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要求,敢于赴汤蹈火,要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随着消防队伍转制后职能的拓展,消防救援人员由过去的处置“单灾种”向全空间、全地形、全气象条件下“全灾种”转变,成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必将进一步直面更多的突发情况,以及除浓烟窒息、黑暗烈火、轰燃爆炸、高层地下以外的危险环境,人员伤亡惨烈场景等心理应激水平较高的环境。火灾现场千变万化,灾害事故现场前所未见,随时可能出现突发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仅仅拥有良好的业务技能、优良的消防装备,有效的处置措施还不够,消防救援人员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分析研究消防员应激心理问题,也是当前摆在消防救援队伍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主要结合灭火救援为例,简要分析一下消防员心理应激的产生原因、危害、预防及干预对策。
一、产生应激心理的因素
应激是心理学领域内广泛研究的一个概念,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而刺激因素被称为应激源。根据应激源的性质不同,应激反应可分为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两大类,创伤后应激障碍就是心理应激引起的,是由于经历、目击或面临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所导致的延迟出现和较为持久的心理生理障碍。消防员产生应激心理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特殊的职业环境应激源。消防员职业是世界上应激性最高(高压高危)的职业之一,具有环境复杂、条件艰苦、机动性大、任务艰巨、危险性大等特点,其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消防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对消防工作的适应能力。消防救援队伍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坚持纪律部队建设标准的一支队伍,其工作生活环境是“两严两准”,这对于正处在生理成长和心理发育不平衡阶段的基层消防队员来说,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基层消防站常年24小时执勤备战,“五加二”、“白加黑”很正常,如遇到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消防保卫工作更加紧张、辛苦。人前烈火英雄,脱下战斗服之后,也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消防员经常性、不间断应对突发事件,面对死亡的风险,高压力工作环境,频繁暴露在灾难性事件和高负荷的工作任务当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
(二)火灾及各种灾害事故现场应激源。火灾现场大多伴有浓烟、高温、噪音、腐蚀性、放射性或有毒物质,以及黑暗、轰燃、爆炸、跌落、坍塌和坠落物,由于火灾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消防战斗活动具有较强的时间性、有限的空间性、极度的紧张性、活动的困难性、疲劳的连续性和火场的危险性等特点,这些都会给消防员带来心理上的恐惧和压力。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发展迅猛,高层、地下、大跨度建筑、化工场所及高架、地下交通设施等增多,新兴建材和化工材料增多,火场危险系数越来越大,消防灭火救援行动更加艰巨、复杂和难以预判,消防队员在行动中的伤亡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影响着消防员的战斗活动,使他们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三)火灾及各种灾害事故后果应激源。火灾或事故救援现场,消防员本身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特别是在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更大,可能是经历人生从未有过的恐怖,如见到血肉模糊或烧得面目全非的伤员或尸体,面临战友被坍塌掩埋、被火魔吞噬的突发事件,事后会给心理上带来巨大阴影。初次参与重特大火场及抢险救援现场的消防员反应尤为明显,必然会导致消防员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据对经历过人员伤亡灾害事故的消防员的问卷调查,近80%事后有恶心,后怕、厌食等症状,表现出情绪低落、悲伤、失神、兴趣减少,态度消极等情绪特征。还有的虽未直接参与处置现场,但间接经历消防员牺牲数量较多的特重大灾害事故。如衡阳“11·3”特大火灾、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均是全体消防员的重大心理应激源。
(四)职业群体年龄结构应激源。一直以来,我国消防队员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小,主要集中在18到28岁之间,其中18岁至23岁消防人员超过30%,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加上刚参加工作,战斗经验不足,工作环境可能会使其产生极强的恐惧感和无助感。根据某支队基层指战员心理健康测查数据显示,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近200名消防员进行调查,其结果显示,职业年龄第1年、第2年的消防员在强迫症、忧虑、焦虑、精神病症等方面的因子明显高于3年以上的。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因子分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正常,因此消防员产生应激心理一部分是年龄小的内在因素,包括体质、成长经历和智力等。基层消防员年龄较小,处于发育成长时期,心理状态比较不稳定,思想活跃敏感,身心正处于发展与转变阶段,对有害健康因素的感受性比较高,应激反应也更为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