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十八大以来干部“干 净”程度大为提升

核心提示: 十八大以来的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干部的“干净”程度比以往大为提升。干部过节“干净”了,学风和文风“干净”了,会风“干净”了,“三公”经费减少了,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崇尚节俭的氛围日益浓厚。需要提醒全党,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应继续维护干部队伍清正廉洁。

【摘要】十八大以来的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干部的“干净”程度比以往大为提升。干部过节“干净”了,学风和文风“干净”了,会风“干净”了,“三公”经费减少了,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崇尚节俭的氛围日益浓厚。需要提醒全党,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应继续维护干部队伍清正廉洁。

【关键词】反腐倡廉 领导干部 党风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明显成效,正处于巩固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阶段。广大人民群众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十八大之后的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政界出现清廉的新气象,党风和政风大为改观,干部的“干净”程度相较以往大为提升。

十八大以来,干部“干净”新态势表现在“三净一少”

首先表现在干部过节的“干净”。中国是人情社会,少不了人情往来,又以本来是象征喜庆团圆、辞旧迎新的春节为甚。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干部在春节期间有吃不完的宴请酒席、送不完的年礼,请客送礼的花费成为严重的负担,担忧礼品不够分量不称心而徒增人际关系的焦虑。“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干部感到了难得的轻松,不再受困于请客被请客、送礼被送礼的烦恼中。年味变了,全国各地刮起了节俭实惠的新风。公车司机师傅们感受最明显:过去每到春节,时刻待命,服务于领导送礼、拜年、应酬活动,公车奔驰在宽广的请客送礼的大路上,给春节喜庆气氛添乱,给百姓的心里添堵。而现在的大部分公车司机师傅们,可以免去此类负担,踏踏实实地在家里过团圆年了。

其次表现在干部的学风和文风的“干净”。中央号召转变学风文风,加强培训期间的学员管理,明确禁止学员间的用公款相互宴请。现在的学员们看书多了,锻炼多了,聚餐吃饭少了,党校周围的酒店不再火爆了。领导活动的报道、会议报道严格控制字数和时长。领导讲话,照本宣科的现象大为减少,力戒套话空话,力求简短而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表达。

再次表现在会风的“干净”。十八大以前,有的开会讲究排场,就连那些不太重要的会议,摆放鲜花、聚餐、茶歇、送礼品几乎成为会议的标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会议排场变得“寒碜”了,没有了红地毯,没有了鲜花,没有了合影,没有了茶歇,没有了借会议之机的公款游山玩水。一些延续多年的城市文化节庆活动如豆腐节、草莓节、啤酒节、昭君文化节、沙雕节等耗时近月,耗资巨大,在十八大以后大幅度减少或干脆取消,省时省力省事,获得广泛赞誉。全国党政机关的会议、会议费用、会议文件大为减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培训费同比也减少21.57%。精简会议,文山会海现象明显减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下乡到基层的时间多了。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广大基层干部远离了灯红酒绿,到贫困群众中结对子,拿出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乡亲,将党的恩情送达穷乡僻壤,温暖了父老乡亲的心窝。

“三公”经费持续减少。衡量党政机关干部是否“干净”,一个显著指标是“三公”经费的增减情况。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被称为“三公”经费。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三公”经费因为数额较大,被社会广为诟病。十八大以后,机关干部严格贯彻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精神。“三公”经费由2010年的94.7亿元预算执行量,降至2018年的58.8亿元的财政拨款预算限额,共减少35.9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由61.69亿元降至33.03亿元,减幅为28.66亿元。《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提到,审计的38个中央部门及延伸审计的389个所属单位,“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拨款支出比2012年下降22.93%。此后,“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到了2017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43.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87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3.17亿元,减少11.87亿元;公务接待费3.6亿元,减少4.01亿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2019年“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干部“干净”,带动了良好的社会风气,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崇尚节俭的氛围日益浓厚。2012年底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公款消费的重要规定。短短一年,公款消费迅速降温,公务接待、公款吃喝行为明显减少,依赖公款消费的高档餐饮娱乐业遭遇“寒潮”,经营业绩下滑,但百姓满意,心里暖洋洋的。对于厉行节约,广大干部已经由实行“八项规定”和反“四风”之初的不适应变为适应,由不习惯变为习惯,内化为广大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去。所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促进和保障干部廉洁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最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实际效果。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就,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干部队伍的正气上升、“干净”程度大为提升的局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干部典型。

反腐力度不能减,节奏不能变

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之时,需要提醒全党,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巩固反腐败压倒性胜利尚需时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消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腐败现象,是一项高难度的历史性课题。要科学引导人民群众中的反腐舆情,引导人民群众防止在取得阶段性局部性胜利时的思想松懈、沾沾自喜。尽管当前反腐工作成效显著,干部“干净”程度大为提升,人民群众对反腐工作满意度增加,但是党的建设面临的“四种考验”“四种危险”不是短时间能够克服的,营造并保持清明的政治生态绝非一蹴而就。享乐奢靡浪费现象的确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绝不可轻言反“四风”已取得完全的彻底的最后的胜利。

尽管我国开展了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所罕见的反腐风暴,坚持不懈地对腐败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惩了一大批腐败分子,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甘于被“围猎”。在干部队伍里,依然存在着并还会产生大搞幕后交易、大肆侵吞国有金融资产的赖小民之类的“内鬼”,依然存在并还会产生违规操纵产业扶贫基金、中饱私囊的冯新柱之类的“烂树”;依然存在并还会产生利用国有企业资源谋取私利、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李贻煌之类的“蛀虫”。有的权钱交易活动有所收敛,有的腐败活动变得更加隐蔽,难以发现。一些享乐奢靡问题只是改头换面、乔装打扮、转入地下而已,稍有松懈将卷土重来,死灰复燃。2018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公开通报曝光7批50起典型案例;全国共查处相关问题6.5万起,处理党员干部9.2万人。十九届中央纪委三中全会的工作报告披露:2018年,“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1万件,处理17.7万人”。这些数据,一方面证明党中央坚决治理“四风”的坚强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四风”的存在具有顽固性,具有反弹的现实危险性。如尽管广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敢于奉献,服务贫困人群,但干部中依然存在着少数败类,在扶贫领域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生了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物资的违纪违法行为。

所以,那种因为干部“干净”程度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了的想法是错误的。反腐力度不能减,节奏不能变,应继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维护干部队伍清正廉洁,使其充满勃勃生机。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课题“加强教育系统反腐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激浊扬清树新风——全党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纪实》,人民网,2014年1月24日。

责编/贾娜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忠华]
标签: 大为   程度   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