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朝鲜核问题是当前整个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核心。围绕朝鲜核问题的竞合,是东北亚战后秩序重组的竞合,同时也是大国间政治及战略的竞合。真正解决朝核问题,必须考虑到半岛内部的力量对比、安全结构及人心向背。面对扑朔迷离、复杂多变的半岛形势,我们需要准确定位中国的国家利益,理清半岛“玩家”彼此竞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看清半岛及整个东北亚局势的走向,找到半岛战争的制约因素及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着力点,从而实现中国国家利益及安全的最大化,并保障半岛的和平、发展与稳定。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 东北亚 安全研究 竞合主义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09.001
【作者简介】储昭根,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南海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国际安全理论、非传统安全、美国外交及战略与中国对外战略。主要著作有《竞合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跨层次理论整合:从双层博弈到双层竞合》等。
随着今年4月27日朝韩峰会的举行,朝鲜半岛原来可能彻底走向“崩盘”的局势似乎已是峰回路转,半岛局势的变化之快简直让人眼花缭乱。但在东北亚战后安全格局加速裂变、重组的大背景下,中国如何认识、保障自身的利益及安全,进一步推进和保障半岛及地区和平,这是一个极为复杂、敏感却又无法回避,且具全球战略意义的大问题。事关中国周边安全,事关东北亚的稳定与发展,事关中国的和平崛起及中华民族的复兴。
峰回路转,朝核加速东北亚格局重组
朝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复杂和最不确定的因素,也是当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安全热点。近年,朝鲜多次进行导弹试射与核试验后,半岛局势急剧恶化,朝鲜的核、导开发已接近美国动武“红线”。2016年1月6日,朝鲜“成功”进行了1次氢弹试验,9月9日进行了自2006年以来第5次核试验。2017年9月3日,朝鲜又成功进行了第6次核试验——可装载于洲际弹道导弹的氢弹试验。所有这些均表明朝鲜核研究已取得了快速进步,在武器级钚材料和浓缩铀的生产、核裂变弹头以及热核聚变弹头试验等方面均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导弹开发方面,2016年,朝鲜24次试射导弹,其中,2016年8月24日成功从潜艇上发射一枚弹道导弹。朝鲜在研发潜射导弹方面进展迅速,已成为同美俄中等国一样为数不多的拥有潜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2017年,朝鲜15次发射导弹,其中含3次洲际导弹试射。同年7月4日、28日,朝鲜又两次成功试射“可以到达世界任何地方”的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ICBM)。11月29日,朝鲜再次宣布成功试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15,该导弹可装载超大型重型核弹头,可打击美国本土全境。至此,朝鲜已建立起多型号、涵盖各种投掷范围、能打击美国全境的弹道导弹力量。
与此对应地,外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已接近失败,制裁已经到位,相互恶意及“口水仗”则无限升级。2017年3月17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韩国出席美韩外长联合记者会时表示对朝鲜的“战略忍耐”政策到此为止。4月17日,美国副总统彭斯警告,为对付朝鲜不断增加的核威胁,必要时特朗普总统将会动用武力。8月8日,朝鲜声称计划打击美国在关岛的基地。特朗普严厉警告平壤,如继续威胁美国,将会面临“前所未见的烈焰与怒火(fire and fury)”。对朝鲜第6次核试,特朗普9月19日在联合国大会上骂金正恩为“小火箭人”(Little Rocket Man)。若威胁到美国或其盟国,将“彻底摧毁朝鲜”。而金正恩9月21日则首度针对美国发表电视讲话,扬言要让特朗普这个“疯老头”(Dotard)付出代价。
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对朝鲜核计划和弹道导弹计划实施强硬,也是20多年来最严厉的制裁——进出朝鲜的所有货物要经过强制性检验,对包括常规和其他武器在内的武器全面禁运,并限制朝鲜出售煤炭和金、铁、铁矿石和钛等矿物。2017年12月22日,安理会一致通过更加严厉的对朝制裁新决议——柴油和煤油的进口限制在每年50万桶及在2年内将朝鲜劳工遣送回国。2018年1月16日,美国与加拿大在加拿大温哥华共同主办了关于朝鲜核导问题的二十国外长会议,就维持并加大对朝施压达成一致并将加大海上船舶检查的力度以阻止朝鲜走私行为。1月22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蓬佩奥表示,朝鲜仅需几个月就有能力对美国实施核打击。美国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使解决朝鲜核问题提上美国优先日程。
军事上,从威慑、极限施压到战争准备已基本到位。2017年11月11日至14日,美国海军三大航母舰战斗群——“尼米兹”号(USS Nimitz)、“里根”号(USS Ronald Reagan)和“罗斯福”号(USS Theodore Roosevelt)十年来首次进入朝鲜半岛,进行为期4天的联合演习,同时6架全球最强战机F-22也是首次飞抵半岛。2018年1月11日,美军在关岛空军基地部署了3架可携带核武器的B-2“幽灵”隐形战略轰炸机,由关岛飞往朝鲜半岛只需6小时;接着1月16日又部署了6架B-52战略轰炸机和300名兵力。此外,还向韩国乌山空军基地部署了先进电子战飞机EC-130H,该电子战机具备扰乱对方通讯网、瓦解其对美军应对能力的功能,以加强对朝鲜的军事施压。1月26日,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指出,如遭朝攻击,美韩可以“今夜开战”。
