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为国的奉献精神
爷爷23岁就离开家乡赴云南寻求革命道路,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上,他时常惦念着自己的家乡、父母和亲人。
抗战期间,爷爷作为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八路军总司令,和普通士兵过着同样的生活。他给陈玉珍奶奶的第二封信中说:“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共苦以几十年,愉快非常……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当他从自己的外甥许明扬口中得知他的两位母亲(生母和养母)都健在,已过80高龄,四川老家正值荒年,难以度日时,心中万分焦虑,无奈之中,只能写信给他川中好友戴与龄(爷爷当护国军旅长时手下的副官)借款200元钱寄到家中,并告知:“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此。……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戴与龄接信后才知道,爷爷这位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八路军总司令竟如此清廉,连救助老母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内心感动不已。当即筹足200元钱,送到爷爷的老家。
1944年2月15日,我的老奶奶朱钟氏(86岁)离世,爷爷非常悲痛,为了表示悼念,他一个多月没有剃须,并写下了《母亲的回忆》一文,在《解放日报》发表。
爷爷讲述:“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4月10日,延安各界1000多人为老奶奶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为领袖的母亲开追悼会,这在我们党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毛主席送的挽联为:“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送的挽联上写的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这是对爷爷忠与孝的准确诠释。
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访问爷爷的时候问他:“你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爷爷说:“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间时,我没有端一碗水给她喝。”爷爷虽然没有像常人那样侍奉自己的母亲,但他却用另一种方式尽到了孝心。爷爷说:“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爷爷以他一生的奋斗,实现了对母亲的承诺,为我们朱家的家风注入了信仰的灵魂,并延续到我们这一代朱家人。
1969年我初中毕业后,在首钢当了名工人。但我一直想当兵。我跟爷爷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却遭到了爷爷的批评,说我是“见异思迁”。钢铁行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新中国成立后,爷爷去过20多次首钢,他希望我能够在这个行业为国家作贡献。他并不是反对我参军,而是反对见异思迁的想法。所以后来我拿到入伍通知后,他也没有反对,并找我谈了一次话。他说:“我希望你能继承我献身革命的思想,而不希望你追求有我这么高的地位。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专业、有门技术,比如你原来在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在那里有技术,接触社会多,学习的条件也好,可你偏偏要去当兵,我看这里多少有些其他因素……”“不要只想着当官,要像一个普通工人、农民、士兵那样,做一个干实事、对社会有实际贡献的人。”我到了部队以后,爷爷让秘书给我所在的连队送来了一批图书,并专门给我寄来当年北京市的高中课本,要求我抓紧时间学习,补上文化课,鼓励我做一名技术型、专家型军人。我按爷爷的要求,在基层工作时补习完了高中课程,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时,爷爷常对我说:“你不要老想着我这个家,我这里有组织上照顾,一切都好,要把精力用在学习工作上。”
1974年,我父亲不幸去世,爷爷忍着老年丧子的悲痛,要求我们:“不要因为去世了一个人,自己也倒下去了,这样不是共产党员。”
那年冬天,海军的领导考虑到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把在青岛当兵的弟弟调到了北京机关工作。弟弟回北京后,知道爷爷对孩子们要求严,没敢把实情告诉他,只说到海军某部帮助工作。两个月后,因弟弟经常回家看望爷爷奶奶,爷爷就把他叫到房间查问。弟弟见瞒不住了,就说了实话。爷爷又把海军首长请来,对他们说:“朱琦去世了,我有组织上照顾,用不着他。一个战士,把他放到大机关能干什么?他这么年轻,还是应该到基层锻炼。”他又语重心长地说:“谢谢你们对我的关心,但是我不要孝子贤孙,我要的是革命的接班人!”就这爷爷盖的被、穿的袜子无一不是补了又补样,弟弟接到通知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登上了离开北京的列车……
严以律己的崇高风范
在人们心中,爷爷是一位宽厚慈祥的长者,但在我眼里,爷爷十分严格,他老人家经常要求我们“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我们家里有个不成文的家规:“不准搭乘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
50年代,我家曾是中南海最热闹的大家庭。当年全家举债供爷爷上学,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为回报亲人,爷爷在自己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仍然省吃俭用,从老家接来了十个孩子来北京上学,以培养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为了让孩子们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延续朱家的家风,爷爷奶奶带领我们在中南海的住房附近空地开垦出一片菜地,手把手地教我们培土、施肥、间苗等,成为我们每周必做的“课外作业”。那个年代没有化肥,只能用粪便作肥料,难免会有点味道,影响环境。中央办公厅的领导很婉转地提了意见,爷爷知道后,亲自指导我们在施肥后盖上一层覆土,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到了收获的季节,爷爷奶奶会带领全家和全体工作人员一起会餐,共同享受劳动成果。
