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科技视野 > 正文

国研中心主任李伟: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

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同时,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从国际上看,美国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摩擦呈升级之势,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加重,各国经济复苏步伐分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看,短期总需求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部分地区正在经历转型阵痛,经济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面对错综复杂、稳中有变的形势,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大局,必须认识到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去杠杆、控债务、严监管、控房价、强环保等战略政策,充分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灵活高效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做好政策协调,我国就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变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

中国经济能否适应变化、驾驭变化,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此为契机加快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总体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加快重塑,存量问题和风险隐患正在逐步化解,新一轮改革开放举措正在加快落地,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加快调适,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动能转换已经进入承上启下、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2018年前三季度的情况显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供需关系更趋平衡,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去杠杆取得积极成效,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增强,补短板也有重大进展。综合判断,我国经济在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延续了过去几年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局面,为转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宏观环境。

从长期看,世界经济大变革大分化大调整的趋势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世界背景与时代背景。国际上,保护主义明显抬头,政治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可能对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造成干扰;在国内,结构转型、动能转换过程中经济也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存量问题集中处置的阵痛难以避免。但更要看到,变化带来风险,同时也孕育着机遇。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大大增加,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内需空间广阔,政策回旋有余地,抵御冲击的韧性明显提高,完全有能力有条件长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

具体而言,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一是需求拉动强劲。当前我国拥有约4亿中等收入人群,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之一。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医疗、教育、文化、保健、养老、旅游等服务消费需求,都将释放巨大潜力。二是产业升级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零售、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方兴未艾。三是深化改革拓展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破除旧的体制机制约束,清除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改善营商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将极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我国具有孕育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土壤

目前正在孕育的新一轮产业革命,主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创新融合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多样化、智能化、个性化产品,从而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甚至创造新需求。催生新一轮产业革命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强大的市场需求,另一个是信息技术的高度普及。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之一,201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与美国大体相当。同时,我国互联网普及程度高,信息技术应用广泛。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这都为我国孕育新一轮产业革命培育了肥沃土壤,提供了广阔空间。新旧动力的接续和融合,正在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动能。

我国具有应对重大挑战的制度优势

几十年来,依靠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集中有限的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集中力量完成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项目建设,有效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我们仍然需要也更有能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是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努力克服部门和地方政策分散、冲突、空白等问题,形成互补有效的政策体系,有效应对内外部冲击。二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三是集中资源突破核心技术,打破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增强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步一个台阶推进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耐力赛,需要一步一个台阶地推进。面对各类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序排除风险隐患,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要坚定信心,任何困难都阻止不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任何外部阻力和遏制都不能削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心。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本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8》总序,发表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