颇为不妙的是,美国国内的舆论及民间支持也亦基本到位。据盖洛普(Gallup)2月19日发布的“美国的敌人名单”的民调显示,认为朝鲜是美国“头号敌人”的人数已从2016年2月的16%急剧上升为51%。[1]《华尔街日报》1月9日报道称,华盛顿正在扩散一种气氛:“只要朝鲜不宣布弃核,就应在年内借助军事力量摧毁核相关设施”,那么“2018年中期将迎来摊牌时刻(a time of reckoning)”![2]
正因为如此,美国《国家利益》杂志2月23日刊登了肯塔基大学帕特森外交与国际商务学院讲师罗伯特·法利(Robert Farley)的文章预称,朝鲜半岛毫无疑问地是当今世上外交政策危机最严重的地方,是2018年5个可能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最可能的地方![3]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朝鲜的态度及观念突然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从金正恩发表新年贺词表示朝鲜有意参加平昌冬奥会,到金正恩妹妹金与正出席韩国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并向其转交金正恩亲笔信,再到朝韩领导人历史性峰会,自2018年4月21日起,朝鲜单方面中止核试验与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并废弃北部核试验场,朝鲜半岛局势由此峰回路转。
是美国的“极限施压”导致了朝鲜态度转变吗?但过去数十年施压、制裁的唯一结果竟是促使朝鲜迅速核武装起来。竞合主义(Coopetitionism)认为:国际关系总体进程表现为权力分配竞合、制度分配竞合及观念分配竞合的过程。[4]再具体从朝鲜半岛看,半岛局势日益失控到转圜缘于半岛内部权力竞合、制度竞合及观念竞合出现了失衡,即朝韩双方在实力、安全结构与人心向背方面出现了根本逆转。
一是朝韩双方实力对比发生逆转。冷战初期,双方都曾以吞并对方实现半岛统一为目标,但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朝鲜经济获得飞速发展,在南北对比中一度占据优势。1960年时,韩国GDP与人均GDP仅是朝鲜的40%和55%,到1975年才达到朝鲜的90%和84%。但是冷战后,朝鲜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根据韩国银行的统计,2015年,韩国的人口规模(5062万)是朝鲜(2478万)的2.0倍;韩国人均国民收入是朝鲜的22.3倍;韩国经济规模是朝鲜的45.4倍;韩国的贸易总额是朝鲜的154.1倍,韩国的对外出口额是朝鲜的195.1倍。[5]韩国在经济实力、常规军力、国际地位等方面已远远强于朝鲜。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集中力量发展核武器,来弥补实力上欠缺,以寻求不对称优势。
二是半岛安全格局及结构的失衡。在冷战前,东北亚是以美日韩为一方、苏中朝为另一方两大阵营的对峙。中苏两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全力支持朝鲜,拒不承认韩国。冷战结束后,作为两极对峙主角一方的苏联消失,这样原来朝中苏“三角同盟”已不复存在。而美韩、美日安全同盟却得以持续并加强,呈现出美国主导下的安全同盟独霸的局面。这样,原来持续了近40年的半岛安全与外交均衡,急剧向着不利于朝鲜的方向发展。
更让朝鲜倍感孤单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韩国与中、苏(后来的俄罗斯)相继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苏朝安全合作同盟也由1994年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莫斯科正式宣布废止,而中朝安全合作也由于1992年中韩建交等多种原因而呈现弱化态势。随着地区安全结构的失衡,朝鲜形势所迫,执意走上了孤独求败之路,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寻找与美韩之间恐怖均衡,实现政权的生存与自保。然而,拥核自保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朝鲜在国际上孤立,特别是制度层面竞合的彻底失败——无论是联合国安理会,还是六方会谈都以半岛无核化为基本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对朝鲜实施了集体性的制裁,施加了制度性压力。
此时,朝鲜在民心向背上栽了大跟头,这是比美韩威胁更致命的问题。在朝鲜日益走向孤立和封闭的时候,众所周知,朝鲜与韩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不仅如此,朝鲜的政治发展、社会发展进程、人民权利的保障水平,更是脱离了现代文明。推行先军政治,将捉襟见肘的资源大多用来建设国防,研发核武器和洲际弹道导弹,从而严重影响了民生。朝鲜频繁的脱北者及叛逃事件,对与之接壤的中国已造成诸多困扰,更表明其内部已严重不稳。亚历山大·温特有句名言:“500件英国的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还不如朝鲜5件核武器对美国的威胁大”,[6]说的就是观念作用。笔者进一步论证,国际体系的变迁同时也是观念竞合的结果。[7]因此,人心向背,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
正是朝鲜在权力、制度及观念三个层面竞合的失败,使其单纯拥核并不能自保,单纯拥核并不能带来政权真正的安全。于是乎,朝鲜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半岛迅速走向缓和。若简单地把朝鲜对半岛无核化态度转变归结为美国的“极限施压”,显然是不科学的,这是美国应极力避免的线性思维。半岛局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力、制度及观念等结构性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中国的作用。
行动指南,中国国家利益的分层解读