1962年,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有一次吃饭,爷爷奶奶专门安排了由马齿菜、野苋菜和苦苦菜组成的一桌菜,爷爷边吃边对我们说:“这菜苦吗?长征时我们连这样的菜都没得吃!现在毛主席领导人民克服困难,带头不吃肉,我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同人民共艰苦!”爷爷还决定,身边的孩子,能住校的、参加工作的、父母在京的一律离开中南海,到群众中生活。这样,孩子们按爷爷要求纷纷离去,家中只剩下我、援朝、春元、小兰四个孩子。后来春元、小兰上大学了,援朝住校了。只剩下我留在他们身边,使我有得以伴他们度过了“文革”初期那段艰难的岁月。爷爷平时在玉泉山办公,专门交代奶奶就带我们到中南海机关大灶食堂吃饭,一点儿也不许搞特殊化。
那段时期,我在北京实验二小上学,离中南海比较远。于是,我家和刘少奇、陈赓家合包了一辆三轮儿童车,是由普通的三轮平板车改装的,加上一个篷子遮挡风雨,由一位王师傅负责骑车送我们这些孩子上学。上小学四年级时的冬天,有一天风很大,王师傅怎么也蹬不动。没办法,我们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就下来推,到家时天都快黑了。看到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爷爷就问:“你们今天怎么回来晚了?身上哪里弄那么多土呀!”我说:“今天风太大了,王伯伯骑不动,我们都下去帮他推了一路。”为此,爷爷表扬了我们。然而当他了解到学校里很少有孩子坐儿童车时,为了不搞特殊化,让奶奶亲自去找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奶奶,然后两家一商量,决定不再让我们坐儿童车了。奶奶给我和哥哥买了月票,挂在我们的脖子上。就这样,我们和学校普通的孩子们一样,每天自己上学。
1976年7月,爷爷临终前,对我们后代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要做无产阶级”。几十年过去了,爷爷奶奶和父亲先后离开我们,传承我们朱家家风的责任落在了我们这一代朱家人身上。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朴素廉洁和勤俭持家的内容与形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其核心的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的儿子朱辰是“80后”,他出生的时候,他的老奶奶还健在,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所以我的儿子从小也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也受到了我们朱家家风的熏陶。比如,我们家吃饭的时候,一粒米、一点菜也不许浪费,这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意义,也养成了不浪费的好习惯。等他懂事一点,我就开始带他回老家、去老区、到革命博物馆等地参观,让他了解老爷爷老奶奶的故事,体会新中国一路走来多么不容易,让他懂得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我经常对孩子说,老爷爷告诉我,学到的本领应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想自己、想自己的小家,中国永远不会强大,中国梦永远不会实现。我们中国人特别是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必须愿意吃苦、甘心奉献,勇于担当,中国的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我们朱家的家风,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和千千万万个中国的家庭一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延续。我们将努力将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先生点评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成志明先生点评了朱和平将军的发言,他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能够延续到今天,尤其是从现代的角度,为什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这一批人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最后建立了新中国,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其他人,我们从家风上可以发现,任何伟大的人他的产生一定离不开他的家庭,而回过头来一代代如果能够继承下去的也一定是要依赖家风。今天很多人在谈到红色文化的时候,说得直接一点似乎不太理解,说得更直接一点有些人有些排斥,错,在中国文化中,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红色文化一定是我们一个非常核心的东西。我们不要说红色文化好像仅仅是一个历史,错!他有现实的意义,他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所以从家风、革命思想、哲学思想来看待我们红色文化,我们大家一定会感到这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宝贝,一个得以代代传承的精神力量。一个企业背后成长的力量是什么?成长的真谛是什么?中华民族成长的力量是什么?得以延续千百年的力量是什么?今天改革开放成功了,成功的力量是什么呢?在这里面有没有红色的力量在起作用呢?有!所以我非常感谢朱和平将军,你还应该多讲,那些看上去很久远的东西,其实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事例、每一件物件都在敲击着我们的心房,让我们在思考。通过您展示的这样一些让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能感觉得到家风,一种楷模式的家风,您让我们看到了,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尤其是作为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家风,这就是民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