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环保 > 正文

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作表率

1544380807508_1

图为在安徽省天长市秦栏镇牧马湖养殖水域漂浮式光伏发电站,电力工人在对发电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无人机拍摄)。

宋卫星摄(人民视觉)

12月2日至14日,为期两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全球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在此共同商议如何落实2015年《巴黎协定》的减排条款。

面对依然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各国该如何呵护共同的家园?中国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近年来,从理念创新到目标设定,从政策行动到实施成效,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始终信守承诺,表现出色,赢得世界的认可与尊重。

减排成绩单亮眼

“中国的气候变化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日前,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4次缔约方会议举行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表示,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碳强度已下降了46%,提前3年实现了40%至45%的上限目标。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3.8%,预计2020年完成15%的既定目标。森林蓄积量已经增加了21亿立方米,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这些都为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争取提前完成减排目标,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减排成果,赢得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此前报道称,作为《巴黎协定》的部分内容,中国承诺该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30年达到峰值。实际上,中国或许已经实现了这项承诺,因为中国排放量在2013年就已达到峰值,而后从2014年至2016年逐年下降。

该网站还援引英国利兹大学一项有关中国空气污染趋势的研究称,从2015年到2017年的3年间,中国的颗粒物污染浓度下降了20%。“我们的工作表明,中国的空气污染正在发生迅速而广泛的变化。”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利兹大学的研究员本·西尔弗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排放控制政策似乎正处于正轨。”

在全球减排行动中,中国扮演的“模范生”角色,日益深入人心,交出的成绩单有目共睹。

去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3次缔约方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期间,德国之声电台网站就曾直言,中国是会议上的一个关键因素。报道称,中国正在为生态能源做更多的投资。根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字,按发电能力计算,全球40%的新建生态发电厂建在中国。如果聚焦太阳能发电,中国的排位更靠前。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援引美国环境相关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调查结果称,全球有49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0年前转为减少,中国位列其中。

改革行动力强劲

外媒认为,显著的减排成果离不开中国的决心、行动力和改革力度。

“中国排放情况出现的变化,有理由让寻求稳定地球气候的人士持谨慎乐观态度。”美国每日科学网站引述气候变化研究学者的观点称。报道指出,中国承诺于2015年至2020年间在全国范围内改善能源使用强度,这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转化为减排。随着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转型,排放量下行走势可能维持下去。

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月刊日前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表明,产业活动、煤炭使用和能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出现的变化促使近年来中国碳排放量下降,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中国的经济架构和中国政府的长期政策框架在不断调整。

这项由东英吉利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共同完成的研究认为,如果中国在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实施的改革能够持续下去,中国碳排放下降走势就很可能得以维持。

而让国际社会更为欣喜的是,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同时,中国向世界展现出更多担当,并发挥更显著的引领作用。

古巴《格拉玛报》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对抗气候变化行动中的重要角色,证明之一便是签署了《巴黎协定》。而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之后,中国表示愿意与世界其他国家一起,为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发展一步步地努力。

埃菲社也引述标准普尔评级公司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正在其发展计划中优先考虑防控污染,采取有利于“绿色金融”的措施,对可再生能源、电池蓄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进行投资。此外,中国还利用绿色金融市场为环境友好型产业提供支持,并促进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对此,该社认为,在国际范围内,鉴于中国的政策,中国很可能成为“气候行动的领导者”。

治理好经验可鉴

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迫切、严峻而极其庞杂的课题,各国需要共识与行动,也需要宝贵的经验。在这方面,中国从不吝于提供智慧与方案。

《印度斯坦时报》近日刊文称,中国治理空气污染成效显著,并列举了三个印度可以借鉴的经验:测量与监测、具体和可衡量的目标、实际的具体行动。文章认为,除了这三个主要的技术原因外,印度还可从中国汲取的最大经验是,中国领导人把治理空气污染作为国家的重要任务。

联合国《2018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指出,当前,气候变化正在加速全球水循环,湿润的地区更加多雨,干旱的地区更加干旱,全球近一半人口居住在缺水地区。基于此,必须实现从对抗自然到顺应自然的转变,更好地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国海绵城市理念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秀样本”。

事实上,中国不仅提供气候治理的经验,还为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积极搭台。

在波兰卡托维兹的气候变化会议上,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清洁能源是一条有效途径。今年年初,美国能源经济和金融分析研究所曾发布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并正在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领导者。而今,外媒发现,中国还为促进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连接亚洲、中东、非洲和欧洲,给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带来了巨大机遇。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市场,中国希望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进程中,为亚洲43亿消费者提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风险是深远的,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我认为中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美国前能源部长朱棣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责任编辑:银冰瑶]
标签: 全球气候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