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取决于体系层面的权力、制度与观念的竞合,同时半岛局势也是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相互联系、国内与国际互动、“双层竞合”的结果,还是“多元行为体、多变量之间的‘立体式竞合’。正是这种立体式竞合推动了国际体系变迁,国际制度兴衰及国家力量变化”。[8]半岛矛盾的复杂性及多因素“双层、立体式竞合”导致中国国家利益在半岛也呈现出不同层次。只有分层次解读中国国家利益,才能准确定位中国的国家利益,确立中国在朝鲜半岛的行动指南。
一是地缘政治利益。朝鲜半岛位于东亚大陆与日本群岛之间,地处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斯派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边缘地带论”理论认为,谁控制环绕心脏地带的欧亚沿海地区,那将足以遏止心脏地带的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边缘地带理论把海洋与大陆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二战后美国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边缘地带处于心脏地区和海洋之间,是海上强国与大陆强国的中间缓冲地带,又是双方必争的冲突地带,是海洋国家迈向大陆的跳板。[9]历史上,朝鲜半岛一直是大国进行战略博弈的重要战场。大凡日本侵略中国,几乎都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譬如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明朝万历朝鲜战争、清朝的甲午之战和近现代的侵华战争,这种先“图朝鲜”,进而“窥视中华”的思路,为历代日本统治者所继承。冷战时期,朝鲜半岛作为美、日、苏、中四国利益的交汇处,是东西方之间对峙的缩影。当前,中美战略竞争和军事对立加剧,美韩两国决意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大背景下,朝鲜作为中国的战略缓冲区或战略屏障仍不过时。中国与半岛的边境线最长,一旦半岛上出现大的动荡,中国所受的影响必然最大。
如果美国决意用武力解决朝核问题,朝鲜半岛统一步伐会加快且中国无法阻止。届时,中国不仅面临美国在海空上的优势与威胁,而且将面临在陆地上与美军的直接对抗。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以阻止、切断美国等海上强国的挑衅与威胁,而中美陆海空全方位对抗,至少会延缓中国军队的转型。
二是发展利益——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朝核问题带来的威胁已经“常态化”,若朝美无法相互理解与妥协,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将变得日益艰巨。但是,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符合各方利益。韩国2017年GDP是15297亿美元,在全球排第11位。人均GDP可能会达到2.98万美元,与高度发达国家的标准线——3万美元近在咫尺。韩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从最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甚至比中国发展得更快!1953年到2016年,中国GDP增长了354.7倍,而韩国则增长了1085.5倍。美国《洛杉矶时报》2017年9月25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预测,一旦朝鲜半岛爆发战争,在朝鲜还没有使用核武器情况下,仅韩国每天就将有2万人在战火中丧生。[10]一旦战争爆发,韩国的发展成果将会被很快摧毁,经济将倒退十数年,政治动荡,内部撕裂,后果将难以承受。所以从竞合关系看,韩国是美国同盟内部制约半岛走向大战的最关键力量。
对于中国,2016年,中韩两国贸易额达到了2114亿美元,较1992年建交时增长了33倍。同时,韩国当年在华投资47.5亿美元,投资额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迄今,中国实际利用韩资6.3万项,韩企在华投资存量达716亿美元。从更宏观角度看,全球经济重心能不能持续并实现向亚太、向东亚的转移,取决于朝鲜半岛,及整个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也就是说,半岛的和平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对各方及地区有积极现实意义。
三是最根本的利益——东北亚地区安全结构及秩序。不仅如此,朝鲜核危机可能进一步导致地区秩序的重组。当前,有三股力量威胁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一是朝鲜核危机可能成为东北亚战后秩序重组或瓦解的导火索;二是在美国默许下,日本右倾化、军事化倾向越来越严重。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修改宪法和解禁集体自卫权,让日本自卫队根据需要可随时派往世界各地。不仅在东北亚,在整个东亚,乃至亚洲地区,中日争夺地区主导权非常激烈。三是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美国以朝鲜核威胁为由,在朝鲜半岛部署萨德(THAAD),这是一种既能当盾牌,又能取情报,号称“全球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系统”。据称中方1/3导弹可被探测与拦截。因此,美国反导系统在东亚地区扩散,必然将导致地区军备平衡被破坏。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强化地区同盟,加强在东北亚地区的前沿存在,不断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对朝鲜及其周边国家的安全构成威胁,也让整个东亚地区局势充满了较大的不确定性。鉴于以上三个因素不断相互强化,整个东北亚战后秩序颠覆性时刻正在迫近。即使围绕朝核危机的谈判取得重大突破,东北亚战后秩序亦会出现重大变化。因此,在东北亚建立什么样的后“雅尔塔体系”体系,事关中国安全的核心利益。在东北亚,中国不谋求地区霸权,但决不同意一个有损中国安全及利益的地区安全结构及秩序出现。
大竞合,东北亚危局中“玩家”竞合关系分析
