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改革开放四十年企业家精神的演进

核心提示: 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改革开放40年孕育了冒险型、探索型和创新型企业家精神,由此催生了模仿型、机会型和创新型的创业活动,进而推动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站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理顺创新发展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大力培育推动包容性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摘要】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改革开放40年孕育了冒险型、探索型和创新型企业家精神,由此催生了模仿型、机会型和创新型的创业活动,进而推动形成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站在新时代,需要进一步理顺创新发展和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内在逻辑,大力培育推动包容性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关键词】改革开放 企业家精神 社会创业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1978—1992年:冒险型企业家精神与模仿型创业活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隐藏在社会不同群体中的企业家精神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开始被逐渐激发出来。随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试行包产到户,广大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释放。与此同时,一大批乡镇企业率先大放异彩,大邱庄的禹作敏、华西村的吴仁宝、南街村的王宏斌、横店村的徐文荣就是当时的乡镇企业家代表。在这个进程中,沿海开放地区充分利用外向区位禀赋和侨乡社会网络等各种红利,呈现出非同寻常的经济活力,涌现出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晋江模式”等。

1984年邓小平同志首次南方视察后催生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诞生了像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宗庆后、许连捷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其中的代表性企业比如联想、海尔、万科、娃哈哈、恒安等,日后都成为了各自行业标杆。这一阶段的企业家充分展现了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其特征更多体现为敢为天下先,对市场机会的充分警觉和成本节约的高度重视。经济学家柯兹纳就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对别人未认识到的机会的敏感机警。企业家警觉到市场不均衡产生的市场机会,通过套利活动将资源不断向更有效的地方配置,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使得市场趋于均衡。这些具有柯兹纳式警觉精神的冒险型企业家,充分借助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不均衡所带来的巨大的投机需求和套利机会,快速实现企业发展。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阶段企业家精神的“节约”特点。事实上,这一阶段中国的创业活动更多以模仿型创业活动为主,很多创业活动停留在简单复制层面,要求投入低见效快,缺乏大规模的创新投入,这类活动通常能快速进入市场,填补市场需求缺口,但是也存在发展空间小、创新程度小以及利润低的特点。企业家冒险活动的示范效应不仅推动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商品经济的大海,而且也使得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内逐步引入了市场机制,经济活力增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时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385元增长到1991年的1912元,翻了近5倍。但是此时经济增长模式还是一种要素投入驱动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劳动生产率增速快但绝对值低、严重依赖要素投入,资源利用效率不足,技术水平低,经济效益低。

1992—2012年:探索型企业家精神与机会型创业活动

1992年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南方视察并发表南方讲话,结束了社会上对改革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同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伴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广泛应用和体制内社会精英流向体制外这两方面的制度变革,企业家精神的不断涌现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时期既诞生了陈东升、毛振华等“九二派”代表人物,也涌现了以秉承“蛇口精神”为代表的“深圳模式”,其杰出企业家代表包括中国平安的马明哲、招商银行的马蔚华等。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产业与新经济势不可挡,并逐渐发展为经济的又一驱动力。同时,工业化与信息化加快相互融合,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创新水平与生产效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及依托于此而发展起来的新应用、新消费与新生活方式,深刻改变了中国商业生态体系和商业文明,加速推动形成全新的市场体系和新的竞争秩序,马云、马化腾等杰出互联网企业家代表相继涌现。这一阶段的企业家充分展示了企业家的探索精神,其特征体现为开拓进取的改革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对新市场机会不断探索的精神。

这一阶段中国的创业活动更多以机会型创业活动为主,这类创业活动大多重视开发利用新产品,充分利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机会,积极探索新商业模式以提升商业效率,但是也存在创新意识不足、原始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品牌培育不足等特点。企业家的探索精神及其机会型创业活动不仅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市场化进程,更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成功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从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得中国经济迈进了20年的高速增长阶段。概括起来,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是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并行的效率型发展模式,表现为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资源的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高能耗要素投入和高投资拉动,依赖贸易支撑“世界工厂”,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

2012年至今:创新型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创业活动

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努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主体日益多元,各类支撑平台不断丰富,创新创业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在引领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大数据、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涌现出巨大的新市场机会中,诞生了商汤科技的徐立等创新型杰出企业家代表。

这一阶段的企业家精神就充分展示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其特征包括极具创新意识与全球视野。这一阶段中国的创业活动逐步转向创新型创业活动,强调要关注“工程师红利”,重视原创技术研发投入与基础创新,强调要推动产学研紧密联系、全球研发协同网络、构建企业创新生态体系等诸多方面。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逐渐转向创新驱动为特征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往要素投入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减弱,经济发展逐渐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产业协调发展驱动。

新时代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启示

企业家创新精神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当下,特别要培育以“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内容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们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中,纳入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的每一个环节中,以品质为导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打造百年老店的专注心态打造享誉市场的卓越企业品牌,持续为顾客提供创新的优质产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社会福利。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人们在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民生领域还有许多新期待和新要求,这也为企业家提供了社会创业的新的发展机会。我们应该引领企业家不仅关注商业领域的创新创业,也要关注这些社会民生领域的新的需求和期待,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和进步。因此,培育和倡导以实现社会价值为目标的社会企业家精神,既是一种新的机会所在,而且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举措。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是企业家精神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有为的政府、完善的产权制度、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法治保障能够促进企业家创新精神发展,激励企业家积极从事创新型创业活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陆峰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益创投的契约机制及生态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5BGL6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吴敬琏:《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创新精神》,《商业观察》,2018年第3期。

责编/贾娜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