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信息化对农村家庭经济的正负效应

核心提示: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农村家庭经济既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动力,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民信息教育,提高农民的信息运用技能,搭建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家庭的生产和经营;要加强农村信息安全建设,降低农户利用信息的风险,提倡“适度信息化”,合理安排利用信息技术的范围和频率。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农村家庭经济既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动力,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民信息教育,提高农民的信息运用技能,搭建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家庭的生产和经营;要加强农村信息安全建设,降低农户利用信息的风险,提倡“适度信息化”,合理安排利用信息技术的范围和频率。

【关键词】信息化  农村  家庭经济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家庭经济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是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农村家庭经济目前的从业者多为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的老人、妇女及无法或无力外出的青壮年,适应信息时代的能力较差。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农村家庭经济既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动力,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其效应具有两面性,需要妥善应对。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起步很晚,许多城市居民早已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工作和办理各种业务。而在农村,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却还是遥不可及的梦,不仅仅是因为实现信息化所需要的昂贵费用,还受文化水平和传统思维的限制。不过,农村信息化虽然比城市起点低、起步晚,但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如网络、电子平台和媒体等,也给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借助农村信息化,可以有效整合各种类型的农业信息,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过程、营销过程、决策过程更加智能化、科学化,从而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对农村家庭经济的影响

信息化给农村家庭经济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动力。农民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接触前沿的农业科技信息,学习急需的生产专业技术和了解最新的应用经验,突破了地域和专业限制,在时间上也大大节省了学习成本,得以将农业技术快速、广泛地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科学素养。在国内外倡导农村信息化环境下,这将促使农民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总结应用经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的发展。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许多农民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内外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信息,也能了解到全国各地就业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评估,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匹配或感兴趣的工作,在实现自身价值提升的同时,实现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利用大众媒体、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信息共享的平台,以此推动农村信息化进程,并加速农村经济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发展。通过信息共享,带动资本和物质的流动,对推动农村及城镇的协调发展有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努力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

信息化也给农村家庭经济及农村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由于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等原因,城乡数字鸿沟和信息鸿沟问题也逐渐浮现,信息鸿沟不仅表现在城乡的不同空间上,更体现在不同的人群。在农村,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信息鸿沟现象在不同代际之间越来越明显,年轻人受的教育相对于老年人要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对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很快的接受并熟悉,这样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共同话题就越来越少,信息鸿沟在不同代际之间则变得越来越大。

信息化存在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农业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原材料,农村信息化的安全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一旦农村信息化出现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威胁国人的健康和生命。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过程中,尚未充分重视安全方面的具体措施。

农村传统文化衰落,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和风俗,这些文化和风俗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非物质方面的。比如,一些农村保留的剪纸、刺绣、皮影、龙舟比赛、舞狮等非遗文化面临着衰落的危险,因为信息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一些必须要农民自己手工精雕细琢的东西开始被批量生产起来;划龙舟、庙会、舞狮等集体活动,参与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人们有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更“高级”、更有趣的娱乐方式。信息化的席卷使得城市陌生人社会的那种注重效率的快节奏生活逐渐替代了农村熟人社会的看重人情的传统生活模式,农村文化逐渐为城市文化所侵蚀,农村文化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慢慢向城市文化靠拢。

信息化条件下农村家庭经济发展推进之道

第一,政府应大力推进农民信息教育,提高农民的信息运用技能。政府应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政策支持,提倡信息化发展,营造出有利于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技术推广、网络推广和布设、信息技术培训及降低信息资费等手段,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收集农村信息资源,帮助农民提升生产技术和水平,组建与完善农业生产、营销、决策等相关环节,推动农业信息化稳步发展。

要把信息化建设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关注并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信息化农民。政府应增加投入,完善农村信息化技术的系统培训,采用线上网络和线下指导教育的多种手段相结合,为广大农民普及信息化教育。政府应加强信息化技术宣传和深入农村普及信息技术相关讲座,并通过组织业余科学学校或者学习班等方式,培养农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和学习高端先进科技知识的意愿。

在通过信息化推动农民发家致富的过程中,要帮助农民认识到市场经济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结合国内外市场进行分析,依据市场规律有针对性的应对市场变化,培养村民掌握各种农业信息的搜集和研究方法,培养主动将农业信息手段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搭建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家庭的生产和经营。要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农业生产技术相结合,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结合农业生产、物流学、气象学、预测科学、自动化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各种信息资源数据库作为信息化的平台,协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水平提高、农民技术水平提高服务。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实际生产情况和农业发展特色,构建各级生产信息网络。通过政策合理地将农业信息网络分配到各个乡镇,实现信息化网络为农民农业生产、营销及决策等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农村地方政府要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在各级农村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农村地方干部及工作人员要运用多种手段实现科学信息服务系统组建,为农村信息化提供相关服务,有效克服农村信息入户的困难,使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发挥促进农业生产的实际作用。

加强农村信息安全建设,降低农户利用信息的风险。由于网络本身具有的一定的风险且近年来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案件频发,政府应协同电信、移动等网络信息主管部门,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手段,开展网络安全学习活动和相关讲座,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农民自觉提高网络风险意识,养成网络信息安全习惯。

目前,由于缺乏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网上交易这种非传统交易平台不大认可,有的农民因过于担心网上交易的安全性,而不进行网上交易。政府应加强对农民普及相关网络安全知识,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调动农民学习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同时,加强农村网民网络安全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农民网络安全法律意识,帮助农民有能力应对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作者分别为河北地质大学经贸学院讲师;河北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李向阳:《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回归分析》,《统计与决策》,2014年第4期。

②杨英法、周子波、陈静:《以文化和智能制造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③刘绛华:《实现农业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责编/高骊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赵橙涔]
标签: 正负   效应   信息化   农村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