在朝鲜半岛,各国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是世界范围内少有的国际矛盾比较集中的区域。这里聚集了全球政治大国的前三名——美、中、俄,经济大国的前三名——美、中、日,军事大国的前三名——美、俄、中。这里聚集了冷战、热战及核战,局部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这就是说,半岛问题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这些大国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朝鲜半岛局势的未来走向。同时围绕朝核问题,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也就是东北亚安全格局中最主要的“玩家”,还是一个复杂关联的“关系组合体”,半岛问题的解决涉及这些“玩家”的利益与安全。不过,总体上看,“如今世界总体趋势是竞争代替了冲突,合作代替了对抗,是一个竞合时代”,“竞合才是当今世界秩序的本质”。[11]因而,理清这些“玩家”竞合关系,就能看清半岛及整个东北亚的走势,就能看清半岛战争的制约因素,就能看清实现中国国家利益的着力点。
从过去看,美国与朝鲜竞合关系已完全破裂,美朝的竞争也完全陷入了安全竞争。朝鲜的头号关切是国家安全和政权稳固,而美国最关心的是其在东北亚的霸权,维持双边同盟体系及前沿军事部署,其次才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实现半岛无核化。由于美国对朝方安全诉求迟迟不愿予以充分尊重及考虑,迫使朝鲜以发展核武器为手段谋求自身安全保障,以非对称威慑和危机边缘策略迫使美国谈判,谋求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的政治目标和获取国际援助的经济目标。[12]但是,美国不断升级的制裁、威胁没能阻止朝鲜升级核导试验的步伐,围绕朝核问题的“制裁—试验—再制裁—再试验”的恶性循环,使双方均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安全困境,朝鲜核问题亦成为整个地区无法解开的“死结”。今年4月20日这一形势出现转机,朝鲜承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停止核试验与洲际导弹试射、废弃北部核试验场,释放三名美国公民,朝美合作空间增大,为双边关系改善提供了回旋余地。不过,对于如何无核化朝美双方矛盾依然尖锐。
朝鲜同韩国关系本质如同美朝关系,也是零和竞争。这种零和竞争关系的建立和长期化是冷战的产物,虽然冷战早已结束,如今依然深受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影响。朝鲜与韩国双方在宪法中仍将对方看作为被统一的对象。虽然在统一上有共同立场,但都坚持以自己的方式主导实现统一。韩国把朝鲜的核武器看作最大的威胁,希望通过持续、高强度的压迫与威慑让朝鲜不堪重负最终放弃核武器。而朝鲜则把拥有核武器看作确保其体制安全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无核化问题上,朝韩双方的政策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在改善双方关系问题上,朝鲜希望无条件开展南北对话,获取经济支持,通过改善对韩关系来缓解孤立受困状态;韩国也期待通过改善对朝关系,缓解半岛危局,消除朝核威胁。不过,朝鲜导弹与核开发使原本军事格局进一步失衡,韩国不得不大力强化韩美同盟,与美联手向朝施加压力。尽管朝韩长期以来都有为改善关系而不断努力合作的强烈意愿,但双边关系一直未能突破“紧张—缓和—紧张”的恶性循环。朝韩最高领导人今年4月27日在板门店举行“历史性会晤”,南北领导人签署的《板门店宣言》“向八千万同胞和全人类庄严宣布,朝鲜半岛已经开启新的和平时代,不会再有战争”,双方在陆海空等停止一切敌对行为,笼罩在半岛上空的阴云逐步散去。《宣言》从改善并发展双边关系到缓和半岛军事紧张、消除战争风险,再到构建牢固的永久性和平机制,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全新契机与无限可能。
韩美同盟关系形成于朝鲜战争。1953年8月,双方缔结的《美韩相互防卫条约》,以法律手段稳定了两国的安全合作关,韩国获得了美国的安全保障;1954年11月签署的《美韩协商备忘录》,让美国获得了韩国军队的指挥权;1966年7月缔结的《美韩驻军地位协定》,使驻韩国美军的“治外法权”合法化。美韩再通过成立协调两国防卫计划的美韩计划团(1968)、年度安全协商会议(1968)、美韩军事委员会会议等制度性安全合作机制的形成及创设美韩联合司令部(1978)等组织机构,以联合指挥体系、联合防御和危机管理体系、安全情报共享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美韩安全合作关系得到了全面强化。
美韩在维护韩国安全及美国在东北亚霸权地位方面利益高度重合,安全上有着深度合作,但韩国是以牺牲部分主权来获得美国安全保障的。随着韩国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其独立性、自主性也不断增强,美韩在战时作战指挥权、《美韩驻军地位协定》的修订问题及驻韩美军防卫费用的分担问题存在着竞争。在经济方面,2016年韩国GDP总量为1.41万亿美元,正式超过GDP总量1.33万亿美元的俄罗斯,全球排11位。尽管韩国连续十一年无缘前十,全球排名停滞不前,但韩国人均GDP2.76万亿美元,高于西班牙、葡萄牙等传统西方发达国家,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经济体,赶超能力和创新能力令人世瞩目。由于韩国已是新兴的工业强国,特朗普政府在经济上也加强了与韩国竞争,要求重谈美韩自由贸易协定(FTA)。在韩方坚决不同意重谈情况下,特朗普随后撕破脸,暗示关闭美韩自贸大门。
除了美朝,美俄关系在东北亚的竞争亦超过了合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从表面上看,俄罗斯对东北亚首要政策就是保证在该地区的“存在”,但美国不断加强美日、美韩同盟关系,加强前沿部署,特别是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及持续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建设,打破了过去美俄间的战略平衡。再加上美俄在乌克兰、中东区存在激烈对抗,双边关系螺旋型下滑,陷入制裁与反制裁恶性循环,美俄关系跌入冷战后的“危险的历来最低点”。俄罗斯不断拓展平衡外交、“东方外交”,借力、借势以突围脱困,破解西方经济制裁,实现美俄关系的转圜,以消除对俄最大战略压力。因此,一旦朝鲜半岛局势激烈动荡,俄罗斯在关键时候一定有超人表现,同时也是制约美国动武最不可预测的因素。这可能一直是我们研究东北亚安全局势一个盲点。
