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彦暄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早春的二月,破五送年,在短暂的归乡重聚、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之后,又迎来了新的忙碌。有的人田间耕作,有的人开业迎客,有些人重回课堂,还有些人已然踏上了异乡的征程……
有人说,7天的假期让春节太过匆忙,也有人说,发展的太快让我们淡忘了过年的味道。的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日益频繁,使得春节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不少变化,“年味儿越来越淡”不仅成为了人们的“共鸣”,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焦虑。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蒸枣山;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去买酒;年三十,吃饺子;年初一,躬脊儿……”从曾经满满的仪式感到如今的匆匆而过,从鞭炮齐鸣、收看春晚到禁放鞭炮、全民红包,浓浓的年味儿似乎在悄然间与我们渐行渐远。
何谓年味儿?也许在陆庆屹所执导的纪录片《四个春天》中可以找到答案。阖家围坐火炉边共看春晚、抽空带父母旅行丽江、兄弟姐妹回家陪父母共度金婚、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送别……年味儿,既是一种节日礼俗,更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情聚就是“年”,情浓味儿才浓。
变的只是方式,不变的是精髓。许多人都在感叹中国年俗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到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微博拜年等,年俗跟着时代而变迁。但是春节的精神却并没有变,那就是“团圆、祝福、祥和、感恩、憧憬”。从农耕文明的小圈子交流到市场文明的信息化交流,人们通过这个团聚和热闹的节日,实现平日里难以实现的信息互换和感情互动。
从央视春晚单向传播到全民参与多元互动,从齐聚家乡走亲访友到天南海北家庭旅行,从昔日的观灯舞龙到如今各具特色的“春节+”活动等,看似“变淡”的年味儿,实则却是在不断地“加法”中日益丰富充实。固有民俗文化活动应结合时代审美需要,与当代生活相适应,加以适当创新和发展,有破有立,有扬有弃,这本就是春节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
2017年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著名民间文艺家郑一民表示:“有人说年味淡了,那是因为当代人生活富裕了,国民整体文化素养提高了,对年的期冀更高更多了,传统的各种年俗文化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而发出创新的呼声。”
对年味儿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变迁。年是什么?在曾经贫穷时代是物质上的满足,而今衣食无忧,自然转为了精神上的满足,年味的变迁正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故而,以新的眼光来看待和认识春节,才能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唯有顺应规律、创新年俗、继往开来,才能让春节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其文化精神不变,才能让春节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