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也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兴起的国际大环境下,必须找到重心,集中精力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目前,应从把握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两方面入手,抓住核心技术创新的“牛鼻子”,破解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困局。
【关键词】创新 核心技术 竞争力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我国核心技术创新与经济总量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对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成为大部分企业的经营心理。在当前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转变传统发展理念,紧抓核心技术创新的“牛鼻子”,巩固发展之基。
贸易保护主义再次兴起,要求我国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是这也引起了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担忧,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核心技术不足将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严重阻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全球化战略实施,因此,只有提升核心技术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
一段时期内,我国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获得了较大的人口红利,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升,但是受市场规律驱动及技术条件限制,我国产业结构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国工业发展主要是以装配制造业为主,处于国际产业链下游,技术含量偏低,产品替代性较强,受产业链上游国家的影响较大。在国际贸易中产品可替代性是影响双方经贸活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印度、东南亚等制造业大国和地区的兴起以及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退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产业也逐渐成为贸易战的重要狙击目标。若不能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降低产品可替代性,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始,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新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成为贸易保护的基本手段,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制约发展中国家的经贸走向与产业发展,达到保护本国企业的目标。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在核心技术方面发展缓慢,高尖端技术方面的国际影响力不强,所以在国际产业标准、技术规范制定方面话语权不足,只能被动接受其他国家制定的标准,并向其支付大量专利费用,使经济效益受到严重限制。另外,奉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也会利用自身在国际产业标准与经贸协定制定中的优势,阻碍我国工业产业国际化进程和外贸出口增长,这相对于传统的关税贸易保护具有更大的杀伤力。
立足基本国情,把握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
核心技术开发资金投入大、周期长,存在较大难度与风险,必须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把握核心技术创新方向,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以国家安全需求为突破口,攻克安全核心技术难题。核心技术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也关乎国家安全,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若不能进一步创新安全核心技术,国家安全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也无从谈起。另外,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安全核心技术研发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出来。当前要进一步认识到安全技术研发重要性,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强化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实现安全技术的颠覆性创新发展。
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核心技术研发起步晚、核心技术落后的现实情况,必须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明确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一是加强新兴产业与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在新兴产业方面大部分国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是我国实现核心技术创新弯道超车的重要阵地。要加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二是整合产业优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尤其是集中突破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底层信息技术研发,不能再重蹈技术制裁覆辙。三是紧抓新工业革命技术发展趋势,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切实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技术支撑力。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补齐核心技术短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核心技术创新既要满足国家安全需求、发挥推动经济增长作用,也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核心技术创新红利。一方面,核心技术创新要致力于百姓生活所关注的教育、医疗等热点话题,加强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创新,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需求,以核心技术开发为手段,降低商品价格,提升商品质量,让普通百姓都能够拥有技术先进、价格低廉的商品。
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实现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失衡,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土壤,创新型技术人才缺乏或无用武之地。因此,应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核心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转型,重视人才培养,巩固核心技术创新基础。
加大投入,提升核心技术创新产出率。核心技术创新需要耗费大量成本,投入不足必然限制核心技术创新产出率。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技术创新的源头,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为核心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要加强对基础科研投入,通过建立科研课题、横向科技项目等方式引导资本向基础科研倾斜;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尽快消化最新科研成果,进行技术再创新,尽早研发出一批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技术;要促进企业立足于已有科技创新成果,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实现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并再次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形成良性互动,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产出。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核心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营造良好的核心技术创新氛围。一是在重点产业内培养出一批领军型企业,并发挥产业链辐射效应,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现阶段我国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有所滞后,但是在部分领域也存在一定优势。要仔细分析自身优势与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培养一批技术先进、影响较大的企业,奠定产业集群构建基础。二是具备宏观视野,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府部门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产业链向上游的不断衍生,实现核心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三是引导企业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发挥新时代工匠精神,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致力于核心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多管齐下,保障核心技术创新人才供给。未来一段时期要将提高人才质量、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作为工作重点。一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传统以理论教学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源头供给存在明显不足。要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保障创新型人才供给。二是提升创新型人才待遇,激发人才创新激情。核心技术创新难度较大、周期较长,要求创新型人才必须坐得住冷板凳。要提高待遇解决创新型人才后顾之忧,确保其全身心投入技术研发。三是打破制度障碍,保障创新型人才价值发挥。要进一步加大制度改革力度,允许创新型人才担任管理职务、享受创新成果,以实际利益为人才注入更多创新动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政武经:《以创新驱动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人民日报》,2018年10月16日。
②张佳悦:《如何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人民论坛》,2018年第16期。
责编/张忠华 美编/宋扬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