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美国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而中国自1993年起持续对美国贸易顺差。投资方面,美国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占总额比重大体上逐年增加,但是近来中国企业对美并购项目遭到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阻碍,未来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前景不容乐观。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趋势,美对中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化。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恶化,中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就业、行业前景、金融风险均会受到一定影响。未来,中国经济要向贸易平衡化、高质量化发展,创造适宜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经贸关系多元化、多边化。
【关键词】贸易战 中美经贸关系 301调查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16.005
在特朗普上台的初期阶段,中美经贸关系发展良好。但是后来,随着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贸易政策的实施,包括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等,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开始取代自由贸易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且,中国作为美国最为密切的贸易伙伴,其出口的产品频频被美方展开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并征税,市场经济地位也被否定,中方在美国的投资并购项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开始从积极合作转变为竞争与合作并存。
中美之间复杂的关系在2018年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尽管受到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反对,但早在2017年8月,美方就单方面对中国展开了301调查,并在2018年3月,炮制出了所谓的301调查报告[1]。2018年年初,美国政府不断对产自中国的进口商品施压,其中钢制轮毂的涉案金额高达4.2亿美元。6月15日,白宫发布了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同时就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2]在中方及时采取反制措施之后[3],当地时间7月10日,美方不顾中方的强烈谴责与抗议,公布了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清单[4]。美国的征税措施公然违反了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约束关税义务[5],其单方面发起的贸易战使中国被迫采取反制行动,更使原本发展良好的中美经贸关系迅速恶化。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
自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关系日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在资源禀赋、市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美经贸关系逐渐形成了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态势。
中美贸易关系。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仅2018年4月一个月就达到1915.6亿美元的水平,发展之快让人难以想象。表1详细描述了1993~2016年中国对美国货物进出口额、增长率和占总货物进出口额的比重,可以看出,出口额从1993年的169.73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3856.78亿美元,进口额从1993年的106.87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1351.20亿美元,分别增长了约22倍和12倍。同时,美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在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几年里,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比重达到了峰值,平均而言,占中国总出口额的五分之一左右,其增长率则自2011年开始放缓。此外,根据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1997~2016年出口美国的货物额一直领先于中国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口的货物额,而美国从2004年起才取代日本成为中国与各个国家或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排第一位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自1993年以来,中国持续对美国贸易顺差。图1显示,中国1994~2016年对美国的货物贸易顺差呈增长趋势;尽管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占中国总贸易顺差的比重变化很大,但仍然保持在40%以上,2004年更是占到了250%;在此期间,中美贸易顺差的增长率较为波动,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对美国每年大量的贸易顺差给中国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但这也成为美国发起贸易战的主要理由之一。事实上,如果考虑到统计方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等因素,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实际上并不大。造成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储蓄率过低,美元扮演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差异也是原因之一。另外,美方出于冷战思维,对自身享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实施人为限制,这也造成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6]
按广泛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BEC)的产品依照最终用途可以汇总为三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表2是1995~2015年每隔五年和最新统计年份2016年(6年)中美货物进出口的三类产品的详细数据,从中可以看出:(1)在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消费品的比例最大,而进口则是中间产品居多,这可以从侧面证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中国作为世界的“代工厂”,从事了更多的加工贸易;(2)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经历了质的飞跃,1995~2016年,中国出口美国的三类产品分别增长了约30倍、20倍、9倍,中国倡导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可能是中对美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3)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资本品多于消费品,这恰恰说明了中国正在通过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来学习其相关技术,并借此提升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进口学习效应”。
