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治理要闻> 正文

“三个转变” 助推脱贫攻坚加速提质

扶贫脱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涵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具体工作中,既不是单纯的给钱送物,也不是简单的产业扶持,还应包括贫困群众的思想引领、观念转变、精神激励、习惯养成等很多要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蔚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更加注重脱贫质量,更加注重稳定脱贫,更加注重分类施策,更加注重精准落实落地,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举全县之力推动实现扶贫方式的“三个转变”,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精准脱贫从根源找原因

蔚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最南端,太行山西北麓,总面积3220平方公里,下辖11镇、11乡、1个林场。2018年以来,蔚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认担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精准脱贫,首先要找准致贫的根本原因。蔚县脱贫领导小组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调研和深入认真的分析。从横向来看,地区贫困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就草沟堡乡白庄子村而言,白庄子村距离蔚县县城63.5公里,处于高山地带,被万亩大山阻隔,农业基础条件极差,是全县著名的深山村。白庄子全村336人,在2017年“回头看”之前有74户12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为老弱病残,长期闭塞且贫穷的生活使部分群众失去了希望,严重缺乏脱贫内生动力。从纵向来看,代际传递严重阻碍了脱贫的实现。

当然,无论是横向原因,还是纵向原因,其实都存在着必然的相互关联。自然条件差导致经济落后,经济落后导致教育缺失、文化滞后、观念陈旧,教育缺失导致发展动力不足、思路狭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没产业、没动力、没办法、没能力。

致贫的根本脉络理清了,还要明晰脱贫的主体,这样才有利于辩证施治、照方抓药,实现更精准的脱贫。扶贫的主体是扶贫干部,扶贫是全体扶贫干部的责任和使命。长期以来,蔚县的扶贫脱贫工作忽略了脱贫主体是谁这个重要问题,多年来“剃头挑子一头热”,结果仍有好多贫困户有活不干、有钱不挣,不但生活贫困,而且精神贫困,生活态度麻木消极。真正的脱贫主体不单单是贫困户本身,更重要的是思想。如果不把贫困户动员起来,让贫困户有“我要脱贫”的意识,就永远不可能持续稳定脱贫。所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非常关键,只有帮助贫困群众在精神上翻身,才能让“口袋”与“脑袋”同时富起来。

推动“三个转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简单来看,扶贫工作就三个字,一是帮、二是扶、三是带。帮,主要针对一部分“没项”的群众,即各种生产要素都没有的人,既没资产、资本,也没劳动能力,包括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扶,主要针对一部分“缺项”的群众,即生产要素中缺资本等部分要素,也就是扶他们到起跑线的问题;带,主要针对一部分“没思路”的群众,虽然基本具备生产要素,但不懂市场、经营和发展规律。除了这三个字的基本方法之外,扶贫干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最大量的、最需要智慧的,也是最艰难的工作其实是“扶志”,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明确了扶贫思路,蔚县县委县政府结合蔚县实际,积极探索具有蔚县特色的精准扶贫路子,推动实现扶贫方式的“三个转变”,即从“穷将就”到“爱讲究”、从“帮款物”到“扶精神”、从“懒得干”到“争着干”三个转变,从根本上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首先,启动了“洗手洗脸”工程。蔚县大南山深处的白庄子村,有的村民们一年不洗衣,有的几年不洗澡,“穷将就”的思想根深蒂固。针对这一问题,蔚县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实施了“洗手洗脸”工程,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河北义工蔚县志愿者们主动入户帮助引导贫困老人洗手洗脸、洗衣、理发、打扫屋内院外卫生,让脱贫工作从贫困户干干净净的正常生活开始。在切身体验到干净舒适的生活后,村民们都自发行动起来。该村还建起了“孝心浴室”,引导群众以孝敬父母为前提,换取免费洗澡资格。同时,村里自发成立了一支21人的“爱心照料服务队”,定期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留守老人洗衣打扫,帮助村民解决各种小问题。

其次,开展了“自强做人•自立做事•讲诚信•懂感恩”大比评活动。白庄子村在全村范围开展“四星四户”评选活动,通过正反向评比获取小星星的方法,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安贫可耻,勤劳光荣”的观念。西窑头村与爱心机构北京太阳村携手,建起了“爱心超市”,通过设立发展脱贫产业、参加公益活动、孝老爱亲、整治环境卫生等11项具体积分指标,引导群众积极获取积分、免费兑换奖品,让他们也有了自己愿意做的事。目前,全县26家爱心超市开门营业,有效调动了贫困群众改变陋习的积极性。

第三,积极推行了“吃派饭”行动,缓解群众对走访的排斥情绪。通过吃派饭,驻村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个人意愿掌握得更加详细,在制定扶贫措施、把握工作方向上更加细致到位,还通过与村民一起做饭吃饭、刷锅洗碗,让驻村干部和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了,在饭桌上彼此可以聊的话题更多了,相互之间的信任也更加深了。扶贫干部通过碗碰碗、心贴心的交流,收集贫困户各类意见建议等微心愿2万余条,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地为贫困户办实事达1800余件。

第四,开办了“道德大讲堂”。西窑头村定期举办“道德大讲堂”活动,通过唱一首歌曲、看一部影片、讲一个故事、诵一段经典、学一门礼仪、作一番点评的“六个一”举措,组织群众学知识、改陋习,帮村民重塑价值观,系统地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习惯。目前,全县挂牌80余个村级“讲习所”,46个村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第五,全面推行双向积分考核。孟家堡村光伏电站项目每年稳定增收75万元,收益持续20年。为调动村民自主脱贫的积极性,该村从道德建设、村容村貌、脱贫攻坚等方面实行积分考核,并根据最终积分换算兑现金;每月为75岁以上老人发放补贴;为未享受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减免的农户购买医疗保险;分批次对村内考上大学的学生实施奖励;对照脱贫标准,为未达到脱贫标准的人员补差。《“双向积分•美丽家园”管理实施办法》既实现了光伏收益的和谐分配,又激励了村民共同为乡村振兴出力。

这些做法有效推动了蔚县贫困群众从“穷将就”到“爱讲究”、从“帮款物”到“扶精神”、从“懒得干”到“争着干”的三个转变。另外,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也激发了扶贫干部的内生动力。

精准扶贫要因人而异,摸准脉络精准施策

精准扶贫最根本的方法是要因村而异、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去施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必须一对一地开展工作,每个贫困户都是脱贫工作中的“VIP”。

蔚县各驻村工作队拿出“绣花”功夫,认真对照每个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拉关系、找项目、聚资金、搞产业,想方设法带动贫困村民一同致富。其中驻蔚县西合营镇的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因夏季种地导致百姓家中无水这一实际情况,认真谋划,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实施引水入户工程,解决了当地3000人吃水困难问题;蔚县西上碾头村针对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状况,谋划实施了农田抗旱灌溉项目,项目总投资130万元,其中争取水利投资115万元,铺设输水管道9100米、扬水站工程一处和电力配套工程等,在2018年上半年已完工,共发展抗旱灌溉面积1000亩,切实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

如今的蔚县,已经摸准了适合蔚县的精准扶贫脉络,理顺了精准扶贫思路、把握了精准扶贫方向。2018年以来,蔚县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蔚县未来的精准脱贫工作之路,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作者为中共蔚县县委书记】

责编:杨 阳 / 蔡圣楠

责任编辑:李鲁杰
标签: 攻坚   助推   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