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并在十九大报告中,将获得感置于幸福感、安全感之前,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此强调“获得感”及其重要地位,充分展现了党把“以人民为中心”视为治国理政的首要起点及根本归宿。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党仍将继续把“获得感”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善治标尺,凝聚改革力量,汇集改革共识,夺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创建人民美好生活伟大事业的胜利。
“获得感”之基本内涵与鲜明特征
“获得感”是人民利益得到维护后产生的一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涉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把人民的根本利益视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推进善治的同时,不断通过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高压反腐、精准扶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各种措施,切切实实为百姓促发展、谋利益。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党中央始终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将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衡量标尺。具体而言,“获得感”这一善治标尺,具有时代性、务实性、全面性及可持续性等鲜明特征。
时代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深受时代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不同时代的主题与任务规定了该时期获得感所能允许的范围。如在经济发展落后、物质条件匮乏的时期,生存是人们的迫切需求,所以解决温饱问题就成为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便成为新时代的伟大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开放的发展,并努力推进改革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务实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满足感、真真切切的成就感,而不是简单动听的政治口号,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头目标。“获得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应有之意。“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是获得感的最高阶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落到实处,让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成为发展成果的受益者。这就需要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理出发展的薄弱环节、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措施,“精准发力”“对症下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期待解决的问题。务实性不是获得感的全部特征,但却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撑。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把改革举措转变为现实的发展动力,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发展的伟大成果,是全面深化改革赢得广泛群众支持的关键。
全面性。获得感的全面性,体现在对象和内容两个层面。就其对象来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是个别人的获得感,而是所有人的获得感,即人民都能够公平、公正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弱势群体的获得感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党和国家要加快对弱势群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尽快脱贫致富,确保全体人民能够共享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就其内容来说,人民既需要衣食住行等物质领域的获得感,又需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艺术等精神领域的获得感。若仅重视物质层面而忽视精神层面,则会使人们陷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物质与精神的获得感相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劳动者作为社会人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看待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信仰对于人民、对于民族以及对于国家的意义。因此,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绝不仅仅限于单一的物质层面,而是物质获得感与精神获得感的统一体。
可持续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仅包含当下所得,还包括在未来可预期范围内能够得到的保障。如果人民群众对当前所得的获得感患得患失,对未来充满疑虑和不安,那就不是真正的获得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必须具有可持续性,让改革成为人民群众预期获得感的坚实物质保障,并用改革带来的发展变化坚定人民群众对于未来改革的信心。需要指出的是,群众的信心不会凭空而来,增强获得感的可持续性,首先要保持改革定力,不断破除思想的禁锢与利益的藩篱,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改革进行到底,让预期获得感来得更快一些;其次,还要增强改革合力,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促进改革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有序的良好局面,让预期获得感来得更多更快。
获得感的时代性、务实性、全面性及可持续性四大特征,深刻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也充分体现出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归宿,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际上亦将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纳入治国理政体系的方方面面。
“获得感”何以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善治标尺
“获得感”,自提出就不断深入人心,一度成为“热词”,这说明它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向往与呼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便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是真正的执政之基。党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立足点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则是党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彰显,两者应该实现动态的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是治国理政的价值归宿,也是衡量治国理政的善治标尺。
从政党理论来看,政党作为社会的政治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其利益整合功能,争取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利益。由于国家性质与政治制度不同,各个国家的政党在运作机制各方面存在不同,但归其根本都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利益整合。在竞争型政党制度下,各个政党推选出来的候选人能否当选,主要取决于选举前作出的承诺能否吸引选民,一旦当选,该政党参选时的诺言能否转化为公众真实的利益就成为衡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伟大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制度安排。因此,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诉求、切实提高人民获得感的伟大使命就肩负在了党的身上。而人民拥护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因为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给予了人民充分的利益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领导的治国理政要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长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使各方面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国家、人民利益高度统一的特征,决定了获得感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能力的重要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拥有了重要的理论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双百愿景”,构成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伟大战略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纲领,其价值取向体现着鲜明的人民色彩。“四个全面”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在战略布局的引领地位,表明党和国家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置于治国理政的首位,体现出以人民为根本的价值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构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为人民创造公平公正、安定有序的法治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党风建设为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口,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提升服务人民的本领而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保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与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联系也十分密切,是破解中国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活力、挖掘发展动力、阐释发展目的的统一,也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保障。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将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在发展中为人民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使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百愿景”的进一步迈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构成了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党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大战略谋划。只有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检验党执政实践的重要标尺,将党的治国理政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效对接,才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党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
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获得感”作为党领导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现代化的价值诉求,其提升路径的选择需要回到群众中去,从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由获得感内容上的全面性可知,获得感可划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因此,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路径选择可以从物质获得感及精神获得感两个方面展开。
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获得感
在物质获得感层面,人民群众要时刻能感受到党领导下的改革所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是人民群众对于物质获得感的首要诉求,在各大媒体发布的获得感相关主题中,“涨工资”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词语,而在这背后则是人民群众对于未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热切期望。社会主义奉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要坚决反对那些以权力获得、以不法手段获得等行为,要为全体人民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获得的制度环境。目前,我国的初次分配基本上由各行业乃至经营主体按照市场价格自主决定,应通过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来增强国家对于初次分配的引导和控制能力,着力解决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问题,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大力度,利用财政、税收等形式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此外,通过完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机制,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获得感。
除了对收入分配领域的关注之外,人民群众也期盼民生领域的改善。对此,要着力构建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安全感。当前,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应当充分考虑国情,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具体而言,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构建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性,让人民群众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收获满足感。
同时,要制定帮扶政策,纾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改革开放实施“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后,随着市场经济及其他因素的发展,贫富差距逐渐增大,在相对比较上出现了弱势群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必须制定倾斜政策、采取帮扶措施,使弱势群体虽暂时处在贫穷落差中,但也能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境遇逐步提升的物质获得感。
增强群众的精神获得感
在精神层面,获得感主要表现为: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让人民能够真正感受到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的主人翁意识;保障人民拥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的权利,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社会氛围来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为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断进取。
首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提高和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路径。现实生活中的多发案例表明,法治缺失的社会,将严重降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些腐败分子违法乱纪的行为不仅践踏了法律尊严、破坏了国家公信力,还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极大损害。因此,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依靠法治建设来为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以良法推动善治。
其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要将民主选举与协商民主紧密结合,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在民主政治方面提升获得感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实现了人民充分利用自身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大事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同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了人民能够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及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开展广泛协商。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各方达成共识、汇集民智、凝聚民心,更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切实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增强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领域的获得感。
第三,要引导人民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将追求自我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获得感”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契合,均体现着人民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在诉求。古往今来,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都有这样一种特质,即每个人都能够追求梦想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社会整体利益的提升和满足,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获得感”在精神层面的价值体现。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人民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诉求。为此,党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同时,也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追逐梦想、实现价值的权利,并引导人民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在追逐个人梦想、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获得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现实要求,也是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根本价值追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继续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善治标尺,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纳入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在未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中,要着力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出发,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基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获得感与精神获得感,夯实党治国理政的群众基础,凝聚改革力量,汇集群众智慧,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文作者分别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赵博艺 / 杨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