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区域聚焦 > 正文

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新知新觉)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在空间布局方面的体现。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现代化区域发展体系。

完善城乡布局结构。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建设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大都市圈,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方向,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富有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探索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

建设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可持续国土开发体系。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土地开发区位选择来控制开发强度、调节经济密度、降低国土开发成本,避免随意开发对自然和人文环境造成破坏,使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相协调、人口和经济分布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形成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的可持续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经济高效、社会包容、民族团结、国防安全、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永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引导人口和经济活动向重点开发区集聚,缓解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人口过密、开发过度的问题。

形成高效、包容、可持续的产业布局。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需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财政、产业、土地、环保、人才等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培育和激发区域发展动能。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跨省合作园区等为平台,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把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引导作用。坚持区别对待与公平竞争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尺度,针对不同地区实际制定差别化政策,同时更加注重区域一体化发展,维护全国统一市场的公平竞争。瞄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破解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努力在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区域政策调控机制、区域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完善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让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有效遏制区域分化、规范区域开发秩序、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