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201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年来,我们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40年来,中国共产党破立并举,改革开放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思想和制度支点,撬动了至今仍在持续的历史性前进。今天的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书写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壮丽史诗。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站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头,我们不曾忘记,在抗日战争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革命之时,在举国上下救亡图存、求强思变的奋斗之际,无数前辈先贤勇担民族大义和强国使命,铸就了新中国的荣光与梦想;我们不曾忘记,巍巍太行红旗招展,教育强国歌声嘹亮,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之下,从西柏坡几间简朴的校舍开始,北京市育英中学星星之火就此点燃,用神奇的火种谱写了燎原的教育史诗,踏上了一代代育中人追求真理、教育强国的梦想之旅。
始建于1948年的北京市育英中学,诞生于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1949年学校随党中央机关迁入北京,由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任名誉校长。1958年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即现在的北京市育英中学。建校七十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在西柏坡精神的根本指引下,践行“尚红勇进,焜德常青”的育人价值,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而负责任的公民”为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品质,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成为海淀区示范性高中校。深冬的北京,寒风凌冽,而在北京市育英中学的校长室暖流涌动。徐素霞校长那温和而有力的声音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革命旧址语重心长地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我们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赶考路”也远未结束,我们一直在路上!那么,今天请让我们一起跟随徐素霞校长去领略感悟育英中学培育时代新人那坚定而有力量的“赶考”步伐。
尚红:光荣与梦想——红色之传统
西柏坡下,丛林莽莽;滹沱河畔,红旗飘飘。1948年,在旭日之光照亮中华大地的前夕,一所与共产党命运休戚与共,一所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学校——育英中学的前身“中央供给部育英学校”由此诞生,以亚圣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中的“育英”二字而得名。她自西柏坡几间简朴的校舍开启为党和国家培养革命后代的光荣使命,随后紧跟党中央的步伐进驻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成为北京教育百花园中一支早春绽放的红梅,把红色传统深深地植入学校的骨髓。
红色,是育英中学浑然天成的文化基因。1947年,中共中央的部分领导同志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离开延安,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展工作。随同中央工作委员会转移的中央供给部(现中直管理局),还负责带领着一批“公家的孩子们”。为了解决这批孩子们以及不断随父母单位从延安等地来到平山的中直机关的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中央决定在西柏坡附近的下东峪村办的中央供给部小学基础上建立一所小学校。把当时学校的几间房屋,稍加修缮,充当教室、宿舍,定校名为“中央供给部育英学校”。1948年11月21日,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1949年1月,北平(今北京)宣告和平解放,全校师生也在当年4月初乘着大卡车进入北京。学校也改由中央办公厅直接领导,改校名为“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学校”,由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同志任名誉校长。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尚昆同志的心中一直怀着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梦想,致力于在革命实践中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教育事业。杨尚昆同志自1931年从莫斯科大学学习回国后,毅然投入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杨尚昆同志在西柏坡时期,不忘给予当时成立的“中央供给部育英学校”关怀和照顾,在繁忙的战事中,常来学校看望师生。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杨尚昆同志亲自选址,将海淀区万寿路作为办学新址,学校正式迁往北平,开启了育英中学的新征程。那时,日理万机的杨尚昆同志对学校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关注,对学校持续发展寄予了极大的期望。严冬之际突然来寒流降温,他都会亲自到学校去看看,亲自过问孩子们的冷暖。
育中学子西柏坡寻根之旅
领导的关怀深深鼓舞了在艰苦环境中成长、顽强作风中办学的育中人。而领导的教育情结更是深深感动广大师生,在伟大革命实践中孕育教育强国之梦想,成为育英中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精神价值追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罗淑蓉老校长带领全校师生攻坚克难,填坑修路、平整操场、建设校舍、组建球队,给师生以美好而稳定的校园,搭建起育英中学腾飞的雏形。老校友们回顾起来常常感慨万千:“育英中学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学校,而且能够不断发扬老传统、创造新光荣。当时,在罗淑蓉校长的带领下,师生们精神状态极其好,学习气氛特别强,个个争先进,事事走在前。还有我们办学初期的那座‘红砖楼’虽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那是育中的起点,曾培育了二三十届学生,曾出过许多优秀人才,曾为育中留下辉煌。红砖楼虽然已经无影无踪,但却永远记载在育中的历史上,老育中人心里永远不会遗忘!”在随后的办学实践中,育英中学更是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作为己任,让全校师生在“红色熔炉”的浴火淬炼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书写着育中人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