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文化思想的精华,对持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我们只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平等,才能克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生态文化 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化”的概念,但是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十分丰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化,在时代发展演化中蕴含的现代价值意蕴,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引。
传统生态文化的价值主张与实践导向
生态整体观——“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在我国古代经典文献《周易》中就有针对“天人合一”的详细论述,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完整的统一体,“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恰恰印证了阴阳和谐、万事万物皆源自天地的观点。除了《周易》,我国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中也都蕴涵着“天人合一”的思想意识。我国传统道教文化中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有机统一、人与自然相互平等。儒家文化认为人处于天地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需要通过改变自身行为符合天地之道。儒家思想发展到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我国佛教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则是因“缘”而起,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彼此相互映射,互为条件,和聚而成,恰恰体现出“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态伦理观——“敬畏生命,仁爱万物”。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它追求和崇尚“善”,并将“善”作为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实现了对人的行为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规范与调控,要求人们对自然界中的生命都要有敬畏与仁爱之心。如《周易·系辞下传》中提到的“生生之谓易”,《庄子·秋水》中提出“物无贵贱”,《道德经·六十四章》中提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对待一切生命,人必须承担起责任和义务,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才能更好地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佛教思想中的“敬畏生命”表达出对万事万物都应有“情”,即“众生平等”,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和谐的生态意境。
生态消费观——“崇尚节俭,永续利用”。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引导新时代国民理性绿色消费的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礼,与其奢也,宁俭”,国家要走向繁荣兴盛,厉行节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老子》中就提出了“知足之足常足矣”,墨家思想代表人物墨子也主张节俭,认为只要达到生活的必需即可,对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极为反对。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节俭行为的落实,根本原因在于人,人节俭,则入多,入多,皆是人为。国家建设如果一直奢侈浪费,必然不会长久,应在节俭的同时做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实现永续利用。
生态管理观——“遵循规律,以时禁发”。早在经典古籍《周易》中就将人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进行了充分阐释,要求人的发展应该与自然的发展规律相适应,才能达到良好的天人共生境界。众所周知,自然生态系统都有着其固有的运行法则,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必然建立在尊重这一法则的基础之上,一旦有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出现,自然也必然会有所“回应”。儒家思想强调人应依据自然生物的生长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实践,正如孔子提出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一样,凡事都应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的演变与发展都有一个规律秩序,也就是“道”,“治人”与“事天”同样要遵循其运行规则,即“自然无为”。在《吕氏春秋》中曾有“四时之禁”的记载,《旧唐书》中也有对山林绿化进行监管的记载,这里可以看到我国早期的环境保护行为和理念。
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转换与理论创新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始终贯穿着四个字的朴素自然观,即“天人合一”,它伴随着农耕文明得以孕育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和依托,难以分离,相互映射,互为条件,和聚而成,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当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水土流失、绿洲荒漠化、能源资源短缺、极端天气频现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证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以及统一性,重在解决生态问题,修复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着重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现代性转换与发展。因此,新时代的生态文化应借鉴“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树立爱护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理念。
践行生态平等与绿色发展。“敬畏生命,仁爱万物”强调对自然界应具有道德关怀,将自然万物看作是与人一样的道德共同体,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人并不是凌驾于自然界的领导者。“生”是最为根本的,是万事万物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律,“生”即是“仁”。这是一种伦常规范,本质上是对道德规范的坚守,对生命要常怀感恩和敬畏之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不管是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还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应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体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这为我们解决生态破坏等问题、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哲学。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同样也需要通过控制消费来实现,构建以“崇尚节俭,永续利用”为核心的生态消费,有助于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合理的物质交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节俭是人把个体物质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人在生活之中必须懂得消费节制,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财富的不断累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态问题,资源紧张、生态退化,我们亟需树立节俭、永续利用的生态价值观,通过适度消费,从而知足常乐。
引导人们践行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行为。我国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要求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遵循自然规律。纵观我国的文献古籍与历朝历代的生态环境保护记载,都是出于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朴素的生态价值观与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倡导“遵循规律,以时禁发”的生态实践,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建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环境,必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严格践行“以时禁发”的环境管理思想,要求人们尊重和爱护山水林木,不仅需要金山银山,更要守住绿水青山,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8年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专项(项目编号:18SZ114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华启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何以自信》,《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②朱永梅、陈金龙、廖洪泉:《略论羌族传统生态文化及时代意蕴》,《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11期。
③朱凤琴、齐琪:《绿色发展视域下传统生态文化探析》,《林业经济》,2018年第11期。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