东北亚中的中美关系亦是全球大国关系的缩影。中美关系不同于美俄关系尖锐对抗,而是全面、充分竞合关系,它包括权力、制度及意识形态三个层面的竞合。在东北亚,美国着力加强美日、美韩同盟,将美日韩同盟体系从应对朝鲜威胁转向遏制中国崛起,但为缓解和防止朝鲜半岛危机失控,推动半岛无核化,中美有着合作共识——双方都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都反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展核武器,都有努力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的共同愿望。因此,中美积极战略合作必不可少,一直保持了沟通、协调和互动。中美合作事关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命运,事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安全。中美竞合的结果最终直接决定了东北亚“后雅尔塔体系”以何种方式建立及其安全格局。
东北亚有一对引人注目的双边关系——中朝关系。朝鲜是中国的近邻,中朝两国有长达1420公里的共同边界。中国是朝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朝鲜食物和能源的主要来源国,朝鲜83%的出口和85%的进口依赖中国。中朝两国在“抗美援朝”后,被形容是“鲜血凝成的友谊”,并在1961年双方签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用条约形式确定了“同盟”关系。不过,随着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出现波动和起伏。由于朝核问题的升级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朝“同盟”关系虽然呈现出疏远的迹象,但历史、地缘的纽带依然坚韧,两国的政治关系没有公开恶化。[13]随着朝核问题的恶化,美国等对中国一直有太多的期待,甚至不断施压。维持与朝鲜的传统友好与朝鲜半岛不断升温的局势及美韩,甚至国际社会对中国日益增多的诉求,构成中国外交最艰难的挑战。由于朝鲜退出六方会谈,执意开发核导,在金正恩接班后中朝关系一度走上了一直向下的单行线。不过,随着朝鲜对半岛无核化态度的转变,金正恩于今年3月和5月,时隔43天两度访华,这表明维护、巩固和发展中朝关系依然是两国坚定不移的方针。
中韩关系在建交之后迅速发展。1992年,中国不顾朝鲜的坚决反对,毅然与韩国建交,中韩关系迅速发展。建交以来,友好交流、合作共赢始终是两国关系主旋律。中韩两国在促进各自经济社会进步、实现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方面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中国已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国。韩国也是中国单体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正因为如此,时任韩国总统朴槿惠2015年9月不顾美国等盟国的反对,毅然到北京参加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把中韩政治关系推向顶峰。“萨德”问题历经一年多低潮期后,韩国迅速找到中韩新基础——不追加“萨德”系统、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发展韩美日三方军事同盟的“三不”表态。[14]排除干扰、努力稳定和发展中韩关系体现了韩国政治精英的远见卓识,而这也是韩国跨党派的共识。
相比中韩两国间的贸易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相对滞后;中韩积极合作推动了半岛无核化进程和南北和解,在维护历史真相、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等方面有着共同立场和目标,但在部署萨德、历史认知、海洋权益和贸易不平衡及摩擦等方面也分歧明显。中韩关系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亦是实现地区和平发展的较佳着力点。
俄罗斯与中国、朝鲜均保持良好关系,合作势头均在上升。俄罗斯与朝鲜同样饱受国际孤立和制裁,朝鲜对俄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朝鲜也力图将俄罗斯当作平衡中国、抗衡美国的有效工具,这与俄东方外交——以朝鲜半岛为平台,在亚太诸多问题上发挥大国作用的目标不谋而合。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仅给金正恩提供短缺的石油和经济援助,还开辟其远东重要港口海参崴和朝鲜对外重镇罗先市的定期轮渡,甚至在联合国否决中美支持的谴责朝鲜决议。
中俄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维护二战成果,反对篡改二战历史,构建东北亚集体安全机制和美国的地区霸权图谋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与合作。但中俄依然是竞合关系,“中国不仅应防止朝鲜成为俄罗斯博弈中国的支点,且还应防止朝鲜成为美俄制华的又一张王牌。”[15]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特朗普政府在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鼓吹“大国竞争的时代又回来了”,而美国国防部1月19号公布的2018年《国防战略概要》,更直接把中国和俄罗斯为代表的“修正主义大国”定位为“超过恐怖主义的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挑战”。[16]中俄进一步走近及战略合作是必然趋势,中俄合作将成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最大、最坚定的外部力量。
