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的方向和重点

2016—2017年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新的转折点。在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38字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成为了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总方针;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我国紧锣密鼓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促进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医疗健康信息和医疗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必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医疗健康信息是互联网搜索最多的信息类型,调查数据显示,79%的成年人在因特网上获取健康信息,健康搜索影响着60%的因特网病患的治疗决策。与使用量巨大形成的反差是,使用者信任互联网健康信息的比例较低,针对电视、医生、互联网等七大渠道的可信度调查显示,只有2.1%的人信任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排倒数第二。当前网络医疗健康信息传播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网络信息发布的虚拟、隐蔽和随意性可能导致错误、不可靠的医疗信息的扩散;二是经过临床验证的与未经验证的信息混在一起、权威发布和小道消息混合在一起,高质信息和低质信息难以区分;三是相对于因特网上其他信息类型而言,低质医疗健康信息可能对用户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简单快捷获取高质、可信的医疗健康信息是正在步入电子健康时代的网络用户的迫切期望,应对网络医疗健康信息质量的挑战需要战略性的指导思想和综合性的治理手段。

人民群众要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高质健康服务需要有健康信息作为保障基础。因特网已经改变了国民过去医疗健康信息的获取习惯和使用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以解决目前低质、伪劣、危害社会的医疗健康信息泛滥所导致的无法得到有效高质医疗健康信息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针对网络健康信息的综合性治理体系,有一个明确的机制、方法或工具来帮助使用者识别判断医疗健康网站上的高可信度信息,通过综合性的治理手段来促进高可信度的医疗健康信息的传播,抑制或过滤低质有害医疗健康信息的流传和误用。通过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体系的建立,形成优化的医疗健康信息生态环境,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网络医疗健康信息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可靠医疗健康信息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保证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党、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这为我们厘清治理的概念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治理与管理的概念不同,治理的目标是达到善治,即通过政府、公民、社会机构等对社会事务的合作治理,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网络健康信息治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信息传播和利用过程,从安全、可靠、有用、可用、遵法等角度的全方位治理,使健康信息环境得以优化,使国民健康信息的利用更加便捷有效。网络医疗健康信息的综合治理体系是包括多主体参与的、所有面向高质医疗健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治理措施,它必然是综合性、跨领域、跨学科、跨机构的治理。

实施健康信息网络综合治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从国际理论和实践经验来看,并非无法治理和改善网络医疗健康信息生态环境。目前网络健康信息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规范、无限制的传播模式,需要探索出一种不完全依靠政府的管理,由政府、第三方机构、健康信息发布者和健康信息用户广泛参与的健康信息治理方法和措施,促进形成良好的健康信息生态,让国民知道如何判别健康信息、有可用的工具来判别健康信息,知道该如何使用健康信息,从而提升健康信息的可信度和质量。针对我国当前的状况,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体系的方向和重点。

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提升民众甄别和选择可信、高质健康信息的能力

维护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作为医疗健康信息的接受者和使用者,对于错误信息的滥用问题,国民自身并非完全没有责任。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对于互联网海量的医疗健康信息集合,保证高质量可靠信息获得广泛利用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以及提高获得信息的技巧和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从而做出有科学根据的健康决策。

国民健康素养非常关键,不仅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健康维护,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医疗费用的节省。相关研究认为,那些充分认识和管理自己健康信息的患者,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对自己的治疗过程中,相对而言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减少额外健康服务的需求;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健康素养的提升可以使90%的公司和个人的医疗健康费用降低10%。正因为健康素养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很多国家都从战略的高度制定改进全面健康素养的国家规划,并对此进行监测与评估,以更好地采取措施。

高水平健康素养的人口能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积极维护他们自己的健康,能够保持健康、或能从疾病中恢复、或能与疾病或残疾和谐共处;有着高水平健康素养的国家能够拥有更健康的国民,并且节省医疗费用和开支,缓解医疗不平等现象。从未来的医疗模式发展看,个人将从有病求医向维护健康方向发展,医疗机构从救死扶伤转变为服务全民健康,现代医学将发展到更加注重预测、预防和个性化。因此,所有上述情况决定了提升民众健康素养是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从国家的战略高度去促进发展。

