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9日 面庞黑红,眯眼微笑,身材壮实……见到全国政协委员廷·巴特尔时,他正给媒体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照片。只见近年的草原天蓝水碧、牧草过膝;而多年前的草原植被稀疏,沙尘弥漫。
“是不是变化很大?”他自豪地说。
廷·巴特尔,蒙古族,父亲廷懋是新中国授予的内蒙古最早的4名少将之一。
1974年,19岁的他作为下乡插队知青,来到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当了牧民。学打草、放羊、种树、开拖拉机,这一待,就是四十多年。
上世纪80年代,位于浑善达克沙地西北边缘的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大量增加牲畜头数,草场放牧过度,草原退化加速。不少人为了躲避沙地举家迁徙。
“得赶快想办法,不然人就没法生存了。”廷·巴特尔狠心卖掉了自家的60只羊,妻子流着泪,跟着他买回铁丝网,圈起300多亩草场封养育草。
善待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你应有的馈赠。第二年他收获了9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于是,牧民们纷纷效仿他开始围封草场、划区轮牧。
草一点点长起来,沙也一点点退去。廷·巴特尔又带领牧民“以牛换羊”,搞鲜奶和风干肉加工、民俗旅游、生态养鱼……“现在我们已经成了远近有名的‘生态村’,牧民平均纯收入起码是10万元,多的能到四五十万元。”廷·巴特尔说。
“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并不在于当多大的官、出多大的名,而在于你的心态和价值追求。”廷·巴特尔坦言,“从来到草原的那一天起,就爱上了草原。我所做的只是顺应自然,是草原给了我们富足生活,牧民就是草原的儿子。”
当年下乡的60多位知青,除了廷·巴特尔,全都离开了。家族的亲人,也都在北京、呼和浩特等城市。这些年来,廷·巴特尔多次放弃了回城的机会,始终扎根草原,不曾离开。
“我就想实实在在为草原、为牧民做些事情。”面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廷·巴特尔说,自己最在意、最舒服的身份就是牧民。
他饶有兴致地给记者展示了在自家牧场里拍摄的各种野生动植物。“过去每年都有几十只天鹅来这里,但这两年越来越少,尤其今年,只来了几只。不过这是好事。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河湖治理得越来越好,不光牧民深有感受,天鹅也都感觉到了变化,都飞去大湖泊,不来我家的小河沟了。”廷·巴特尔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