中美双向投资关系。由于中美双方统计口径不同,所以表3是按照中方的统计数据得出的,而表4是按照美方的统计数据汇总而成的。对比两方数据可以发现,美国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但中国却不是美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随着中国每年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一直在稳步推进。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企业自然而然地瞄准了它得天独厚的投资环境,对美直接投资额从2003年的约6500万美元飙升到2016年的约169.81亿美元,年均增长48.81%,高于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年均增长率35.27%。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2.44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共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72万家,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地区)[7],而美国作为这190个国家(地区)的一员,就占到了8.66%的份额。
中国企业正在一步步实现“走出去”战略。据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项目中交易金额最大的四个分别是: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55.8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家电业务项目、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等41亿美元收购芬兰Supercell公司84.3%的股权、天津天海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0.1亿美元收购美国英迈国际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37.7亿美元收购巴西朱比亚水电站和伊利亚水电站30年经营权项目。其中涉及美国企业的项目就占了两个,涉及的行业有制造、信息、交通、电力。
另外,从中方统计的数据来看,中美双方的直接投资发生了不对称的现象,一方面,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金额大体上在逐年增长,而另一方面,中国实际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的金额却呈下降趋势。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在2018年1月30日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尽管特朗普政府可能对中国贸易和投资采取严厉行动,但商会会员普遍对中美双边关系持乐观态度。大约36%的受访企业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018年将有所改善,去年这一比例仅为17%。这可能是受特朗普总统访华和习近平主席访美两次外交事件的影响。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23%表示其已经或计划从中国转移产能,这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和监管环境的变化。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了2018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加大了中国投资环境的开放力度,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限制措施减少到48条,减少近四分之一[8],这将会进一步激发各国投资者来华投资的热情。
而美国则将来自中国的投资并购和经营活动视为威胁国家安全、“窃取”重要技术的一种手段,因此,美国国会准备改革扩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并试图阻止中国企业投资和并购美国科技企业等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9]。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企业在美的投资并购活动屡屡受挫。CFIUS在今年就叫停了五起中国企业并购项目。2018年1月2日,蚂蚁金服与速汇金联合宣布相关并购事宜正式终止。2月22日,近期因借壳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gint而获得关注的蓝色光标发布了终止此项收购的公告。美国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半导体测试设备商Xcerra称与湖北鑫炎共同商议后决定终止此次并购。3月3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宣布终止对Waldo Farms, Inc.的收购。3月5日,研发电动汽车发动机的UQM Technologies Inc.表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Co.)取消了对UQM的第二轮投资计划。
另外,中国在美高科技企业中兴通讯,在4月16日被禁止与美国公司交易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但在7月12日,美国商务部表示,美国已与中国中兴公司签署协议,取消近三个月来禁止美国供应商与中兴进行商业往来的禁令,中兴公司将恢复运营,禁令将在中兴向美国支付4亿保证金之后解除,而这已经是中兴第二次被美制裁并通过缴纳保证金解禁了。就目前形势来看,未来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阻碍会越来越大,前景不容乐观。
中美贸易摩擦现状
中美贸易摩擦发展至今逐渐呈现常态化的趋势,美国对华贸易壁垒所借助的法律和规则已经不再限于WTO的法律和规则,美国国内相关立法也成为美国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的有力手段。美国贸易法的特点是“攻守兼备”,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其相关法律体系已经相当完善和全面。必须注意的是,在以往案例中,美国使用的“301条款”和“337条款”曾被他国诉至WTO贸易争端解决机构,结果是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得到了WTO的认可。
反倾销和反补贴。根据WTO的统计数据,1995~2017年中国共遭遇来自47个国家(地区)1269起反倾销调查,占总数的22.95%,在106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但是,同时期内中国却以258起(占总数的4.67%)反倾销调查排名第七,两相对比,差距悬殊。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地区)按数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印度(214起,占16.86%)、美国(150起,占11.82%)、欧盟(132起,占10.40%)、阿根廷(107起,占8.43%)、巴西(96起,占7.57%)、土耳其(81起,占6.38%)、墨西哥(54起,占4.26%)、澳大利亚(53起,占4.18%)、哥伦比亚(50起,占3.94%)、加拿大(40起,占3.15%)。1995~2017年中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数量同样是全球第一,有15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了129起反补贴调查,占总数的26.54%。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地区)按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美国(68起,占52.71%)、加拿大(24起,占18.60%)、澳大利亚(15起,占11.63%)、欧盟(12起,占9.30%)、印度(3起,占2.33%)。美国在这两项统计中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一的位置,中美贸易间的矛盾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而根据USITC记载的反倾销、反补贴案件记录可以发现(见图2、图3),美国对华反倾销比反补贴更加频繁,从2011年开始,两者均呈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并且,针对同一产品美国更倾向于使用同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做法。
“232调查”。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决定分别以25%和10%的税率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征税[10],而这是第一例针对中国的“232调查”。早在2018年1月11日和17日,美国商务部分别发布了《进口钢铁国家安全影响报告》和《进口铝国家安全影响报告》。这两份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钢铁和铝进口的数量和情况“削弱了美国的国内经济”,已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本轮贸易调查的法律依据是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维护国家安全”条款。虽然这次调查的范围涵盖欧盟、中国、日本、印度、巴西等,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中国钢铁等产能过剩的不利影响。美国政府认为,虽然2017年进口中国钢铁的比例仅为2.4%(排名第11位),但中国的钢铁产能占全球的近50%。有证据表明,许多来自第三国的钢铁进口自中国。[11]
