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科学道路,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从而实现“造福人民”这一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政治智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逻辑 历史必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任何一种政治理论都由两个基本要素所构成:一个是价值,另一个是逻辑。价值就是这个政治理论的根本主张和追求,决定着这一政治理论的本质和灵魂。逻辑就是这个政治理论论证和实现其价值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决定着这一政治理论的特征和路径。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其价值就是实现人类解放和自由,其逻辑就是实践的唯物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科学回答在当代中国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现实选择,具有深刻的逻辑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坚守
《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器不离:器由道生,道由器显;道以成器,器以载道;道是器之灵魂和本质,器是行道之资具。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人的“道”,集中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的价值追求中。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基本路径和实践方式,都必须指向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否则,无论怎么标榜和宣称自己的合理性和正统性,本质上都是离经叛道的歧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在于其从本质上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什么是“主义”?主义就是核心的价值追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解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追问的回答,即“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如果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甚至可以为之付出生命,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道”,是共产党员之“道”,是我们根本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信仰。
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正是始终坚守着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立场,带领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从一个个胜利走向了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不断探索和回答以“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更好造福人民”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而展开的。从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再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一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是灵魂,社会主义是载体。如果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它就只能成为空想,如果社会主义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灵魂,就会走邪路,苏联的教训就是这样。所以社会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核心追求的具体手段,也就是说要为大众谋福利,要为这个追求而进行制度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是实践的唯物辩证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遵循辩证法办事。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论要求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对待客观事物,避免主观主义。现实世界中,每一个事物都具有自己独有的存在状态,而且所有的客观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从来不存在完全相同和一成不变的客观事物,也就是说,所有事物都必须遵循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论和辩证法是怎么统一的呢?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二者是在实践中得以统一的。也就是说,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遵循辩证法来改造世界,在革命性的历史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实现着人类解放的价值主题。正如朱熹所说:“理一分殊”。理是一个理,道是一个道,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马克思主义无论有多少种理论形态,其灵魂即造福人民的价值追求是其永远不变的“道”。但是,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不同,面临的时代课题不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不同,作为行马克思主义之“道”的具体途径,即社会主义实践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苏东剧变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具体路径的失败。同样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也并不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只能说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可以而且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的科学道路,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从而实现“造福人民”的这一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具体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
实际上,在马克思那里,“实践性”“革命性”“批判性”“辩证法”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指向一个维度,即历史性的维度,也就是不断生成的历史过程论。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一个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改变现存社会状态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追求人类解放的一个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过程,根本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固定不变的、完全完美的现实社会的存在,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创新也就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的创新实践,这是对现有存在方式和客观现实的超越,但是这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的过程,而是在现实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在继承基础上的革命性的批判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历史没有终结,历史也不可能终结,而是一个不断立足此岸追求彼岸的自为的历史实践。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4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责编/姜成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