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学习与应用,发表了与之相关的系列重要讲话,并出台了相关工作文件。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并且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然而,如何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增强广大领导干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自觉性,还需要从其本身的“魅力”说开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之支撑
尽展鲜明的底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表现于其兼收并蓄的特质、一脉相承的发展思路及符合中国国情但迥异于其他文明的创造性智慧。不论是与古希腊同时期的百家争鸣盛况,还是深刻总结了秦王朝过分尊崇法家思想与暴力而亡,并代之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兼容并包诸子百家思想精华来治国的有着“贯朽粟腐”之称的汉王朝,亦或自此之后以修正、探索与重新校正为特征的、几百年分裂局面催生出来的生气蓬勃的大唐盛世,都是绵延不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收并蓄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一个又一个文明高峰的真实写照。
与中华文明不同的是,自最早的奴隶制出现于人类社会起,几乎所有创造过辉煌成就的文明一旦沉沦下去,就再不会走出低谷重塑往日巅峰时期的荣光。古代巴比伦留下了《汉谟拉比法典》与文化符号式的存在于后人记忆中;古代埃及在遭遇劲敌的攻击下,祭司阶层垮塌,文明无法接续;古代印度则保留了地理上的关联而未将文明承续。纵然这些被学界公认的文明在历史上都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但在被其他文明取代后存留至今的是碎片化的文化元素,或是嵌入其他文化体系中充当补充的角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华民族虽然在清朝中后期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但依然经受住了考验,中华文明未曾灭亡亦没有中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兼收并蓄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正是对中华文明的独立性、兼容性、创新性、适应性,在面对外来冲击和内在失序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更化,并最终走出困境,不断书写民族发展华章的深刻总结,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释放出的能量所在。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吸收这份能量对于带领人民做好做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盈溢美好的向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大渊源之一,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找到了前进指南,这也从一种视角解释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在传入中国后迅速扎根并被运用。
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不谋而合。以孔子的“大同”理想为发端,到谭嗣同之《仁学》与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不表现出中国人对大同世界的憧憬、向往与不懈追求。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历朝历代的读书人都把这种带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大同社会,作为自己读书治世的最高理想,并在政治实践中期待将这种政治抱负变为现实,但近代以来,在列强环伺、战乱频发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理想更多只成为一种空想。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百年坎坷历史证明,资产阶级的建国设想并不符合中国实际,所以在看似无限多样的种种发展道路选择中,很难找到一条实现大同社会的现实路径。直到中国共产党出现之后,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人民才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毛泽东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
大同思想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的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更加注重平等价值理念,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以此实现美好向往的积极探寻。“任何正确道路的选择和拓展,都离不开特有的‘文化依赖’,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巨大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领会其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之申说
“净”化心灵
所谓“净”化心灵,就是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体悟慎独、勤政、公忠、廉洁、公正、任贤等跨越千年仍在当今时代熠熠生辉的思想实质,明白这些要素对于提升政德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此过程中剔除主观偏好、贪欲怠政等消极心态,避免负能量可能导致的种种不当的工作作风、方式与方法,做一个由内而外干干净净的领导干部。《大学》中讲的“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正是这个理,政德是治家、治国、治天下的根本,而其前提在于正其心。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能时时徜徉于古圣先贤的著作之中,便是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心灵碰触,获得的不仅仅是需要何种政德等基本内容,更能深思为什么需要及如何实现的问题。正以处心,故能心定且作风过硬;廉以律己,故能慎独且激浊扬清;敬以处事,故能勤政且服务于民。干净的心灵将催生出“大是大非面前明大德,服务为民的宗旨方面守公德,自我修养方面严私德”的良好政治生态,而这“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队伍也会成为提升国民素质的领跑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者,让人民信任、令人民放心的先锋队。“做官先做人,以政德为先”,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身心,清爽做人、清白为官,努力成为拥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正是其“净”化心灵的功能所在。
“静”淀思想
所谓“静”淀思想,就是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静思、醒悟,于繁忙的工作与快节奏的生活中留一点自我沉淀的时间,思考如何将文件中的国家理论与政策落在实践中,总结显露于外的工作存在哪些内化的经验,以理清思路、改正不足,成为一名思想常新常清的领导干部。“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静是一种内生力量,影响着处理实际工作的一系列“连环”做法。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能时时盘桓于古今相通之理中,便是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知晓“恬淡其心,专一其气,廓然而虚,湛然而定,以为静也”,明白“心静极则智慧生”,懂得“静坐常思己过”。冷静清醒故能辨忧患、防范风险;宁静致远故能塌下身、稳步前行;静水流深故能不忘初心、过滤浅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藏的滋养力量,如一剂温补之药,培养领导干部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的状态,知不足、勤学习、善思考、避干扰、能专注,工作中尽显思想沉淀后的细致周全,戒骄戒躁后的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定力与韧劲,这正是其“静”淀思想的功能所在。
“境”之镜鉴
所谓“境”之镜鉴就是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领会先人处事如何着眼于大局、着手于实际、把握好全局、承继于前者、造福于后人,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加以借鉴、变通与运用,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判断能力,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阔的眼界、更宏大的格局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说的正是这个理,境界不会凭空而来,其前提是将足够的阅历、合理的生活背景分析、不断的体会与揣摩等过程贯穿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能时时徘徊于古籍经典中,便易借前人阅历为己用,以千百年之成败经验、哲理睿思为镜鉴,映照今时当下,以有限的时间实现潜移默化中的境界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为作为今天的镜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个智慧的信息库,记录着千年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脉络与成果,并告诫后来者——见贤思齐,故能弥补不足且奋发进取;厚德载物,故能豁达容人且择善而从;言必行,行必果,故能干练持重且执行落实。不论是工作中的锐意进取、育人合作亦或贯彻执行,均应“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派上大用场,实现其“境”之镜鉴的功能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之延续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时,专门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概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释放出的能量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性给予领导干部工作上的内力支撑与信心支持。具体而言,是一种会做人、有温度的修为;一种善思考、有深度的态度;一种有高度、能做事的境界。可见,领导干部学好这门必修课任重而道远。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留给后来者无限的探究空间,从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可将其精华完全消化吸收,如果有可以一探究竟的途径,那便是加强学习、立足当下,结合工作实际,思考知行合一。
【本文作者分别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学理逻辑及其培育机制研究”(18AZZ009)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蔡圣楠 / 赵博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