“301调查”。美国近几年多次对中国发起“301调查”,使其相对于“232调查”和“332调查”更为大众所熟知,逐渐走进了媒体和研究学者的视野中。“301调查”是以美国1974年制定的《贸易改革法》中的“301条款”为基础的,有着专业性强、对贸易保护力度大等特点。按其规定,如果违反“301条款”,被调查企业甚至所属行业的所有涉案产品都会被禁止进入美国市场,从而造成整个行业同类产品的惨重损失。[12]“301条款”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狭义的“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的“一般301条款”;广义的“301条款”则包含了“一般301条款”、侧重于知识产权的“特别301条款”、涉及贸易自由化的“超级301条款”和“电信301条款”。
此次美国对中国贸易战中提到的“盗窃知识产权”问题就是背靠“特别301条款”而确定的。“特别301调查”的目的是,以双边谈判和贸易制裁的方式,迫使其他国家准许美国的知识产权进入其市场并给予保护。[13]在每年4月的“特别301调查”年度审查报告中,中国的位置始终是重中之重,而这一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调查,主要是打击中国威胁美国优势行业的产业升级,所以针对中国的“特别301调查”的重点在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14]。
“332调查”。2018年6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了“332调查”报告《进口自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2017年度汇编》(Textile and Apparel Imports from China: Annual Compilation 2017)。根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332调查”是指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2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可以按照美国总统、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等要求,或自行对包括美国与他国产业竞争态势在内的涉及关税和贸易的事项,定期进行调查并发布报告。实践中,“332调查”后通常会引发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337调查”。“337调查”是根据美国制定的《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启动的贸易调查,该条款主要针对在对美国的进口贸易中侵犯美国有效知识产权的行为以及其他不公平竞争行为。根据中国贸易救济数据库,近年来,美国发起的“337调查”呈现上升态势,涉及60多个国家(地区);同时美国“337调查”的重点对象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是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20世纪90年代则转为中国台湾;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逐渐成为美国“337调查”的重点。
目前,涉及中国的“337调查”占比超过15%。1995~2016年,美国启动的涉及中国的“337调查”案件共计210起,涉及12个行业,其中涉及电子产品的最多,占40%;机械和轻工产品也处于前列,占20%以上。从诉讼案由来看,案件数居前的是专利侵权(192起)、商标侵权(17起)、著作权侵权(6起)、不公平竞争(7起)、商业秘密侵权(6起)。从处置方式来看,案件数居前列的处置方式是和解(74起)、侵权不成立(42起)、申诉方撤诉(38起)、同意令(41起)、认定侵权(47起)。
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中美经贸合作不仅是双方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和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者队伍,而美国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强,服务业发达,占据全球价值链上游,双方已形成高度互补关系,这是中美进行务实合作的强大基础。[15]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中美长期以来的合作关系,而中美经贸关系的恶化势必会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一,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针对中国美国商务部从今年4月份到7月份共发布了三次加税商品清单,已确定涉及的商品总额高达340亿美元,另外还有待定的16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在征求公众意见,如果公众同意,征税的商品总额将达到2500亿美元。2016年中国对美国货物出口额为3856.78亿美元,可以说此次贸易战美国“宁可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出口美国的货物总额占总出口的约五分之一,如果中国失去了美国这一重要的出口市场,由于企业在寻找新的出口市场时存在时滞性,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中国的总出口额可能会急剧减少。多种研究均显示,国际贸易不仅可以通过扩大贸易量促进经济增长(直接作用),还可以通过对投资、就业、技术引进和改善经济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间接促进经济增长。[16]中国的外贸方式长期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因此虽然出口对GDP的贡献率逐渐下降(见表5),但短期内我国GDP增速仍有可能会放缓。
第二,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6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经常项目逆差为341亿美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出现季度性的经常项目逆差,上次是2001年6月,经常项目出现逆差9亿美元。会产生341亿美元逆差的原因是服务贸易有736亿美元的逆差,主要是由运输和旅行项目逆差增长带来的。与此同时,货物贸易顺差为517亿美元,较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7.18%,主要因为货物贸易进口增速快于出口。未来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贸易顺差很可能会继续收窄。而由于我国一季度对美国贸易顺差582.5亿美元,占比为17.86%,所以中美经贸关系如果持续恶化,那么可能会给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甚至出现贸易逆差。
第三,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通常,如果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存在贸易顺差,那么货币需求将相应增加,外汇将以增加的方式流入,从而导致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如果出现贸易逆差,外汇将减少,货币汇率也将下降。资本项目的盈余或赤字也直接影响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当一国资本项目有大量逆差,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又不足以弥补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下跌。反之,则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2018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中国对外净资产为1.57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00亿美元,其后果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承压。自今年6月以来,人民币大幅贬值,且幅度和速度相对较快,这也使人们不得不担心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可负担性。