俄罗斯与日本存在着领土争端,南千岛群岛(日方称“北方四岛”)在二战期结束时被苏联取得,日俄从二战结束至今由于领土问题无解而尚未签署和平协定。日本试图以经济合作推动解决日俄领土争端,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俄罗斯希望搭乘亚太经济快车,带动远东地区的发展,当然不会排斥日本推进双方经济合作的“热情”。但是俄日双方经贸关系水平低、领土争端、日美在导弹防御等安全上的合作是横亘在俄日提升互信合作道路上的“三座大山”。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东北亚是一个相当特殊国家。历史上,半岛一直是日本向亚洲大陆进军的桥头堡,是日本文化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通道,曾被看作日本的“生命线”。美国强化对俄、对朝制裁,对日本加强对俄、对朝经贸合作及改善关系构成制约。美国对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干扰,造成了中日韩合作与美日韩合作之间的竞争。日本并不希望朝鲜半岛统一,以免统一后的韩国成为自己的强劲对手,但不敢加强对朝关系,更不敢支持朝鲜。再加上韩日独岛(日方称“竹岛”)争端、中日钓鱼岛(日方称“尖阁列岛”)争端、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及日本对侵略历史认知、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使日本不断右倾化。日本首先只能强化美日安保合作,成为美国区域霸权的“马前卒”,一时仍难以成为东北亚政治大国。在获得美国默许后,日本才能以半岛问题为借口,解禁集体自卫权并加快修宪步伐以实现再武装。美日间存在着控制反控制问题。从长远看,日本的重新军事化,追求国家正常化更类似朝鲜执意开发核、导,是东北亚地区一个重大变量。
因此,总体上看,朝鲜核问题不仅是单纯的核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定,同时也直接阻碍了东北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围绕朝鲜核问题的竞合,是东北亚战后秩序重组的竞合,同时也是大国间政治及战略的竞合。
对半岛局势的思考
竞合主义认为:“竞合不仅体现出国际体系的本质和特点,还展现出追求目标与手段高度的内在统一。”[17]因此,对朝鲜半岛日益恶化的局势,应以国家利益作为我们行动指南,通过对半岛各方竞合关系分析,合纵连横,用竞合主义新思维——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以竞争求合作,在竞争中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实现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首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身不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钥匙并不在我们手上。中国无法控制朝鲜,更无力决定朝鲜半岛是战还是和。中国不是朝核问题的制造者和矛盾焦点,我们不是没有意愿而是缺乏关键筹码,没有足够力量能主导各方并推动有关各方达成一致,只能根据国际责任,按照自身地位和能力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美国不断推卸责任,敲打中国,试图把中国推到前台,造成中朝对立,把祸水引向中国,对此我们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与判断。朝鲜的安全关切在美国的“冷战思维”和敌视政策下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美韩与朝鲜陷入安全困境,陷入示强与对抗的恶性循环,这才是朝核问题的实质与根源。多年来,中国一直苦口婆心地力劝朝、美灵活地处理核问题,支持朝鲜缓和对外紧张关系,加速经济发展。中国坚持不懈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朝、美理解,甚至两边不讨好,朝核问题一直没能突破。可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态度一经改变,半岛局势立即出现转机;同样,若美国改变对朝鲜敌视态度,半岛全面、可查证且不可逆的无核化(CVID)是可以实现的。是朝鲜、美国而不是中国掌握解决朝鲜核问题的钥匙。
其次,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国地缘及力量存在。中国不是朝鲜半岛政治进程的决定力量,但朝鲜半岛是中国家门口的事。正如前面的分析,朝鲜半岛直接涉及到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发展利益及安全利益,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12月14日在会见韩国总统文在寅时表示,中国“绝不允许半岛生战生乱”。[18]针对美韩和朝鲜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同样表示:“不管是谁,如果要在半岛生战生乱,那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为此付出相应代价。”[19]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我们是朝鲜半岛重大利益攸关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我国地缘及力量存在。如果朝鲜半岛局势严重失控,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管。“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20]中国介入的时间、地点、形式及程度,都完全掌握我们自己手上,到执行时要把握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把握好介入时机、方式,掌握局势主动的关键。譬如,在朝韩、朝美峰会之前,朝鲜领导人主动提前到访进行战略沟通,这就让中国在半岛发挥积极作用掌控了主动权。二是要体现强力国家意志。一旦发生战乱,我们在抢占战略要地,建立缓冲区,就地安置难民时有所作为。这肯定会面临干扰、威胁等压力,中国要有胆略。在和平主义思潮中,中国尤其需要维护安全及利益的决心。三是我们要有充足的预案,以免出现新情况时惊慌失措。预案一定要把最坏情况考虑到,才能有备无患。譬如一旦半岛出现大规模动荡,我们在建立缓冲区过程中,遇到美韩火力打击怎么办?战争升级及威胁又该怎么办?我们都要做到有备无患。
