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别让消极与彷徨影响青年的未来

核心提示: 以“佛系”为主要表征的青年消极心态并非全是“洪水猛兽”,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程度划分。当前青年消极与彷徨主要表现在迷“路”、迷“梦”、迷“思”、迷“信”上。要从面向生活过程、完善服务供给、形成常态机制三方面着手,驱散青年消极与彷徨的“乌云”。

【摘要】以“佛系”为主要表征的青年消极心态并非全是“洪水猛兽”,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程度划分。当前青年消极与彷徨主要表现在迷“路”、迷“梦”、迷“思”、迷“信”上。要从面向生活过程、完善服务供给、形成常态机制三方面着手,驱散青年消极与彷徨的“乌云”。

【关键词】青年  “佛系”  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下的流行语境和大众感知系统中,“佛系青年”正成为青年消极与彷徨的代名词,其内涵与外延被无限扩充,以至于使“佛系青年”承载了过多超越其实质含义之外的负面意义。实际上,“佛系”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的戏谑性表达,其本身有着程度差异,不可一概而论。“重度佛系青年”将“佛系”视作消极应对人生的“麻醉剂”,安于平庸、“差不多”心态、消极应付是这类群体的突出表征,这种人生选择是我们所要竭力避免的。“轻度佛系青年”将“佛系”视作奋斗路上的“安慰品”,一边自嘲“佛系”以便纾解压力或降低对结果的预期,一边继续努力奋斗以实现自我价值。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的人生态度总是消极的、人生选择总是彷徨的,后者的人生态度虽有消极成分但总体上看是积极的。我们有必要对二者加以区分,采用差异化的方式引导青年,帮助他们化解消极与彷徨,找到获得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道路。

青年怎么了:当前部分青年消极与彷徨的几种表现

辩证地看,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共存于个体之中,构成了个体心态的两个方面。追根溯源,“迷茫”从来都不仅仅属于当代青年,个体在自身“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彷徨、迷茫等。在新媒体的炒作下,以“佛系”为代表的消极性话语逐渐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但这并不意味着青年就彻底“佛系”、完全消极了。我们有必要对当代青年消极与彷徨的突出表现及其主要特征进行辩证分析。置身于当代时空背景下的青年,确实表现出带有时代特性与个人印记相融合的消极与彷徨,这突出体现在迷“路”、迷“梦”、迷“思”、迷“信”四个方面,由此也反映出青年在面对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交互作用时所衍生出的困顿。

迷“路”,即青年对于自身发展道路的迷茫。其一,青年对人生之“路”的走向有困惑。诚然,个体的生命从来都没有固定的走向,对人生之路走向的抉择往往成为青年面临的困惑。有媒体调查表明,84.9%的受访青年表示,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会把他们的想法强加给自己。父辈的职业期许、专业的职业限制、个人的实际能力都会影响青年对“路”的选择。其二,青年对人生之“路”的走法有困惑。当“路”的方向确定后,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变成了困扰青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当青年模仿一些“成功者”的走法,或者按照社会约定俗成、最为可能实现人生目标的走法但却遭受挫折、失败之时,困惑、焦虑、彷徨便随之产生。其三,青年对人生之“路”的走势有困惑。青年在选择职业以及人生发展方向的过程中,难免涉及到对于人生选择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例如,有些行业虽然一时热门但并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空间,有的行业虽然冷门但发展前景可观。进而言之,道路发展趋势的难以把握与青年成长的不确定性交互作用,迷茫与彷徨等消极情绪便由此滋生。

