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创造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是中国融入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实践之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改革开放 基本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行进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是决定我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探索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规律,更好地直面和解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与新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改革开放是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必然结果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并贯穿于其发展始终的,在无数矛盾中起着决定人类社会性质、结构和发展方向的总制动作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体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无论是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一样受到此规律的约束和支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我国社会逐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和转变。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否还存在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发展规律是否还起作用?毛泽东经过广泛调研,于1957年2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分析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正是这些基本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些论断无疑是正确的,而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社会历史条件和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并不一定能够避免实践层面的偏离。中国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了解的不足,造成了我国社会在1958年到1978年长达20年时间的停滞和徘徊。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存续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便成为了必然选择,即从现实国情出发,在不触动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层面的一系列环节进行变革,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充分认识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指导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聚精会神发展生产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各种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国内外经济联系,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篇章。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饱受欺凌和屈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前赴后继、舍身忘己、上下求索。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奋勇拼搏,顽强战斗,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关键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断明晰。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落后农业国现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并将之视为实现国富民强的根本途径。“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大幅度超额完成了规定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然而,随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导致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农业落后与工农业协调发展之间矛盾尖锐、产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严重受挫。1975年,在四届人大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面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混乱局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纠错纠偏机制呈现出强大的作用,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一场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新的伟大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召唤下,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实行改革开放,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改革开放是中国融入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实践之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在饱受战争创伤中萌生出来的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也比任何时候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局面。在战后经济重建过程中,美国凭借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获利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富足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世界获取了压倒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构建起新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其中包括世界贸易秩序和货币金融秩序等,在相当程度上帮助和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随着这些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摆脱凋敝的经济状况,走出战争阴影,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生产分工以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不断深入发展。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技术等发明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不期而至。这次新科技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战后繁荣发展的黄金增长期。
这期间,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加快,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此轮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二战后,发达国家开始迈向后工业化时代,传统制造业比重下降,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国际分工也不再是产品分工,而是向要素分工发展,呈现扁平化发展态势。相应地,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上,各国的优势及利益的获取,取决于该国以什么样的要素参与什么环节的国际分工,即在分工链条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种变化和分工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嵌入全球产业链条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另一方面,此轮全球化进程中掀起了广泛的改革开放浪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亚洲四小龙”在参与世界分工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腾飞,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的示范效应给予世人深刻的启迪。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繁荣发展之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不可消除性使得新一轮周期中的经济危机再次出现,表现为持续性的生产过剩和利润率低迷,甚至出现了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原本风靡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不能有效解决“滞胀”问题,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掀起改革浪潮,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对比资本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作为应该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摆脱贫困、发展起来,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亟待作出正确选择的时代课题。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通过革命解决了民族与国家的独立问题,终于站起来了,但对比时代的进步和世界各国的平稳快速发展,当时我国大陆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甚至“亚洲四小龙”的差距越来越大。“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在总结我国长期“闭关自守”的落后局面和“关起门来搞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邓小平坚定地提出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抉择,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并重,奠定了中国能够把握此次经济全球化机遇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战略的正确性和邓小平作为政治家的高瞻远瞩,我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发挥比较优势,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将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高铁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等,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以上。可以说,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还改变了世界,改变了全球经济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机制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前进的社会。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里“革命”的对象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好的,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发展趋势的。然而,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某些具体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和客观现实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够及时改革来除弊兴利,也会抑制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优越性就会不断丧失,甚至被时代洪流所淘汰。20世纪下半叶,苏联由盛转衰以致解体便是一个典型例证。因此,这里要进行“革命”的是不适应或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待继续完善的具体制度、政策、体制、机制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地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地促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是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和本质要求,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在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中,只有立足于现实国情和实际情况,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真正地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中继续探索突破苏联模式,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40年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已经“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离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潮流,实现了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国在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改革开放依然是中国未来的战略选择,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注:本文系北京高校学习研究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5JD7100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6年。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责编/潘丽莉 胡秀文(见习)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