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应由独白转向对话

核心提示: 当前,我国生态意识培育面临着生态忧患意识不足、生态消费观念缺乏、生态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此,我们应以明白易晓的生态教育、通俗易懂的生态知识、灵活多样的生态实践等,消解独白式生态意识培育的种种弊端,使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由独白转向对话。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意识培育面临着生态忧患意识不足、生态消费观念缺乏、生态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此,我们应以明白易晓的生态教育、通俗易懂的生态知识、灵活多样的生态实践等,消解独白式生态意识培育的种种弊端,使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由独白转向对话。

【关键词】生态意识  独白  对话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对此,党中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部署。然而生态忧患意识不足、生态消费观念缺乏、生态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消费、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我国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仍有待提升

生态知识匮乏。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自组织功能和自我演化规律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运行规律,如果人类活动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负荷,就会出现环境污染、草原退化、气候变暖等问题。当前,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人忽视了生态系统的演进规律,盲目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许多不可逆转的损害。就当代中国而言,公众缺乏生态知识、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消费观念缺乏。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消费者,在衣食住行等活动中消费着各种自然资源。由此,在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代,消费已经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仍有一些公众缺乏生态消费意识,不能将绿色消费理念融入生活中。比如,一些人盲目追求奢侈消费、浮华生活等。

生态法治观念淡薄。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并加大了生态环境执法机制建设,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但是,仍有一些公众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认识不深刻,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生态维权。

生态忧患意识不足。公民多对教育、医疗、人口、就业等社会问题较为关注,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则较为不足。一些公民甚至认为,生态环境问题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与自己并没有太大关系。一些公民仅对影响自身生活的白色污染、雾霾天气等比较关注,对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枯竭等深层次生态环境问题缺乏了解。

以独白模式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存在哪些问题

独白是哲学、传播学、意识形态教育等活动中的重要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思想灌输式的教育、沟通以及信息传播方式。从教育学视角来看,独白是与传统社会、人格依附、思想封闭、刚性管理等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具有结论确定、方法单一、反复说教等特征。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必须要了解独白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

首先,培育模式僵化。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干部廉政建设等不同,是倡导性而非强制性的教育活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想灌输和强制约束并不适合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然而,在当前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过程中,一些部门仍以传统的政治宣传或普法教育等模式传播生态保护知识以及理念。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态知识宣传、生态法律普及、生态消费意识培养等,忽视了公众的情绪体验、心理感受、思维习惯,无法引起公众的共鸣,难以获得良好的培育效果。

其次,培育互动缺乏。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是一种以公众为中心,以生态知识和生态消费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在培育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公众的生态观念、心理期待、价值偏好、消费方式等,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公众的情感接受度以及认可度。然而,一些教育主体缺乏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不能从公众的现实状况、心理需求等方面出发,难以与公众进行良好互动,将公众变成了没有话语权和主体性的“他者”。这种缺乏信息反馈、对话交流以及情感互动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导致公众出现“与我无关”的心态,将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等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最后,培育内容抽象。在独白式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一些教育主体没有用公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导致生态意识培育难以获得公众的情感认同。比如,一些教育主体将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等作为生态意识培育的重要内容,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等,但由于培育内容过于宏大、高远、抽象,脱离了公众的日常生活,导致效果不佳。

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对话转向

对话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哲学基础的话语沟通方式和教育理念,也是与开放社会、自由平等、多元文化等相适应的理念以及模式。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应摒弃独白式的教育模式,将公众视为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构建以对话为中心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模式,在对话交流和双向互动中塑造公众的生态意识。

在对话沟通中促进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现代传媒理论认为,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是相互反馈、相互交流的关系,只有加强双方的信息反馈和思想互动,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实现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目标。所以,我们应推动生态意识教育理念创新,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生态意识培育理念,从公众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价值偏好、心理需要等出发,不断提高生态意识教育的互动性、开放性。此外,应构建自由平等、相互包容、对话沟通的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模式。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开展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引导公众就生态消费、生态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传播贴近大众生活的生态知识。生态知识、生态消费等并不是脱离公众生活的深奥理论以及抽象知识,而是与公众日常生活、消费活动等息息相关的感性知识。所以,我们应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解读生态理论,将生态知识转化为公众的生活知识、直观感知,提高公众对生态知识的接受度。比如,可以出版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普读物,制作环境保护教育的影视作品,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生态知识。此外,可以将生态知识、生态理念等转化为幽默、亲民的网络话语,拉近生态意识教育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开展多样化的公民生态意识教育实践。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中,公众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不断提升,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我们应开展以受众为中心的、多元化的、互动式的生态意识教育实践,在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中提高生态意识培养的质量以及效果。此外,应将现行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比如,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将生态意识培育渗透到旅游活动中。

(作者为河南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

【参考文献】

①邹庆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②李晨菲:《公民生态意识缺失成因及其应对探析》,《学理论》,2018年第4期。

③郭志全:《生态文明建设中公民生态意识培育多元路径探究》,《环境保护》,2018年第10期。

责编/孙渴    美编/于珊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独白   公民   意识   对话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