迷“梦”,即青年缺乏实现梦想的意识与动力。其一,青年追“梦”的自觉性不足。梦想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上或纸面上,而要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来实现。但是,部分青年缺乏追求梦想的内在自觉性,不能很好地将自身梦想外化于具体行动中。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觉性的缺失,会使青年意识不到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联结,不能将自身的追梦过程融入整个国家梦想实现的进程中。其二,青年找不准圆“梦”的途径。在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能力、自我认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些青年陷入了找不准实现个人梦想路径的焦虑中。例如,有的青年由于学历不高等原因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有的青年由于学历较高而挑剔工作等。其三,青年寻“梦”的驱动力不强。个体的梦想由外力驱动是不可能持久的,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在驱动机制加持。但某些青年在社会评判标准的驱使下,选择了热门专业但却疏离了自身梦想,符合了社会期待但却疏远了自己的内心,在这种内在与外在矛盾的作用之下,青年的疲惫感也随之而生。

迷“思”,即青年的思考能力与思维水平缺位。其一,青年不善于“思”。某些青年不善于思考,原因在于其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有所欠缺。由此,在面对一些人生选择时,这些青年便会感到焦急无措,不能全面、理性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其二,青年不愿意“思”。在生活中,某些青年会将自己思考的权利主动让渡给父辈、师长、朋辈等,这突出体现在“父母包办”“跟从他人”等方面。少数青年让别人代替自己作出人生决定,对自身未来思考不足或思考不够深入。其三,青年不容易“思”。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环境、习惯等因素,青年会形成某种思维定势,认为某件事情就应当如何做,或被环境影响某件事情只能如何做。由此,许多青年会产生满足于现状的心理状态,更为长远或更为深入的人生规划明显不足。

迷“信”,即青年的理想信念出现一定的危机。这里的“信”并非指封建迷信,而是指理想信念,迷“信”表明当前青年在理想信念上存在困惑。其一,青年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不够深入。部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一知半解,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历史的深度与生活的温度来认识与把握理想信念,仿佛形成了一种理想信念远离生活、束之高阁的疏离感。其二,青年对理想信念的理解有所偏差。有的青年基于一些负面社会现实,对理想信念的价值与意义产生了怀疑,乃至于对理想信念本身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这种基于局部现实的理解偏差对一些青年产生了消极影响。其三,青年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有所弱化。基于对局部现实的怀疑以及对理想信念本身认识不深刻等情况,一些青年的理想信念呈现出弱化的倾向。“佛系”心态实际上是一种避而不谈理想信念的犬儒心态,背后体现的就是对理想信念的自我放逐、自我回避。而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这种心态会被进一步强化。

为何“佛系”:青年消极与彷徨的根源探寻

“佛系”确实带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成分,在网络的放大作用下,似乎成为了对一代青年消极与彷徨的诠释与表达。实际上,“佛系”仅仅只能被视作一种标签化的表达,我们并不能将其套用到当代所有青年身上,更不能简单认为所有青年都彻底“重度佛系”了。探寻青年消极与彷徨的原因,我们要从认识根源、现实根源与心理根源三方面进行分析。

认识根源:青年对人生发展选择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阶段性迷失。这种阶段性迷失的认识根源在于“落差感”的产生,即青年对人生设想与自我价值的“应然”展望与“实然”境况之间产生了落差。其一,预期认识的“落差”。许多青年在设定目标时,存在或无意识或有意识“拔高”目标的情况,存在对目标本身深浅不一的认识。其二,自我认识的“落差”。目标的实现对目标实现主体有着能力上的多维度要求,但某些青年不具备特定的能力或能力有限,或对于自我认识过高都有可能导致此类落差的产生。其三,他者认识的“落差”。少数青年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团队合作精神有待加强。例如,一些初入职场者往往具有一种被忽视感,认为他人冷漠或做事不合乎自己的心意,这正是一种他者认识落差的表现。其四,社会认识的“落差”。一些青年久居“象牙塔”,对社会的认识不全面或有所滞后,导致个人能力与社会要求有差异、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有偏差,这种偏差在步入社会后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落差”。

