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的症结:政治追求扭曲、政治胆识缺乏、出现“本领恐慌”、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弱化
政治追求扭曲是“为官不为”的心理根源。利益的驱使和金钱的崇拜使得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了最初的良知,把做官当成致富的阶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甚至出现“特权”心理,把自己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在这种“官本位”思想的驱使下,一些党员干部把个人私利作为政治决策的依据,把党的宗旨束之高阁,把党的事业置于脑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政治胆识缺乏是党员干部不作为的另一因素。一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因为大胆改革冲击旧有的思维方式,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特别是当改革创新出现失误或错误时,经常受到一些非议,干事创业的热情受到影响;有的党员干部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态度消极,认为“不干不出错,越干错越多”,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遇事逃避、不敢创新、得过且过、讲求稳妥,成为这类党员干部处理问题的常态,担当作为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将“合群”视作经营人际关系的法宝,认为敢担当、善作为会将他人置于不立之地,害怕被别人质疑,因而畏首畏尾,不敢作为。
“本领恐慌”消解作为的底气。担当作为是责任,能力水平是本领。仅有责任而无能力,同样缺少核心竞争力。能力不足的党员干部虽有一腔抱负,想担当敢担当却不会担当。总体来看,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适应的,这也是我们党能够战胜来自经济、政治等领域风险的根本所在、依托所在。但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部分党员干部的能力仍然不足。比如,动手能力差,一味纸上谈兵,讲空洞的道理,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水平低,适应能力差,老情况、老问题可以应付,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应对,常规工作可以完成,突发事件难以掌控,简单局面勉强支撑,复杂局面难以驾驭;创新能力弱,新的社会矛盾找不到解决之道,新的社会症结找不到疏通之道,新的社会关系找不到协调之道,新的社会趋势找不到引导之道。因此,着力提高执政能力是党员干部敢担当、能担当的内在支撑,也是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治本之策。
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弱化,使“不为”分子有机可乘。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是反映一个国家政治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监督是保证权力合理运行的重要途径。如果监督机制弱化,必然助长不担当、不作为等不良风气。能否充分利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的监督力量,是检验权力运行制约应有效能的重要标准。从我国的目前情况来看,人民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多停留在建言献策层面。在人民群众监督方面,监督机制的缺乏导致监督渠道不畅通,人民群众不知道如何监督,也不愿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的力量在曝光不作为、不担当等现象面前独木难成林。可以说,监督机制的弱化让一些党员干部有恃无恐,仍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责任与使命。
破解“不作为”难题,要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与能力
在立政德中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立政德要求明大德,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抵御一切形式的诱惑,应对各种类型的挑战,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冲劲、干劲、闯劲;立政德要求守公德,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引领前行的风向标和激励前行的助推器,做到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温暖群众;立政德要求严私德,党员干部要牢守底线、坚守红线,坚决不做越界行为。立政德要求党员干部要明确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杠杆,而非攫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权力必须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特权思想,严抓个人工作作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种认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受任何限制的思想,就是腐朽的封建特权思想,这种思想必须受到批判和纠正。共产党员和干部应该把谋求特权和私利看成是极大的耻辱”。
增强执政本领,强化执政能力。只有做到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自觉、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克制、以过硬的业务保证实践的成效,才能真正地传承和发扬敢担当、愿担当、善担当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主题,重点掌握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思维方法以及价值导向,发挥其对执政实践的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应努力学习领导领域的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适应和回应新时代提出的要求与挑战,将业务能力的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总之,不论是引领发展、联系群众,还是驾驭风险,都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实现的,都离不开过硬的业务能力。
夯实党员干部作为的制度之基。要将公权力的运行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用阳光杀死不作为的细菌。要通过政务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制定政府权力清单,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保证党员干部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要优化考核与评价机制,使干部晋升、奖惩与本人能力素质和业绩双挂钩。在考察干部时要科学评价其业绩与能力,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对于业绩突出的人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制度绩效充分释放,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注入“强心剂”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