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贸易强国何以炼就

核心提示: 中国是贸易大国的事实不容质疑,但想要达到贸易强国的目标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为实现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需通过制定贸易强国新目标,完善国际贸易法律新体系,深化国际贸易合作新机制,营造国际贸易合作新环境,增强企业跨国经营新能力。

【摘要】中国是贸易大国的事实不容质疑,但想要达到贸易强国的目标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为实现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需通过制定贸易强国新目标,完善国际贸易法律新体系,深化国际贸易合作新机制,营造国际贸易合作新环境,增强企业跨国经营新能力。

【关键词】贸易大国 贸易强国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改革开放40年,经济建设始终是发展重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水平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在进出口总量上遥遥领先,但详细分析国际贸易状况,不难发现我国国际贸易结构、比例存在明显缺陷,离贸易强国仍有距离。未来发展过程中,为践行国家经济发展要求,我国需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

贸易大国并非贸易强国

只有在世界贸易活动中,从贸易总量、贸易产品或服务科技含量、贸易产品品牌度上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较大贡献的国家才称之贸易强国,而我国只是贸易总量巨大,在产品科技含量、品牌度上仍存在缺陷,只能称为贸易大国。

与贸易大国相比,贸易强国有着如下特点:第一,实施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巨大作用;第二,贸易总量巨大,关税水平低;第三,以科技、资本、技术为主要输出对象;第四,在世界贸易中获利较多,处于贸易产业链高端位置;第五,在制定世界贸易规则中具有决定话语权;第六,拥有较多的国际品牌和跨国企业。通过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我国无法称为贸易强国,与贸易强国存在一定差距。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部分产业仍以政府调控为主,依照政府调控开展经营活动。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发挥的作用仍受限制,并未完全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同时,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频繁,贸易总量巨大,并占据较多的贸易顺差,但事实上,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均以原材料为主,贸易类型为劳动密集型。比如纺织业、服装业等,贸易中的技术含量、科技含量明显偏低。而且,由于我国对外贸易起步较晚、能力一般,我国在各大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不足,无法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世界贸易规则仍由美国、欧洲各国主导,比如北美自贸协定、欧日自贸协定设立“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条款,允许跨国企业凌驾于东道国之上,这些都让我国贸易陷入被动。

可以看到,我国各项指标并未达到贸易强国标准,据联合国贸易组织数据显示,我国贸易进口与美国、欧盟仍具有较大差距,全球贸易占比不足欧盟三分之一。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发展,意味着我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愿意融入世界贸易体制,并以开放、包容、普惠、共赢为宗旨,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为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创造条件。

制定向贸易强国转化新目标,完善国际贸易法律新体系

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我国必须认清现实,制定贸易强国转化新目标,基于目标而奋斗。基于现实情况,2020年之前,我国应持续巩固贸易大国地位,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市场份额,为实现向贸易强国转化夯实基础,不断与更多国家开展贸易合作,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依赖中国贸易。从2020年至2035年,我国在保证贸易大国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收益,优化关税,推广跨国企业,优化贸易出口的种类,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化。从2035年至2050年,我国全面落实贸易强国标准,依照贸易强国标准开展国际贸易,稳定国际贸易结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治理,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全面建成贸易强国。只有阶段性目标清晰、任务明确,我国才能更好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

我国想要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必须要提高在国际贸易合作中的话语权,参与到国际贸易法规制定行列,确保国际贸易法规能够公正合理。我国要敢于在国际贸易组织中发言,提出中国方案,要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制定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的法律法规。同时,我国也要注重完善国内贸易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对外贸易法》《服务贸易进出口条例》等,通过法律完善约束涉及国际贸易的企业行为,让中国企业能够遵守世界贸易法律,以便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活动。此外,对国际贸易规则与我国法律相悖的现象,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最大限度顺应国际法律发展趋势,以法律保障国际贸易,促进我国向贸易强国转化。

此外,制定符合贸易强国新关税。从目前国际贸易情况来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应进一步发挥关税和非关税调节政策,利用政策打破贸易保护,降低我国整体关税水平。从关税政策角度出发,要通过税率调整实现国际贸易的更好发展,利用多样化的关税品种,减少出口限制,有效保护我国贸易出口,确保产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从非关税政策角度出发,要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创造更加客观、公正的环境,利用许可、配额、海关估价等方式,让贸易政策能够调整和服务国内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深化国际贸易合作新机制,营造国际贸易合作新环境,增强企业跨国经营新能力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将与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其中涉及大型机械、建筑技术与服务等相关贸易出口,有助于改善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模式,开展以技术为主导的贸易合作。相比2016年,2017年“一带一路”倡议新增投资143亿美元,主要用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发展过程中,国内金融机构也将持续开展“一带一路”金融创新,通过跨境人民币贷款、人民币债券、跨境支付结算等方式,助推人民币发展国际化发展。此外,非洲地区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重点,以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为例,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亚吉铁路等项目都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诸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输出,也逐渐扭转了我国贸易大国形象,让我国能够朝着贸易强国的方向迈进。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日益频繁,如何提高贸易活动的便捷与高效值得关注,我国应建设现代化信息口岸,确保各口岸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新合作模式。加快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纳税即放行的高效通关模式。同时,应对涉及国际贸易合作的企业实施信用制,对信用度较高的企业减少检查率,提高企业外贸的效率。此外,我国要充分发挥自贸区、自贸港的作用,将不同功能和定位的自贸区予以划分,提高各口岸服务效率,通过便捷的口岸服务,能够让中国产品迅速推广国外,更好地实现国际贸易服务,通过优化口岸服务的方式,实现国际贸易服务现代化发展,助力我国逐渐向贸易强国转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实现贸易强国的转化需要借助企业力量,国内企业需不断强大品牌影响力,更多地开展跨境经营,让世界知晓中国品牌。国家要对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向和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找准市场方向,利用优惠政策助力企业迈出第一步,并以强大的资金实力帮助企业海外扩张。同时,国家也要监督跨境企业的经营行为,严格依照国际贸易准则开展经营活动。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形象,从而奠定向贸易强国转化基础。

(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梁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贸易强国建设》,《国际贸易》,2018年第4期。

②李衡、任引:《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现实差距与实现路径》,《对外经贸实务》,2018年第6期。

责编/高骊 谢帅(见习)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忠华]
标签: 强国   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