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国企 > 正文

央企加速创建“世界一流”企业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进入施工加速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2019年国资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近期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陆续浮出水面,混改等多项改革措施有望加快落地。

自1982年组建以来,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平均大约每11-12年增长10倍。2018年世界500强共有11家工程建筑企业,中国建筑营业收入排名第1位,是国外营业收入最高的建筑企业万喜集团的3.4倍。中国建筑副总裁邵继江介绍说,中国建筑作为第一家收入过万亿的投资建设企业,拥有业内最为齐全的产业要素与最为优质的业务资源。

这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国企全球竞争力增强的一个缩影。2018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国有企业达82家,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有48家。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此前表示,我国一批大企业不仅规模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而且在技术、管理、国际化水平等各方面也在努力走向世界前列,具备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和条件。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管理、技术、核心竞争力上,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宗祥也提到,与世界一流的同行相比,公司在提供产品系统解决方案方面存在短板,芯片、轴承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有待攻破,企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全球的行业话语权相对不足。

认清差距方能迎头赶超。早在2012年,国资委就提出了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具备的13项要素,并制定了相关文件开展对标分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明确了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面对新要求,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组织了多个专题调研和座谈会。在此基础上,2019年1月宣布选择航天科技、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航集团、中国建筑、中国中车集团、中广核等10家企业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

“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着力推进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是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是2019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开展此项工作,不仅是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探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途径。

按照国资委的部署,上述10家企业要在2019年3月底前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企业长远战略规划和目标,确定实施重点、主攻方向和实现路径,形成“顶层设计”和“路线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部分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整体上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各个企业已行动了起来。国家电网2019年的1号文件《关于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时,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明确了八大重点工作和一系列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加快构建能源互联网新业态,大力开拓电动汽车、电子商务、智能芯片、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增量配电、综合能源服务、抽水蓄能、通用航空、金融等领域,积极吸引社会投资;调整完善市场竞争类产业、金融单位的管理方式,选取部分产业单位开展授权经营试点,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等。

中国石油也表示要高质量推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下一步将优化投资结构、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深化管理体制和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争取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驱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建筑2030年的目标则是“1211”,即进入世界500强前10名,年营业收入2万亿元,市值突破1万亿元,成为世界投资建设领域的第一品牌和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与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此基础上,2050年成为全球投资建设领域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绩效优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

今年中国广核也将瞄准一流的发电业绩、一流的WANO指标、一流的电站管理能力和一流的科技研发实力,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指标和举措,推动落实。力争用3-5年时间,率先在核电领域成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规模体量大的世界一流企业。

其他央企虽未列入“示范企业”名单,但也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作为目标。中国海油提出用15年的时间,进入全球石油公司第一阵营;再用1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2019年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是个综合性改革试点,力度很大,很多改革措施都是可操作落地的。”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表示,围绕主业开展多元产业布局、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度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的重点举措有望推出,这将促进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