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高潮的到来。这种深层次文化反思上的变革思潮,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展开,从文化深层意识上,把中国人从农业文明中唤醒。
【关键词】文化意识 解放思想 变革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明位于亚洲的东部,依山傍海,自成体系,五千年传承生生不息,是唯一没有换人也没有换地方的文明古国。在遥远的农业文明时代,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向往的中心。无论是马可·波罗写下的神话般的游记,还是阿拉伯谚语,“即使知识远在中国,也要去寻找”,都留下了遥远、美好,甚至是神圣的记忆。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沉痛经历,千年古国在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下屡战屡败,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被世界视为“东亚病夫”。积贫积弱的中国人,经历了178年的奋力追赶,不仅完成了“站起来”的历史使命,更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壮举,现在又满怀激情地阔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这是多么激荡的百年大变革,又是多么震惊世界的人类奇迹!如果要追寻其内在的演变逻辑,不能不探索深层次的文化动因。
面对帝国主义船坚炮利的武装入侵,古老中国奋起反抗,在屡战屡败中反省追赶
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祝寿的名义开始了访华之旅,这是西方工业文明正式敲击东方农业文明的大门。表面的矛盾是“跪不跪、磕不磕”,深层次的冲突却是“开不开、通不通”的问题。马嘎尔尼乘坐英国当时最先进的军舰“狮子号”,一路耀武扬威,炫耀着自己强大的武力,一路大肆收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报,访华的真实目的是“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取的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9月14日,一路追到热河行宫的马嘎尔尼终于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当马嘎尔尼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等要求时,被乾隆皇帝一口拒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并警告他们不要再到浙江、天津贸易,否则必遭“驱逐出洋”。马嘠尔尼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离开北京,郁闷地返回伦敦。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乾嘉盛世”,国力依然强大。据学者考证,当时中国的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乾隆皇帝有理由骄傲。古老的农业文明,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不知后来居上的工业文明,如旭日东升,喷薄欲出。马嘠尔尼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此后还不到半个世纪,帝国主义就撕下了彬彬有礼的绅士面纱,开始了赤裸裸的武力侵略。
面对帝国主义船坚炮利的武装入侵,古老中国奋起反抗,在屡战屡败中反省追赶。龚自珍、林则徐等首先呼吁“睁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张之洞等洋务派则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路线,希冀在物质文明上迅速追赶西方。从1872年清王朝向美国派出第一批留学生至“五四运动”前后,出国的留学生共计约4万多人。直到1894年甲午海战的惨败,洋务派的“中兴”计划破产。中国人不得不进一步反思,蕞尔小国日本之所以打败堂堂中华帝国,是因为他们进行了“维新变法”。然而,当1898年“戊戌变法”在晚清推行时,结果却是六君子惨死菜市口,这标志着推动制度变革的艰难险阻。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后,中国热衷于引进西方的宪政制度和各种救国之策。一战结束列强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和约》,打破了中国人对西方“平等”和“民主”的幻想。从白话文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一大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沉睡的中国人,尤其是唤起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文化深处奠定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和提供智力来源。为取消不平等的《二十一条》,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高潮到来。人们从根本上反省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将封建文化视作阻止中国进步的根源。鲁迅塑造的“祥林嫂”“阿Q”“孔乙己”“闰土”等形象,如同一面镜子让国人深刻反思,而“人血馒头”“狂人日记”“礼教吃人”则刺痛每一颗从麻木中苏醒的心。一种深层次文化反思上的变革思潮,在中华大地上蓬勃展开,从文化深层意识上,把中国人从农业文明中唤醒。
在今天看来,“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不乏矫枉过正之处,但作为近代以来一次广泛而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历史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可否定的。“五四运动”首先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正是在这次思想解放的大潮中,一个五十多人的知识分子群体,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过近三十年血与火的洗礼和艰难曲折的探索,才完成了“站起来”的历史使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文化觉醒,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追赶,中国共产党人也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质上是紧接着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抓住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就抓住了凝聚党心、民心、军心的根本,就抓住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全局,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全党迅速由被动转入主动,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再一次从文化深层意识上唤醒国人。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文化觉醒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世界处于和平与发展主题的“两个大局”基本判断,从而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实现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制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一系列战略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一路走一路讲,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谈话。这既是一篇集大成的谈话,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之点,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的宣言书,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将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需要文化深层意识上的文化觉醒,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制了未来的发展大蓝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目标。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展示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传递出中国改革正朝着领域更广、举措更多、力度更强的新阶段迈进的强烈信号。2018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的深化过程本质上就是思想再解放的过程。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思想再解放则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前提。中国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国内形势稳中向好,国际形势风起云涌,中国稳如泰山,深化改革的步伐更加坚定,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拓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新春伊始,“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一起写入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金秋硕果累累,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奏响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时代乐章。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提出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5个方面的务实举措,同时宣布上海自贸区扩大、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科创版并试行注册制、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大举措,充分表明新时代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也展现出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携手前行的胸怀与担当。
伴随着新时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化深层意识的觉醒,中国人不仅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笃定迈向“强起来”,彻底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农业文明走向现代文明。在世界贸易秩序经受空前挑战的特殊时刻,中国向世界发出最强音: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二级教授,新疆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中共中央党校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
责编/肖晗题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