现实根源:青年对社会、家庭与朋辈压力叠加的选择性逃避。从心理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可以内化为个体的动力,但压力超出一定限度反而会成为阻力。从压力的来源来看,当代青年面临着社会压力、家庭压力、朋辈压力多重叠加的境况。其一,社会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对于个人的评价、要求以及社会竞争的程度,加之媒体的推波助澜、“毒鸡汤”的盛行,社会压力氛围由此生成。其二,家庭压力主要来源于家庭成员对青年的期许、要求、规划等,“家庭传承”“家族荣耀”等评价性标准给许多青年带来了压力。其三,朋辈压力主要来源于优秀朋辈。许多青年会将“优秀”朋辈视作自己难以企及的“天花板”,而这种对“优秀”的不可企及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三重压力叠加的情况下,许多青年会选择性地逃避这些压力,或有意识地缓解这些压力,也就产生了自嘲“佛系”或情绪消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根源:青年对群体性标签的无意识认同。首先,“佛系”“丧”等群体性标签广为传播。在新媒体的推波助澜下,“佛系”等标签的盛行,一批“10万+”网文横空出世,一度在网络上演变成青年的群体狂欢。其次,青年基于自身的感性认知,对这些群体性标签产生了共鸣。“佛系”标签与青年本身产生了共鸣,即一些“佛系”的表征在青年身上或多或少有所体现。但是,“佛系”标签并不一定真正符合每一位青年的真实情况,并且青年对“佛系”的共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这一标签的感性认知(未经进一步理性反思)与追求群体认同导致的。最后,对这些群体性标签的共鸣成为部分青年的集体无意识。当“佛系”变成了青年的集体无意识,就会变成青年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话语表达,也就制造了一种青年都“佛系”的假象,但这与许多青年的真实状况是不相符合的。

驱散彷徨的“乌云”:青年消极与彷徨的消解之道

诚然,不论是对“佛系”等标签的程度区分,还是对青年消极与彷徨心态的解读,并非要为“佛系”人生开脱,更不是说“佛系”无害,而是表明我们要从更具针对性、更符合青年真实面貌的视角来找寻引领青年的正确道路。

面向生活过程:深入分析与对接青年的现实需要。分析与对接青年的现实需要是化解青年消极与彷徨的前提条件。一方面,以大数据为切入点,通过大数据分析、抽样调研等方式对青年心理状态进行宏观分析,把握青年在学习研究、就业发展、社会保障、生活服务等方面的整体性需要,了解青年群体的消极与彷徨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以便为对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知乎等APP的互动,通过线下的一对一、多对一交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衔接,进而深入了解与把握不同青年的差异化需求,针对青年消极与彷徨的不同心理发生机制,以更加精准的方式为每一位青年成长成才服务。

完善服务供给:全方位提供支持青年成长的服务体系。其一,学校要结合青年消极与彷徨的表现、特性,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更多人生规划、理想信念、心理疏导等引领性元素,提供更加专业、科学、有效的课程指导。其二,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引领效应,制定与青年期待相对接的榜样人物宣传方案,以榜样人物的典型事例为彷徨消极的青年打开一条人生的新通道。其三,有关部门与学校要在社会实践方面投入更多人力、财力,加大对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社会调研、公益服务的支持力度,打造普遍化和精准化相结合的实践培训服务,使仍处在迷茫中的青年获得更多的服务支持。

形成常态机制:以定型、稳定的制度来驱散青年的消极与彷徨。其一,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团组织、政府、高校、企业的常态化协同机制,不同主体聚焦不同方面,构建起全方位覆盖的工作网格,切实解决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回应青年发展的多方面需要。其二,形成“个性订制”的引领机制。要针对不同青年的个体特性、现实诉求,为每一位青年精心打造成长方案,在青年遇到各种问题时都有“一对一”的问题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减少青年的消极与彷徨情绪。其三,形成“适度容错”的发展机制。为青年学生提供自由、宽松、舒适的社会氛围,建立“适度容错”的发展机制,不“揠苗助长”,鼓励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从事学术研究、创新创业工作等,在青年学生陷入迷茫时及时予以方向引导、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

(作者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潘一坡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超八成受访青年直言:父母把想法强加给自己》,《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27日。

责编/赵橙涔    美编/李月敏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青年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