健康素养的提升本身也需要综合治理,推进中国国民健康素养发展的措施有以下七条:第一,加强国家健康素养促进计划的知晓性、参与性和可实施性;第二,健康素养需要综合性的治理方案,需要政府各个层级、社会各类机构的合作协作,需要来自医务工作者和国民个人的积极支持,综合的治理才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复杂问题;第三,政府机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作为信息发布方,需要强调传播医疗健康信息的方式,使信息以更易于理解和阅读、可用性更强的方式发布,减少医疗信息沟通的障碍;第四,对于医疗健康信息的接受方,个人需要终身学习或接受教育和培训,掌握医疗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获取医疗健康信息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判断健康信息质量的能力,合理管理自身健康信息;第五,对于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学会协会等,需要主办、设计和参与提升健康素养的社会活动,从经济上、教育上、人力上等各个方面为健康素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六,对于政府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的引导,通过设定信息素养指标和监测指标的执行状况,通过编写健康素养指南,通过推进教育培训的方式,促进全国公民健康素养的提升;第七,建立健康素养的职业队伍,培养健康信息专门人才,发展健康咨询师职业,引导高质量健康信息和服务的消费。

建立官方健康信息服务渠道,引导国民利用可信、高质健康信息

尽管我国目前已经有不少来自官方渠道的网络健康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免费健康信息,但一部分平台是以类似媒体的形式发布信息,虽然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但不方便信息的持续利用;还有一部分平台的信息不系统不完整不全面,直接影响了信息的使用效果。目前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面向公众服务的健康信息资源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我国公众在获得系统可靠的健康信息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大多数情况下,公众不知道从哪里能够获得他们需要的可靠信息,即使知道在哪里有,要能完整获得并很好使用的几率也较低,这种落后状态将影响到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决策管理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促进官方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渠道的建立,以此作为国民基础健康信息的保障。面向大众的官方健康信息服务体系渠道能够对健康信息开展系统化收集、规范化管理、资源化开发和稳定性提供,保证健康信息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实现健康信息共建共享,借助于优质的健康信息服务将国民引向可信、高质健康信息,从而整体提升我国健康信息的利用水准。

建立网络健康信息质量控制规范机制,约束健康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行为,引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的监督机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管理抓手

健康信息环境治理的目标之一是尽量杜绝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不可信和不可靠的健康信息,让可信、可靠的健康信息在更好的传播环境中加速传播利用。以国家健康战略或国家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为背景,一些国家或地区、国际组织等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健康信息治理规范和框架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如新西兰健康信息治理模型、英国的NHS国家信息治理框架、美国AHIMA的健康信息质量模型、信息联盟信息治理模型、信息治理参考模型IGMA等等,对健康信息从内容、立法、技术、费用、安全的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治理。

国际上网络医疗健康信息质量控制规范或质量评价实践也正在不断兴起,其中主要针对健康网站的治理模式有以下四种:一是由政府或卫生与健康专业团体提供一套网络质量标准作为健康信息提供方和管理方的参考依据,如健康信息科技协会的Mitretek信息评价系统;二是建立一套审核标准,给符合该标准的网站提供认证合格的标签,如医学互联网道德规范Hi-Ethics以及网络健康基金委员会HON的医学和健康网站网络道德准则;三是提供公众指南系统以便于公众用系列问题考察健康信息的内容是否符合标准,如法国鲁昂大学的Netscoring网络健康信息评价指标;四是采用自动或人工的方法对网络健康信息按照预设的标准加以过滤,如组织医学网络信息OMNI为用户提供经过评价的健康信息资源。

2017年我国原卫计委印发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指南(试行)》,从健康科普信息的生成、传播及效果评价方面建立了健康科普信息生成与传播的原则、要求、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虽然该指南在引导规范全国健康科普信息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还只是原则性和框架性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此外该指南只针对科普信息,涵盖面还不够广泛。我国应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尽快出台网络健康信息生成、传播和利用的政策法规,强化政府决策管理部门的管理,规范健康信息发布者的行为,引入公民、社会或第三方机构共同监督、共谋发展的机制,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实施网络健康信息综合治理的良好格局。

网络健康信息治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未来十五年健康中国发展的关键期中,网络健康信息生态环境的优化、有效传播和利用,将成为基础支撑,对健康国民的发展和健康中国的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国民健康促进和健康服务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6AZD021)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医疗健康网站信息可信度与质量控制研究”(项目编号:71473260)成果】

责编:蔡圣楠 / 贺胜兰

责任编辑:贺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