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教育参阅 > 正文

提升教师素养 彰显数学魅力

作为一线教师,三尺讲台是我们乐于耕耘的田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是我们辛勤劳作的动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甘于做一个辛勤耕耘于教育事业的孺子牛是我们心灵的渴求。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我们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我们自律的信条。我们始终坚信不懈努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专业和行动彰显数学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

多措并举     提升教师素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深知双肩责任重大,所以教师们都在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学校鼓励教师队伍发展形成阶梯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开学初期举行拜师仪式,新教师郑重地向骨干教师实行拜师礼,建立师徒关系一帮一,师傅毫无保留地把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新教师,徒弟认真谦虚地向师傅请教。师带徒的成长方式使新教师在教学上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为教育教学工作贡献力量。

备课时,骨干教师耐心地指导新教师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发挥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如何利用学科整合,如何指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等,都悉心地与年轻教师们讨论交流整节课的每一环节的设计。在课后,大家交换想法,在交流和探讨中进步,每次教研课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骨干教师示范做课,数学组利用教研会议时间进行集体研讨,大家出谋划策分析设计内容,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再实施于课堂中进行展示,集体听课。发挥优势,一人做课,大家帮忙,形成集体受益的良性循环。

此外,针对课堂中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探讨,尤其在学校教研活动之后,教师之间进行倾心交流,经常座谈,交换教学感受和最新的教学方法,相互学习,真正达到了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领导亲自带队去上海等兄弟学校观摩学习;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一些教师走出学校,到首师附小、人大附小等学校听课研讨;参加教研员教学教材分析讲座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充电,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专家引领助发展,自我审视促提高。学校邀请吴正宪、夏宝霞等特级教师、专家走进学校,提出宝贵且专业性价值极高的建议和指导。数学组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活动,教师们针对教学的本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整体专业素养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着眼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身的内涵发展,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数学老师珍惜各种机会,着力提升自我。在备课中,我们从培养“能思会问、笃行晓理的海棠少年”的角度分析,对于每节课的设计都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真思考,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把握学科特征      凸显数学方法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比如,在探索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时,学生经历了交流算法多样性的过程。但对于他们来说,列式不是难点,最难把握的是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这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数学组调研后发现:通过借助直观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点子图具有很好的辅助学习功能,课上引导学生借助点子图,把列式转化为直观的模型,学生豁然开朗了。

学生在数学实践课上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

学生在数学实践课上进行探究性合作学习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实用的思想方法。如果只让学生对着数字看算式,他掌握的就是每步怎么算的过程,也就是机械的记忆,再通过不断地复现产生了条件反射,学生表面看似会用竖式计算了,究问其每步的意义时,学生哑然。模式化的教学固然在效果上快而有效,但是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却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把竖式过程每一步与点子图对应,找到每一个数是怎么来的,与竖式相对应,更能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对后面“0”占位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充分体会竖式的创造过程,同时在算理的基础上理解算法,而不是让二者孤立,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了更长远的作用。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这样的数学课才能更加凸显数学味。我们学校数学课堂,长期为学生提供自己思考和支配的时间、空间。看似简单的计算教学,其实不容易,让学生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是数学课的本质。

强调知识的综合性    科学整合数学知识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这就需要借助两个渠道:第一,平常的数学课堂,这也是主要途径,贯穿一个人所有的学习阶段。第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个新型的学习模式,也将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变教为学”的体现。

长度、面积、体积这三个概念都是对图形的度量:长度是对一维空间图形的度量,面积是对二维空间图形的度量,体积是对三维空间图形的度量。这三种度量的基础都是直线段的长度,即度量的基础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鉴于此,学生在学习周长的认识时,我们数学团队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单元整合。以数学实践课的形式,让学生探究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规则与不规则图形中,既掌握了所有图形周长的计算通法(所有边长的总和),也发现了特殊图形周长计算的简便方法(相同长度的边变加为乘),更学会了建立两种算法之间的联系,揭示数学本质。方法是不同的,但数学的核心是一致的,这是整合的基础。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体积上有面,面上有线,线上有点。由此看出,点线面体,相辅相成,决不能断章取义只谈其一,更不能完全切断它们的联系,建立概念。数学知识间的整合,离不开知识的综合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它需要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我们数学团队一直致力于利用学校绿色科技教育资源,挖掘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数学感受。

数学和植物,有着很多的联系。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在植树中的应用;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等。课题的所有内容,都是自己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植物课程编写,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惊喜地发现,在身边的植物蕴含着如此神奇的数学奥妙。学生们在数松塔、数花瓣的活动中,亲近大自然,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同时,在数学实践课程的安排上,设置了丰富的数学活动。其中包括动手类的折纸活动、拼版文化感受、立体图形的制作、欧拉定理的探究,以及人文类的走进数学家、数谜、莫比乌斯圈、斐波那契的认识等内容。在多姿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乐趣,更让学生拥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敏锐观察力。

数学的学习脱离不了生活,数学的认识也离不开动手实践。我们整个数学团队,把做中学、乐中学作为数学教育重要的载体和理念,希望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感受生活的美,更能受到数学思想文化的熏陶。

(作者分别为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数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责任编辑:李盟盟]
标签: 素养   魅力   数学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