我国是和平及无核化强力捍卫者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半岛近邻,本着对半岛和平和地区稳定负责任的态度,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的大目标,为推动谈判解决半岛核问题做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独特作用。正是在中国的推动、努力下,半岛核问题从三方会谈发展为六方会谈。当前,中国又根据半岛最新形势及发展,先后提出了“双轨并行”思路及“双暂停”倡议。“双轨并行”旨在按照同步对等原则,并行推进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两条轨道,最终予以一并解决。“双暂停”倡议则是通过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启动“双轨并行”的第一步。[21]
朝韩峰会之后,朝鲜半岛局势走向了缓和。中国应抓住机会继续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朝韩、美朝对话协商,以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一是劝和促谈已修成正果。因为和平发展是时代潮流。和平,不仅是朝鲜民族的期待,而且是周边国家、亚太,乃至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们的期待及民心所向。发展,使各方的利益联结起来,特别是中、美、日、韩均是全球经济大国,经济上更是相互依存。二是以谈判解决核问题表明已是可行。经过六次核试验及数不清的导弹实验,美朝之间已初步实现“以战止战”,核恐怖平衡。战争,是高危险的选择。特别是核战争一旦发动,其结果是不可控的,其风险、损失是不可承受的。早在2012年,劳特鲁斯研究所(Nautilus Institute)的金大建(Roger Cavazos)研究就估计,战争爆发当天就可能有64000人丧生。[22]
但是,朝鲜若要摆脱孤立、落后及解除制裁只能通过谈判;同样,美韩若要想朝鲜无核化也只能通过谈判。
严格来说,朝核问题久拖不决,其实也有各方力量和意志博弈和较量的因素。同时正是各方力量和意志达到某种均衡,才维持住这么多年半岛和平。在美国战略重心依然在中东,韩国文在寅政府力推韩朝共建繁荣的经济共同体的“阳光政策3.0版”,朝韩峰会后半岛走向缓和、对话的难得时机,只要各方齐心协力,相向而行,最终一定能克服曲折和障碍,实现半岛无核化。
加强释疑解惑,保持战略沟通,对朝要有新思维
多少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朝鲜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援助国。然而,朝鲜不顾中国及国际社会反对,执意推进其核、导的开发,与中国半岛的无核化政策产生严重对立与冲突,同时也损害半岛及地区的和平稳定。朝鲜不断反复地进行核、导试验,也违反了安理会决议,冲击了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然有责任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在这种大背景下,朝鲜成为中国的“‘战略包袱’观点现在民间、学界、外交圈都成为一个主流观点”。[23]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和朝鲜半岛山水相连,休戚与共。中朝关系是有着深厚友好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中国既重情义,也讲原则。我们珍视同朝鲜的传统友好,朝鲜要谋发展、求安全,我们愿意支持帮助。同时,我们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毫不含糊,对朝方推进核、导计划的做法不会迁就。”[24]这是中国对中朝关系最新的定性,兼顾到传统友谊,又坚持了中国对半岛无核化的原则立场。
中国的原则立场在实践过程仍是困难重重。中国政府曾长时间抵制对中朝合理交往和无害贸易的制裁,然而去年3月间突然大幅度让步,将许多与朝核和中远程导弹仅间接有关的项目、机构和活动纳入制裁范围,从而“使朝鲜形成对中国愈益强烈的敌意,同时经在制裁朝鲜问题上对美国的步步退让而逐渐失去相关的政策回旋余地,……(中国)可用的压力手段愈益接近告罄”。[25]
特朗普政府在其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国防战略报告》及首次《国情咨文》中直接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中美对立与竞争加剧。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持一个稳定的中朝关系仍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有必要保持、深化与朝鲜的交流合作,加强释疑解惑,保持战略沟通,让朝鲜理解中国的难处及良苦用心,进一步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巩固中朝传统友好关系,深化中朝交流合作,促成东北亚地区的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为中朝关系注入新的动力。尽管中朝在半岛政策有分歧,朝鲜不能寄希望中国为其承担开发核、导后果,也不能指望中国为其沉重经济负担买单,但中朝仍有巨大合作空间,能给彼此最大的回旋空间,越是困难、关键时刻,就越能明白其意义及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朝鲜寻求安全要有新思维。朝鲜的生存、发展模式,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已远落后于整个文明社会的水准。尽管朝鲜对半岛无核化态度出现根本转变,但实施过程仍极其困难。朝鲜应清楚自身处境,更应极力忍耐并实行长期战略克制,让半岛缓和、对话的势头延续,以换取制裁的松动;通过朝美、朝韩高层互动,推进互信与相互了解,再恢复金刚山旅游和开城工业园区以建立信任,为解除制裁寻找转机。应该清楚的是,即便朝鲜实现真正无核化,但其治理水平及模式仍难逃脱美国及国际社会的诟病,朝鲜最终需要的是真正融入国际社会,并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或许才是关系到朝鲜金氏政权生存或毁灭真正的抉择!
