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中国孝道文化的实践之道

核心提示: 百善孝为先,百行善为首。孝道是中国人精神的根与魂,是家风的源头,也是幸福人生的根源,家风的养成应该从孝道开始。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百善孝为先,百行善为首。孝道是中国人精神的根与魂,是家风的源头,也是幸福人生的根源,家风的养成应该从孝道开始。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传统家训 孝道传承 社会和谐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家训,乃“治家立身之言,用以垂训子孙者也”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在某种特定的家训中接受熏陶和教导,从而形成深植于内心深处和精神层面的道德基因,并对个人行为习惯、审美情趣、处事方式、道德准则、思维心理模式等的形成和完善起到先导性和奠基性作用。我国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极其广泛,纵观我国古代卷帙浩繁的家训史,“孝”始终是历代家训的伦理核心。梳理和弘扬家训中传统孝道文化的合理成分,对我国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孝道是中国人精神的根与魂,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基础

中国古人讲“福、禄、寿”,在“福”“禄”“寿”这三个概念中“福”是第一位的。没有人不愿意追求幸福生活,因为幸福就是生活的目的。如果不要幸福,就是不要生活、反对生活。活着就要追求幸福,这是人之常情、人之常理。如果有人说,幸福是主观感受,因此幸福完全是个人的事情。这种观点也说不通,幸福的主观感受不能得出幸福与他人无关的结论,因为人不是“独在”,而是“共在”。家庭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基础,而这种幸福与孝道有关。因为人是生活在家庭中的,人的幸福脱离不了家庭和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当前,个别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其目的在于否定历史,毁我们的“精神长城”。在历史虚无主义的长期影响下,在少数人的心里,西方已成为他们的希望和未来,什么都希望与西方接轨。对于“接轨”要辩证地看,有些东西要接轨,但很多东西不能与西方接轨,不能以西方的标准来裁判中国的生活。

现在很多人精神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对西方价值观的渗透茫然无知,对西方洗脑的高超艺术浑然不觉。清代学者龚自珍在历史转折中发出这样的警示:“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史存而国存,史亡而国亡。”西方历史虚无主义正是深刻把握了这一客观规律,企图从精神上摧毁中国的文化城墙,以期占领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现代西方国家就是要让中国人不讲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学习西方的价值观。中国学者郑若麟先生曾提出“筑起反精神殖民的长城”的口号,这是精神领域的迫切任务。因此,我们一定要有保卫精神阵地、精神家园的警醒。

事实上,很多有见识的西方人很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谈到:“我日益钦佩中国人民,钦佩他们的坚忍不拔、含蓄缜密、家庭意识和他们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他把坚忍不拔、含蓄缜密、家庭意识归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同时,中国的家庭意识也是外国人非常钦佩的。就中西方家庭意识的区别,学者张维为教授在《中国超越》中提到西方人推崇个人的绝对权力,“绝对权力登峰造极带来传统家庭已基本解体,出现多元家庭,包括单亲、私生子、大孩子生小孩子、同性婚姻”。因此,我们不应该抛弃优秀的本国文化,而以西方的标准来裁判我们的生活。

尽孝忌在等待,贵在当下,重在行动

敬是孝道的核心。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孝有三种境界,最高是敬爱父母,其次是维护父母的声誉,最低是奉养父母。可以看出,曾子把“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敬是孝敬父母的最高要求和境界,是区别人与动物的关键。儒家强调,对父母要真心实意,如果只有物质上的侍奉孝养,而没有精神慰藉,就同饲养动物没什么区别。 笔者认为“敬”作为孝道的核心主要有三方面的理由。第一,当今时代,物质奉养已基本不是问题,老人的精神需求越发凸显出来;第二,物质奉养比较容易做到,敬爱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因此需要将敬爱突出强调出来;第三,敬爱凸显了人的情感因素、人的精神因素,所体现的人性比奉养更加丰富。

在孝敬父母的问题上,人们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没有紧迫意识,认为来日方长,可以从容地尽孝。这种观点违背了生命的规律和先贤的教诲,人们一定要确立孝心不能等待的意识。衡量生命的单位是时间,而时间的特点是一去不复返。《孔子家语》中,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警世格言,这句话中的“待”不是人常说的“在”,而是指父母不会等待着我们去奉养。尽孝贵在当下,重在行动。有人说,太忙了,没有时间。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人是时间的主人,一个人想做什么,就会把时间分配给什么。人们花掉的每一分钟,都以人的本质和信仰为基础。想做个合格的父母亲,就有时间去陪孩子;想孝敬父母,就会挤出时间陪伴父母。有人说,没钱,没车,没房,没法尽孝。这也是不对的。《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竭尽全力就好,不在乎你拥有什么,拥有多少,而在乎你的主观能动性。这都是“孝心不能等待”的充分体现。

尽孝需正心诚意,于细微处见真情

第一,心敬是根本。孝敬父母,要从心开始。《礼记·曲礼》:“在貌为恭,在心为敬。”恭在外表,敬存内心。心不敬,行为就虚假。《孝经翼》:“爱敬者,孝之实际也。爱而不敬,则爱不至;敬而不爱,则敬不真。二者缺一焉,不可也。” 孝道的关键是对待父母要有真诚的敬爱之意。孝道没有其它的方法,主要就是敬和爱,这是发自内心的。

第二,尽孝要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即和颜悦色不容易做到。子路问:有人早起晚睡、辛苦奉养父母,为什么还不能称为孝子呢?孔子回答:“吾意者,身未敬邪!色不顺邪!辞不逊邪!”就是说对父母心里不尊敬,脸色不和顺,言词不谦逊,只做到物质上奉养远不能称之为孝。可见,色难,难在谦和的态度。

第三,注重沟通与交流。平时和父母相处要加强沟通。在古人看来,人生有四件事是无法挽回的,说出去的话、射出去的箭、过去的时光、错过的机会,而“说出去的话”居于首位。人们经常犯的错误是对自己的亲人说话特别难听,认为亲人能担待,其实对待亲人同样需要温柔。人们往往将赡养理解为物质层面,其实这并不符合赡养的本意。从中国古代“赡”字写法,就能领会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赡养父母,不仅要有作为钱币的“贝”和容身的房屋作为孝亲的物质基础,还要加上言语来与父母进行精神的沟通。“赡”字结构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全面性和中国孝文化的全面性,既考虑到物质又兼顾到精神。

第四,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与物质赡养相比,精神赡养更为重要。在人学中有这样一个真理:人不是关在笼子里养的动物,而是有精神追求的精神存在物。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孝敬父母,而是要懂得和满足父母的真正需求。

第五,注重解决精神依归问题。造成人精神痛苦的原因大多是心没有安顿好,人心无着落、无寄托时是寂寞的。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人心都需要依归、需要安顿。孩子的心最大的着落、寄托就是母亲。老年人也是如此,老年人的精神依归在于儿女。当今社会,精神孤独症是老年人的通病。因此,孝敬父母就要时刻关注他们的饮食起居,于细微处给予全面的照顾。

(作者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注:本文系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视阈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8LX15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美]基辛格:《论中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责编/孙垚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娜]
标签: 孝道   中国   实践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