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全市电力总装机922.4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4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1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00万吨。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5%,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在建设现代林产业基地方面,我们依托绿水青山,向山要生态、要产业、要效益。坚持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化为龙头,林浆纸纤、林板为两翼,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特色经济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观赏苗木和森林生态旅游为补充,构建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体系和森林城镇体系。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市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达511.6万亩,农民从林下经济获得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在建设休闲度假养生产业基地方面,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功创建4个5A级景区,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一部手机游云南”普洱板块如期上线,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实施文化珍珠链工程,成功举办普洱绿色发展论坛、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等活动,普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狠抓特色小镇建设,汇源小镇、普洱茶小镇入选中国“50个最美特色小镇”,8个特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2018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普洱进入前10名。

把普洱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

人民论坛:目前,普洱较好地完成了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规划中期任务,那么,在今后不到3年的时间里,普洱还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试验示范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

卫星: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国家赋予普洱的重大任务。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生态宜居之城、健康养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用好生态优势、做好生态文章、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财政、改善生态民生,把普洱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示范城市、祖国西南边疆的绿色明珠。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目标,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大管控力度,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

二是壮大绿色经济。坚持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两型三化”方向,聚焦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统筹”,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技术产业,促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大做强绿色经济。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推行绿色经济考评、生态文明考核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加快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与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其他地区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忠华]
标签: 试验   示范区   示范   绿色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