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滋养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得以行稳致远的重要理论支撑。“社会矛盾学说”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的重要哲学智慧;“普遍联系观点”是引领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哲学智慧;“人民群众观”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价值导向。
【关键词】改革开放 哲学智慧 社会矛盾学说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矛盾学说”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的重要哲学智慧
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1956年党的八大决议指出,“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且坚持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又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党的八大的提法作了进一步提炼,在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断言:“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论断“管”了我们近40年,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也是我们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的基本理论依据。
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质就是通过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某些环节和方面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逐步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部分调整”这一改革定位,我们40年来的改革,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分析和认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2013年12月,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我国发展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的事实,及时地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论断。这个论断指出我国人民需求和生产力发展已经发生部分质变的事实,指出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构成制约的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个论断是对我们党以往有关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认识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运用于当代中国现实的最新成果。
“普遍联系观点”是引领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哲学智慧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要取得好的发展,不仅要处理好它的内部联系,还要处理好它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实现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普遍联系观点与现代科学的系统论在精神实质上是高度契合的。现代系统论表明,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开放的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是该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更通俗地说,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文明成果的交流是一个社会系统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也一再证明,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实行对外开放乃是必经之途,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之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成功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大胆吸收和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当代世界上发达国家所创造的积极文明成果,实现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良性互动。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开放不行,不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我们发展不起来。1992年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如何吸收人类文明积极成果作了全面的表述,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开放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对外开放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永远不会关上。在人类文明成果交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更加强调“文明互鉴”,我们不仅要继续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而且要努力推动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不仅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还要让我们推动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走出去,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民群众观”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价值导向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主义者由于立场的局限性,把历史的创造者归结为英雄、精英等,高唱英雄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则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决定了我们改革开放的群众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导向。
首先,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最新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同时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最终受益者。坚持改革开放成果为人民共享,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后,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评价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的改革开放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开放的不竭动力来自于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改革开放接续的民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征程依然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
此外,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正确处理改革中的“收”与“放”的关系,坚持质量互变规律、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的“渐进”与“突进”的关系,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处理改革开放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等等,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哲学智慧的重要体现。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导;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刘杰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责编/赵橙涔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