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核心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传承,需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华,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传承,需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华,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文化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已经融入到全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连接每个中华儿女的纽带。新时代,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具有正能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崛起和发展的坚强基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积极健康、科学向上的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能够指引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其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激励全国人民不断前进的重要源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借鉴人类历史的优秀成果,得到了丰富发展,具有了更加鲜明的时代特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体现着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民族发展提供了生命力和凝聚力。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频繁的文化交流,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由此,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保持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创新与融合,这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始终保持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传统文化要进一步适应时代要求,实现文化内涵的丰富完善。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对于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地搞历史虚无主义,也不能照抄硬搬地搞复古主义,理性传承和创新发展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软实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文化传承要始终坚持革旧立新,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我们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思想的相互融通、兼蓄并存,为人民提供了精神指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国情。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反映了中国的发展历史,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立足世情国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前,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一些人民群众的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涌动。因此,立足国情实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之路,是当前我国进行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了全民族的文化价值追求,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保障文化基因的延续。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既要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要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既要尊重传统,又要不断创新;既要立足于国内社会发展,又要着眼于世界的各种新变化。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宏伟目标,融入文化传承中,不断与时俱进。

总之,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既要尊重传统,也应创新传播,要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不断凝聚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

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新时代,我们应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应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认识,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价值取向等,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复古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切实保护好特色文化遗产。一方面,要加强对经典古籍、历史文物、传统习俗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及时总结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面向现代化和未来发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具生命力。

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文化传承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民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我们应通过学校教育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比如,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专门课程,进行普及化传播,使广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之中,激发民众对历史和文化的热情,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传播。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的最新成果。我们要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协调统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为石家庄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郭颖、余梓东:《用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②杨英军:《坚定文化自信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党史博采(理论)》,2018年第5期。

③王学伟:《现代价值观念: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中州学刊》,2016年第7期。

④王四达、董成雄:《从“文以载道”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凝练与体系开展》,《哲学研究》,2016年第3期。

⑤邓晓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学还原》,《哲学研究》,2016年第9期。

⑥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责编/孙渴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
标签: 传统文化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