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在公共场合表现自己,甚至是进行日常社交活动都像是一场“灾难”。他们会紧张发抖、脸红心悸、不停出汗、说话口吃,甚至会感到恶心。这些人或许正在经历心理学里所谓的“社交焦虑”或“社交恐惧”。许多大学生更是深受社交“恐惧症”的困扰,在大学,新生入学需要自我介绍,集体活动需要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当众发言,毕业有论文答辩,等等,如果带着社交“恐惧症”做这些事情当然很“煎熬”。
一些大学生刻意躲避社交场合,特别是那些会把自己暴露于人前的场合,比如作报告、小组讨论、面试、与陌生人交谈。由于担心在社交场合出丑,他们努力回避这样的场合,如果非去不可则会紧张或者恐惧。具体表现包括,讨厌在人群中做任何形式的自我介绍、手机不离身、聚餐不能融入到一块、跟别人讲话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等等。在生理方面,社交焦虑表现为在社交场合感到呼吸困难、心慌多汗、恶心,甚至肢体颤抖等。
歪曲的认知是“社交恐惧”的核心特征。秉持“社交恐惧”的大学生看似不喜社交,实际上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以在班级里作报告为例,他们很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因此他们往往会做大量的、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害怕在正式报告时出错,被他人嘲笑。但是无论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多么周全,他们对自己的实际表现仍然缺乏信心。为什么说这样的认识是歪曲的?首先,这样的认知高估了他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其次,这样的认知不够客观准确,社交焦虑者往往夸大了自己的小错误带来的影响;再次,社交焦虑者对他人负面或中性的社交线索过于敏感。例如,在报告过程中,如果老师做出了一个轻微皱眉的动作,社交焦虑者马上会感到紧张,认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以上种种歪曲认知导致报告人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容本身上,并可能引发更深的恐惧感。
大学阶段是社交焦虑的高发期,约80%的社交焦虑发生在20岁之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节,“症状”会延续到后来的人生阶段,对个人的学业、事业、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带来负面影响。现有研究发现,过度保护和过度苛责型家庭的教养方式与人们社交焦虑的形成有关。教育方式是一种稳定的行为风格,在现实生活中,它对人的影响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日积月累的。常年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大学生,当独自面对新鲜的社交情境时,很可能会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焦虑。
一次糟糕的社交经历往往是触发社交焦虑的导火索。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社交焦虑是被某件事触发的,比如在公共场合“丢脸”,甚至看到或听到别人丢脸、失态的经历也会提高发生社交焦虑的风险。长期无法融入集体、童年时遭到欺凌、被同龄人拒绝或者忽视都有可能导致社交焦虑。而已经发生社交焦虑的人又很惧怕与他人交往,对他人发出的积极人际交往信号不敏感,甚至主动将自己和他人隔绝起来。于是,糟糕的社交经历和恐惧、退缩的行为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不打破,情况难以得到改善。
高校和教师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交“恐惧症”,为青年学子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帮助其实现健康社交。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看到问题,部分社交焦虑者一直被视为“内向”或“害羞”,旁人甚至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其遇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普及与社交焦虑相关的知识,鼓励有困扰的学生寻求专业帮助是成功干预的前提。高校在新生入学时要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筛查,及时发现其中的敏感个体和已经发生问题的学生。对症状轻者进行持续追踪,一旦发现症状加重则及时干预,对症状严重者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社交方面的教育,坚决杜绝校园欺凌现象。高校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态,帮助大学生深刻认知如何接纳、尊重他人,如何关爱他人,怎样对待不同性格的同学,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人的缺点和瑕疵等。高校教师要帮助大学生调节社交紧张感,对学生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传授具体的人际交往技巧,如怎样发起谈话、如何建立友谊、如何与异性交往等,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信心。对于社交“恐惧症”较严重的学生,学校需要进行单独心理辅导或小组辅导。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