第四,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会影响就业。李昕(2012)基于GTAP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别测算了中美局部贸易摩擦(即双边对部分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中美全面贸易摩擦(即双方所有商品的进口关税均提高10%)、中美贸易摩擦恶化(即双方所有商品的进口关税均上涨100%)的情况对两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投资、国内生产、就业市场均会产生不利影响。[17]在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情况下,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国内的进出口企业。高额的进口关税增加了贸易成本,因为成本过高,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许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第五,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会影响行业前景。总体而言,短期贸易摩擦对大多数行业的影响是偏负面的。已确定的340亿美元关税清单中包括的行业有航空航天、造船、技术硬件、通信、电子、机械、铝等,几乎针对的都是中国的高技术行业,瞄准的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家着重发展的行业。另外,由于中美互为双方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贸易战导致的订单减少在短期内很可能会影响与商贸相关的行业,如航运、港口、保险等。大豆进口价格的上涨可能推高农业成本;上游设备价格上涨也可能损害电信运营商。另外,部分公司也可能因此受益于中国对美部分商品关税的提升,如农业、软件、光学医疗设备、部分汽车经销商等。
第六,中美经贸关系恶化会提升金融风险。20世纪70年代日美贸易战后,日本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央行为了应对而下调了贴现率,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最后资产泡沫破灭,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下降[18]。以史为鉴,美国当年针对日本的贸易战,以及对拉美、东南亚的贸易战等,主攻方向都是直接针对金融环节,因此美国对中国发起的不应只是表面上的贸易战,实则很有可能还会发动金融战、汇率战。严重的国际收支动荡将在短时间内迅速萎缩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大削弱中国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被刺破,中国政府的债务危机将被引爆,中国的金融动荡很可能被引发。
可能的政策建议
第一,发展多元化、多边化的经贸关系。习近平主席于今年7月访问了阿联酋、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毛里求斯,这五个国家均是我国在西亚、非洲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并进一步加强和我国的务实合作。多年来,我国一直保持着阿联酋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近年来,中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卢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南非连续八年成为我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毛里求斯是全球的自由港之一,我国是毛里求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要深刻认识到其他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之中,共同努力建立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第二,贸易模式向平衡和高质量转变。在经历了早期进口替代(改革开放之前)、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1979~1993年)、出口导向(1993年至今)贸易发展战略之后,中国的贸易模式应努力转变为内外需求协调、进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友好贸易模式[19]。应该认识到,尽管现阶段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消费逐渐替代了净出口在刺激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但是贸易仍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更加注重在对外贸易时实现质量和效益,提高国产中间产品的质量与出口附加值创造比率,鼓励增加出口产品的品种与质量升级。
第三,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WTO作为最大的贸易组织,在各国的贸易和交往中都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解决贸易争端时程序合理,可以做到相对公平和公正,涉及的争议和协定比较全面,每个成员国也对其产生的裁决表示尊重和支持。中国对此次贸易战的回应之一是诉诸WTO贸易争端解决机构。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可以提高中国的贸易谈判地位,减少和避免可能的贸易报复行为,并能对不公平的贸易壁垒进行强有力的反击。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在面对WTO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规则时稍显掣肘,为了应对其他成员国发起“双反”调查时滥用非市场经济规则或其他不利因素,灵活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四,创造适宜的贸易和投资环境。面对美国强势的加征关税措施,商务部出台了以下政策来缓解我国贸易企业可能受到的影响:(1)持续评估各类企业所受影响;(2)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税收收入将主要用于减轻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3)鼓励企业调整进口结构,增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豆、豆粕等农产品,以及水产品和汽车的进口;(4)加快落实国务院6月15日发布的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促进优质经济发展,加强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意见。中国投资环境稳定,产业配套能力强,潜力巨大,正在努力升级和开放消费市场。最近,通用电气、福特、宝马、特斯拉等外资进一步扩大了在中国的产能、规模和投资。要继续改善经营环境,保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合法权益,使中国继续成为外国企业投资的首选。
第五,扩大内需。2017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促进和扩大消费一直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顺应居民消费的新趋势,从供需双方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促进城乡便民消费,比如积极推进“15分钟社区服务圈”的建设;二是增加中高端的供给,重点推进高档步行街建设和国际消费城市的培育,同时积极扩大进口,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丰富国内商品和服务供应;三是完善供应链,全面推进现代供应链试点示范,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四是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例如,继续推进食用农产品等重要产品的可追溯系统建设,积极推进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另外,还可以采取扩大医药、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准入门槛,适当减费减税等措施来扩大内需。
第六,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进口需求,可利用这个资源将人民币与尽可能多的大宗商品建立起货币锚链的关系,利用自身购买力推动外国出口部门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来结算商品。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处在进程当中,今年3月26日,原油期货正式于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这将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任度,并为人民币持有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面对贸易战这样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市场规律来发展。在下一步的国际化进程中,首先要坚持“本币优先”,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其次要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再次要巩固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市场基础;最后要改进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必须继续坚持市场驱动,不断优化人民币跨境业务政策,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确保市场参与者的合理需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的台阶。
