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此次降准及相关操作,预计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降准释放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2018年前三季度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望顺利实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的同时,受短期和长期因素、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尤其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致使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11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减弱。
PMI回落的背后,是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家对市场前景信心仍不足。要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宏观政策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对此,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降准因应了当前经济形势,体现了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有利于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保持合理充裕,有利于有效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从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降准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创造了条件。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遇到的普遍难题。由于规模、风险等企业自身原因以及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偏好,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一直存在相当大的融资难题,这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更加突显。此次降准,再加上央行1月2日宣布调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自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这不仅为引导资金有效投入普惠金融重点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更好解决当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供了“真金百银”的资金支持。
降准并不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有所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既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又要注重定向调控,不搞大水漫灌,稳定宏观杠杆率,这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本要求。此次降准政策分两次实施,与春节前现金投放的节奏相适应;而且,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实体经济降成本。据此可以看出,此次降准具有明显的预调微调特点,尽管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但仍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并且,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搭配,形成合力,一道发挥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效果
降准加大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体现出我们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决心和信心。虽然当前部分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但中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目前6.5%的经济增速,依然高于发达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降准为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注入活水,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根据经济形势预调微调货币政策,是化压力为动力、实现更好发展的必要之举。这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有助于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对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起到积极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此次央行降准释放出的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为我们按照中央部署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抓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等今年重要工作任务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为实施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更多的施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