善用竞合思维与手段,实现中国利益及安全的最大化
应该看到,朝鲜半岛形势已走向缓和,但无核化的过程漫长且充满变数,前景依然难乐观,中国必须有底线思维。毫无疑问,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坚定地推进半岛无核化目标,坚定不移地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并愿意为此付出艰苦努力及智慧。不过,一旦形势剧变,中国马上就应从促和转变成防核战悲剧发生。一旦开战,第一回合较量之后是防核战升级的关键。中国能不能与朝鲜、美韩合作,优先进入朝鲜安置难民,开辟国际救援通道,甚至掌握朝鲜核武库,并进而敦促双方走上谈判桌?这应该是各方乐见中国发挥主导作用时候,如果可以,中国就能进而掌控半岛事务主动权。对于半岛和平机制及战后半岛安排,中国则面临与美日,甚至俄罗斯激烈竞争。对中国来说,半岛若无法维持现状,半岛去核及和平中立,或叫“芬兰化”,甚至中国军队开进三八线去维和,对中国最有利。进而,改变半岛冷战式安全结构,或许是避免朝鲜核问题不断升级,维护半岛和平最根本的办法。其次,朝鲜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自尊,颇有血性和韧性的民族,中国不会妨碍半岛统一,但这要以有利于我们解决中朝边界等潜在冲突为前提。否则,统一之后两国将永无宁日。这就是说,中国一定要在这一过程中掌握足够筹码。
最基本的是,避免统一后的韩国倒向美日,组建反华同盟,让韩国成为美国对华围堵、全球霸权的马前卒!这是对中国最不利、最需要避免的新安全格局。尽管拆散美韩同盟没有可能,但利用美韩矛盾,以中韩俄三方合作可以制约美国,保障韩国获得足够自主性,并在中美、俄美之间维持一定战略平衡,符合韩国利益。至于人们担心的中美之间“修昔底德陷阱”,只要中国适度使用实力,同时坚定合作的信念,并热情贯彻之,就能维持双方关系,不至于走向破裂或激烈冲突。因此,在朝鲜半岛,只要中国有足够的决心及意志,不出现大的战略失误,中国在半岛的根本利益一定可以得到保障并实现,中国届时在东北亚安全环境应该会有更大的改观及保障。
注释
[1]Megan Brenan, "North Korea Surges to Top of U.S. Enemies List", Gallup, February 19, 2018, available at: HTTP://NEWS.GALLUP.COM/POLL/227813/NORTH-KOREA-SURGES-TOP-ENEMIES-LIST.ASPX , ACCESSED 27 FEBRUARY, 2018.
[2]Gerald F. Seib, "Amid Signs of a Thaw in North Korea, Tensions Bubble Up", Wall Street Journal, January 9, 2018.
[3]Robert Farley, "World War III: 5 Places It Could Really Start in 2018", The National Interest, February 13, 2018, http://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buzz/world-war-iii-5-places-it-could-really-start-2018-24481.
[4]储昭根:《竞合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8期,第43~52页。
[5]韩国银行网站:《韩国和朝鲜主要经济数据比较》,转引自董向荣:《中美在朝鲜半岛博弈的筹码与软肋》,《当代世界》,2017年第2期,第15页。
[6][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3页。
[7]储昭根:《观念竞合与国际体系的变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第83~95页。
[8]储昭根:《跨层次理论整合:从双层博弈到双层竞合》,《国际观察》,2016年第5期,第76~93页。
[9][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76页。
[10]Barbara Demick, "Escalating Tension Has Experts Simulating a New Korean War, and the Scenarios Are Sobering", Los Angeles Times, September 25, 2017. Available at: http://www.latimes.com/world/la-fg-korean-war-20170925-story.html, accessed 28 February, 2018.
[11]储昭根:《竞合主义与安全研究的转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7年,第100页。
[12]黄凤志、金新:《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评析》,《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12期,第12页。
[13]赵立新:《中朝关系:曾经的“同盟”还能延续吗?》,《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第32~38页。
[14]新华社,首尔,2017年10月30日电。
[15]王静:《俄朝不会再次结盟》,《联合早报》,2014年12月5日。
[16]DOD,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harpening the American Military's Competitive Edge",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18.
[17]储昭根:《竞合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探索》,《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8期,第52页。
[18]新华社,北京,2017年12月14日电。
[19]新华社,北京,2017年4月14日电。
[20]新华社,柏林,2014年3月28日电。
[21]王毅:《坚持实现无核化目标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在朝鲜半岛核问题安理会部长级公开会上的发言》,纽约,2017年4月28日,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457787.shtml。
[22]Roger Cavazos, "Mind the Gap Between Rhetoric and Reality", NAPSNet Special Reports, June 26, 2012, https://nautilus.org/napsnet/napsnet-special-reports/mind-the-gap-between-rhetoric-and-reality/, accessed 28 February, 2018.
[23]王逸舟:《中朝关系需要从"血盟"走向正常化》,凤凰国际智库,2016年2月25日,http://pit.ifeng.com/a/20160225/47576918_0.shtml。
[24]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8日电。
[25]时殷弘:《中国的东北亚难题:中日、中韩和中朝关系的战略安全形势》,载《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1期,第26~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