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韩振峰: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认真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先后完成了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历史使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古人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种革命虽然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但它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总体上基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但是,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仍然会形成某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对此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调整和变革,使之更加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古人云: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通过体制改革,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鲜活生命力,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

改革开放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执行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开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实惠。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磅礴无比的中国力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中国人民作为国家主人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900309亿元,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3.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说过,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当年,我们党之所以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实际上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

40年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我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正是由于我们党高高举起了改革开放这面伟大旗帜,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我们才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实践反复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4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各个方面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使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归根结底,就在于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大发展和大提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和故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和徘徊彷徨,而必须发扬“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革命勇气,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创造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的更大的奇迹。

(作者:韩振峰,系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增强教育自信”〔17JF00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