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特征及引导

核心提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日益面临着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在面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同时,其心理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我们应抓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生活理念、社会道德、法治观念等角度进行心理疏导,激发人民活力,引导其自觉、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来。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日益面临着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在面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的同时,其心理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我们应抓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生活理念、社会道德、法治观念等角度进行心理疏导,激发人民活力,引导其自觉、有序地参与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来。

【关键词】社会转型 人民心理 心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40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我国当前社会中正在孕育着一种根源于历史,同时又与以往的社会形态完全不同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这一过程也昭示着我们从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整体性转变,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心理结构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特点与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发展现实,也深刻地阐述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必然会对人民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并使得社会心理呈现出更加鲜明而复杂的特点。

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心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变异性。类比生物学中“变异”的概念,我们通过对人民群众心理的观察能够发现其在剧烈的时代变迁中会形成突发性的、一反常态的、违背传统心理发展规律的特点,如拜金主义的泛滥、娱乐至上的狂热等,让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习俗不断被打破,呈现出让人眼花缭乱的纷杂状态。第二,冲突性。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人民群众始终处于一种稳定而平衡的心理状态,对传统的墨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传统逐渐被打破,一些人虽然在理性上承认改变传统的必要性,但是在感性认识上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因而在新与旧、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中出现了困惑、迷茫的心理。第三,不稳定性。即社会心理经常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这种状态形成的根源是社会群体利益的变化,如改革开放初期释放出的人口红利,使得人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渐失去活力,社会分配在公平与效率之间难以维持平衡,造成了部分人心理失衡。

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的心理不仅呈现出新的特点,也陷入了新的困境。一是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激发了部分人的被剥夺感。在计划经济时代,个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是不明显的,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差距开始显现,并在区域经济、城乡经济、阶层收入失衡等因素的交织中不断加剧。此外,进入到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人们的社交范围更加广泛,社会对比也不断扩大,这使得一些原本安贫若素的群体“相对剥夺感”不断增强,由此产生了仇富、拜金等心理。二是社会焦虑蔓延。焦虑是个体在面临威胁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而在社会转型期,这种不安已经从个体蔓延为群体性的心理状态,如在子女教育方面,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使得一些家长感觉到孩子的未来发展受到阻碍,因此,引发了报班、择校、购买学区房等一系列行为,这种行为触发的焦虑在社会中不断蔓延,让整个社会的焦虑不断增加,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三是生活满意度不高,幸福感缺失。幸福感是个体对生活状态的主观评价,但是这种主观认识却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在社会转型期,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另一方面人们在不断扩大的社会对比中,在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中,对生活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幸福感也随之降低。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心理引导策略

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看,将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培育纳入社会治理工作中来,是缓解社会民众对立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当前我国转型期社会心理的种种变化与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抓住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激发人民创造活力。首先,调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从需求层次角度,为人民提供社会保障,如加强治安管理,满足安全需求,满足尊重需求等,从而让人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未来充满憧憬与预期。其次,重塑社会道德,优化社会关系。如推动家风建设,构建和谐家庭,推动诚信建设;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培育社区文化,满足民众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等,利用社会道德体系提高民众的思想认识,缓解人们在社会参与中的心理压力。最后,加强法制观念的塑造。根据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好普法教育宣传,让公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而在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引导社会心理。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众应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社会成员深刻认识自身在自我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发展中的角色,约束自我、提升自我,进而不断凝聚社会共识,这是社会心理引导的重要途径。在社会转型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第一,要注重加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利用同根同源的文化力量强化群体的情感体验;第二,培育国民的命运共同感,将个体的命运纳入到中华民族的命运中来,并在整体社会环境下形成“同呼吸共命运”的心理认同;第三,引导国民的社会发展共识,即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发展密切相连,从而提升人民群众对发展的认同,共同努力、披肝沥胆、共建家园。

以中国梦构建心理预期,丰富文化心理资源。预期效应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个体或群体对未来预期过高,其承受能力就会相对减弱,一旦现实与预期出现错位,便会陷入失落与焦虑中;而心理预期过低,也会造成个体得过且过,发展动力缺失等问题。对此,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应注重对群体心理预期的构建,以中国梦为牵引,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群体描绘当前以及未来发展蓝图,并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如在文化传播中,我国不仅要宣扬中国梦,还应该将中国梦与个人梦相结合,让人民在合理的预期中化解心理压力,用积极、平和的心态追求梦想。

利用新媒体手段,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既是激发社会焦虑的重要因素,也是营造社会舆论环境,引导社会心理的重要工具。在社会转型期,首先,应加强网络法治化建设,利用法律手段打造绿色、健康的网络氛围,坚决抵制不健康的思想在网络环境中蔓延,优化网络生态,引导社会舆论;其次,推动网络文化建设,推送优质的文化作品,为民众提供丰富的文化选择,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在深刻认识当前社会现实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最后,打造多元、包容的网络环境,以此感染人民群众,引导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作者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新疆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项目“‘访惠聚’驻村工作常态化研究”(项目编号:XJ10762151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彭丽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机制初探》,《沈阳干部学刊》,2018年第4期。

责编/孙垚 美编/李月敏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渴]
标签: 转型期   社会心理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