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团队建设,我想起了西班牙还在建设中的“圣家族”大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至今已经建了134年,其建设像接力棒一样被不同的设计师传递。虽看得出时代差异,却始终不改它宏伟魔幻的风格,成为令人瞩目的世界奇迹。我理想中的团队建设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建设中贡献自己,成就整体的辉煌;也在建设中成为自己,表现自己,实现个体的价值。北京市育英中学语文教研组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在建设中走向卓越。
薪火相传 打造优质团队
育中人有着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秀品格。自我到育中二十年来,从前两任语文组长身上看到了这种品格:董力强老师精益求精、无私包容,胡冬老师勤恳敬业、严谨睿智。从更多已退休的老教师身上看到了这种品格:王启禄老师、陆永明老师、祁万荣老师、王竞芳老师……他们严于律己、踏实做事、求真做人。一代又一代育中人就是这样薪火相传,把严谨的学风、踏实的作风不断延续传递,交到我们的手中。
如今的育中语文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美美与共的优秀团队,每一位教师都是不可替代的优秀个体,以高中组为例:有人文素养丰厚、教学风格鲜明的李慧琴、吴京燕、耿红曼、刘庆会老师,有思维敏捷、充满活力的蒋玲、刘晓新、张敬、张琳琳老师,也有锐意改革、好学深思的吕晓冬、施雯雯、张文军老师。语文组还包含着一个个富有特色的小团队,他们由久耕杏坛的老前辈与敢于创新的年轻人共同组成,以初中组为例:有乐观向上、团结和睦的初一备课组,温馨和谐、积极进取的初二备课组,求真务实、和谐奋进的初三备课组。语文教研组每一位教师都辛勤耕耘于三尺讲台,努力播撒美与善的种子,精心浇灌、培育出一片精神的绿荫。
北京市育英中学语文教研组团队
为了让语文组在今后的发展中日趋卓越,我们致力于构筑梯队进阶式培养模式,对年轻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引领;定期举办教研交流会,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集思广益来博采众长,通过百家争鸣来提炼个性。力争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效率、高契合度的优秀队伍,不断创造出斐然成绩。
精研精教 践行课程改革
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组也开展了广泛的改革。首先,我们以课题为依托,在课题研究中践行改革精神。我们自主开设或参与的课题有:《主体教育视野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初中作文序列化教学研究》《基于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新课标背景下,以名著精读促进学生鉴赏与写作能力的实践研究》等国家、市、区级课题。在以研带教、以教兴研的双向促进中,推进我校语文课程改革。
其次,凭借各方助力,优化课堂结构。如,我们邀请市教科院专家作报告、听评课,在与专家深度交流的过程中,自觉审视课堂,反思教学,加强实践,努力打造优质课堂。又如,我们积极撰写课堂教学论文、随笔、案例,每年均有多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在校方助力搭建的平台上,老师们各展风采,研究课、比赛课频频获奖,近三年的市教学设计大赛中,就有施雯雯、满雪静、张文军三位老师斩获一等奖。
更为可贵的是,一部分教师自发自觉地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2015年,施雯雯、吕晓冬、刘庆会、张文军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新学情,尝试把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专题化学习”,即摆脱单篇、单元教学束缚的新型教学形式,开启了我校语文课程建设的新征程。老师们在没有教材,全无借鉴的情况下趟出了一条新路,用两年时间,整合了数十个专题,初步形成体系,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专题化学习”主要实施过程依次为:明确专题目标,选准阅读立场,精选阅读材料,制定问题预案,系统指导阅读,强化读写关联。整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评价方式,意图更真实全面地考核学生,评价教学,引导改革顺利前行。通过这一轮的改革,老师们惊喜地发现,“专题学习”与新课改背景下的“任务群”学习方式一致,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迈出实践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
目前,在集全体语文教师之力精心筛选、谨慎论证后,一系列特色专题已经或正在形成:鲁迅专题研究、“名著导读”之《红楼梦》研读、“史传文学”研读、唐宋散文与文化现象、古代诗歌鉴赏与研究、文化经典研读、戏剧展演与研究、“姓氏文化”专题研讨、演讲与辩论等。
随着校本化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研组还编辑了一系列校本教材,包括《史传文学》《风流人物》《美文精读》《小说选读》等,还包括初高三复习所需要的文言、诗歌、散文阅读等练习册。这些教材汇集了全组教师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学习素材,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校独具特色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体系。
在践行教育改革之路上,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迎难而上的勇气,百花齐放的智慧,留下了不断探寻的脚印,努力奋进的身影,成就育中校园别样的美丽。
群策群力 落实立德树人
《法言·重黎》中说道:“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为了更好地在大语文观的视野下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制定并完善了富有语文特色的育人策略。
首先,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深刻体现新时代教育观。以阅读教学为例,在教学之初,我们时时考虑以下问题:学生会怎样读,学生应该读出什么,学生会有什么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障碍此外,我们会给出专题阅读的整体目标,引导学生确定自己个性化目标,尽量让他们通过充分阅读和小组讨论,自主解决问题,老师则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给予及时的方法点拨。以上策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展兴趣,锻炼思维,形成能力,以求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其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任务中、在情境里学习,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此,我们大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激发、调动学生兴趣,使他们以活泼的方式学语文、用语文,从而综合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我们一直坚持“双线并举”策略,一条线是以读整本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一条线是以朗诵辩论为主的表达型活动;此外,再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穿插其它活动形式,如初中的“飞花令”“作文周”“循环日记”,高一高二年级的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话剧演出、“汉字英雄”、成语大赛等。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及与之相生相伴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收获:“书香燕京征文活动”让学生尽情抒发对经典文化、社会生活的热爱;“叶圣陶杯作文大赛”让学生纵展才华,实现自我,他们屡屡斩获特等奖、一等奖,部分佳作还被收入《优秀作文选集》……
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理念的理想课堂。作为语文老师,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生活,关注文化,思考人生,思考民族命运,在写作中抒发真情感,表达真思想,提升对美与善的认识,确立青年之于家国的责任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立德树人”是百年大计,语文教研组教师群策群力,深研探究,力求“掬得满庭芬芳”。
语文组的建设还在进行中,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它更成熟一点,再完美一些。如此,我们才对得起前辈的嘱托和后辈的期望,才能让语文教研组乃至育英中学这座育人大厦构筑得高峻挺拔,卓尔不群。
(作者为北京市育英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