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的根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时代新的表达,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有其重大而特殊的现实指向,值得深入阐发。
【关键词】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解放思想是党的一条基本经验
解放思想不仅是我们党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一贯主张,而且是我们党建设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一部解放思想的历史。回顾我们党解放思想的历史实践,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一致性:一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每一次发出思想解放的号召,都是我们党面对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每一次发出思想解放的号召,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变化了的实际相结合的新探索,都预示着理论和实践的新突破。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尤其证明了这一点。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实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条件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都必然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进展。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面对的又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集中一点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而深刻变化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反复强调解放思想的主要原因。解放思想依然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总开关。换言之,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要始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解放思想是认识论与价值观的统一,需要始终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解放思想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结合我们党解放思想的历史实践和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对解放思想这一根本原则作出郑重强调,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第一,解放思想不能离开改革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但与改革目的相联系,思想解放只具有前提和手段的意义。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这是解放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党的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每一次解放思想的呼吁,都有根本前提的明确设定。这个根本前提就是思想的解放并非信马由缰,无边无际,而是有着严格的边界和限度,即始终不能逾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在解放思想的要求下,一方面要反对不从实际出发,抱着教条不放,拒绝和否定思想解放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各种各样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行篡改和背离马克思主义之实的错误行径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解放思想不能离开批判精神。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对新中国第一个30年错误的批判性反思,邓小平就不可能提出要重新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不可能开辟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正是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不断深入的批判性反思,改革开放才获得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不断深入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这一论述,不仅切中当下中国社会现实,而且是对当今时代的深切把握。新时代弘扬批判精神,核心一点是自我批判,刀刃向内,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第三,解放思想不能离开人民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在包含人民主体的基本理念。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力量,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也是改革开放的价值主体。在中国社会结构多元化的今天,不同社会群体对改革的价值诉求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对改革的顶层设计上而且表现在对改革的问题选取上。因此,无论是解放思想的问题意识还是解决方案,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特别是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人民的期待和向往,否则,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思想解放。
思想再解放的着力点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更为紧迫地提出了思想解放的现实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解放的再强调,构成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醒目标识。思想再解放,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聚焦着力点,以思想的再解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
思想的再解放必须着力于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理论思考。中国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中国道路的完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折射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矛盾的凸显,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构成中国问题的焦点。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思想解放,必须深入劳动和资本、干部和群众等深层次利益格局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利益关系调整的问题。只有不断推动利益格局的良性变化,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的解放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思想的再解放必须着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程度是检验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关键标尺。一方面,应将平等性与差异性结合起来,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顶层设计的科学化,不断解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社会阶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应鼓励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及时将基层群众探索创新的成功经验上升为顶层设计,推动改革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互动,将人民群众的智慧融入到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之中。
思想的再解放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辩证思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随着中国越来越靠近世界的中心,思想解放需要不断强化中国视野与世界视野的统一,坚持思想解放的辩证思维,不仅从坚持中国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世界的变化,也要坚持从世界的视角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变化,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掌握主动,做时代的引领者和弄潮儿。
一个有着自我革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能够担负起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重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必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越来越充分体现的新时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