结论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所有出台的政策几乎都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主题——“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此次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分三次,拟对总额约2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保护主义的严重情绪化。
现阶段,中美贸易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每年中国对美存在着大量顺差,但是如果考虑到统计方法、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服务贸易等因素,顺差的数字是被高估的。在投资方面,中美之间的直接投资具有不对称性,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大体上逐年增加,但实际吸收美国直接投资却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并购之路亦非畅通无阻,CFIUS自2017年起就屡屡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中国企业的并购请求。在贸易争端方面,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呈现常态化态势,美国对华发起的调查案件数量众多,涉案商品金额巨大,贸易壁垒手段复杂,涉及产业结构高端。
中美经贸关系长期以来都以合作共赢为主,而随着贸易战的展开,中美经贸关系恶化,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就业、行业前景、金融风险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应对未来中国经济形势的各种变化,及时评估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俞婕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4][5][6]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商务部发表声明》,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i/201807/20180702765543.shtml。
[2][3]关税司:《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http://gs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806/t20180616_2930325.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8]《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解读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zhengcejd/bq/201807/20180702761991.shtml。
[9]龚婷:《美国对华经贸政策新发展与中美经贸关系前景》,《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3期,第94~107、125~126页。
[10]《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局长王贺军就美决定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发表谈话》,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ae/ag/201803/20180302718481.shtml。
[11]彭德雷、周围欢、杨国华:《国际贸易中的“国家安全”审视——基于美国“232调查”的考察》,《国际经贸探索》,2018第5期,第91~104页。
[12][14]姚博:《美国“301调查”和中美“贸易战”》,《亚太经济》,2018年第3期,第47~52页。
[13]Schmidt D P, "Intellectual Property Battles in a Technological Global Economy: a just War Analysis",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2004, 14, pp. 679-693.
[15]杜海涛、王珂、王政、齐志明、王观:《细算中美经贸账》,《人民日报》,2018年4月23日,第17版。
[16]杨海水、赵大平、范方志:《进、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2期,第81~83页。
[17]李昕:《中美贸易摩擦——基于GTAP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11期,第50~65页。
[18]张鹏、王灏晨:《与美贸易摩擦对中日两国经济影响的比较分析》,《中国物价》,2018年第7期,第16~19页。
[19]盛斌、钱学锋、黄玖立、东艳:《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5期,第84~101页。
责 编/刁 娜
Impact of the Deteriorated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Wang Binrong
Abstrac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n 1979, the US has gradually become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is one of China's largest export markets. China has had trade surplus over the US since 1993. In terms of investment, the US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S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year by year. However, the recent Chinese companie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deals have been hampered by the US 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 and the prospect of decreasing Chinese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S is looming. The Sino-US trade frictions may become normal, with the US adopting diverse trade barriers. 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balance of payments, RMB exchange rate, employment, industrial prospect, and financial risks will all be affected. In the future, the Chinese economy should develop in a balanced and high-quality manner, create a favorable trade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diversified and mult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Keywords: Trade war,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Section 301 investigation
王宾容,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贸易摩擦。主要著作有《我国首例保障措施案与不可预见的发展》《我国反倾销现状分析》《外国企业中国反倾销应诉中的若干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