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君主垂拱而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是《孔子家语》的政治哲学内涵。其中既包括德主刑辅、宽猛相济的德法观,又涵盖“尊贤”的用人原则与“以民为本”的为政宗旨。这些思想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哲理,对我们当前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家语》 政治哲学 德法观 以民为本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与国君、同僚、朋友以及孔门弟子问答应对的著作,保存了大量儒家原始资料。作为一部重要的先秦儒家经典,这本书可谓命运多舛。《孔子家语》的流传经历比较复杂,特别是经过孔安国的编撰和王肃的注解之后,难免产生歧义,令人曲解其中的内涵,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后人误将其判定为伪书,其意义和价值也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不断为《孔子家语》正名,拨开了笼罩在《孔子家语》头上的“伪书”疑云,确立了《孔子家语》儒家重要经典的身份和地位。
《孔子家语》的政治哲学内涵:建立君主垂拱而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同社会
政治哲学主要关注政治价值和政治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儒家政治哲学是指儒家关于政治目标、宗旨、原则、方法的理论、学说以及观念等构成的思想体系,其主要思想包含在《四书》《尚书》《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中。
儒家政治哲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构建有序、合道的政治秩序,即建立君主垂拱而治、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基于这一目标,《孔子家语·礼运》提出了一套理想的政治模式,描绘了美好的社会图景。
孔子曰:“昔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吾未之逮也,而有记焉。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则为己,力则为人。大人世及以为常,城郭沟池以为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而选,未有不谨于礼。礼之所兴,与天地并。如有不由礼而在位者,则以为殃。”这段话描绘了两大世界图景,一是大同世,一是小康世。孔子认为,自己处在小康世,但他更向往大同世:那是大道通行、天下为公的世界,是贤能在位、不肖退避的世界,是相帮互助、诚信和谐的世界,是有所依托、无后顾之忧的世界,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奸谋不兴、盗贼不作的世界。继孔子之后,后世哲人几乎都将大同世作为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追求。故此,我们可以把构筑大同之世看作《孔子家语》社会政治模式的终极理想。
《孔子家语》中的德法观:德主刑辅、宽猛相济
德主刑辅。孔子非常重视道德教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提倡“为政以德”,认为统治者的德性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方面。《孔子家语》中的《五刑解》等许多篇章探讨了礼治、德治与刑罚之间的关系,在《孔子家语·哀公问政》中,就有哀公问政于孔子的详细论述。孔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鲁哀公问孔子关于治理国家的道理,孔子回答: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政绩,记载在典籍中。他们在世时,推行其政令制度;他们过世后,其政令制度就因此而止。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获得人才,获得人才的关键在于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身修养的关键在于培养仁爱之心。仁,就是具有爱人之心,爱亲人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爱亲人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就产生了礼。礼是为政之本,君子不可以不修养自身的品德。
关于执政者的品德修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孔子家语·致思》中有更为明确的论述:“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周公载己行化,而天下顺之,其诚至矣。”这是孔子赞美周武王和周公的话,意思是周武王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国家得到了良好治理,进而使天下得到善治。周公以身作则教化天下百姓,百姓顺服,实为至诚。孔子通过赞美武王和周公,阐明了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国家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不仅如此,《孔子家语·王言解》中还提出了“七教”“三至”的思想:“是故,昔者明王内修七教,外行三至。七教修,然后可以守;三至行,然后可以征。……故曰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此之谓明王之道也。”其中,“七教”是对统治者道德修养提出的七项要求,即君王尊敬老人,那么百姓就会孝老爱亲;君王重视年长者,那么百姓就会更重视兄长;君王乐善好施,那么百姓就会更加宽厚;君王亲近贤人,那么百姓就会选择良友而交往;君王推崇德行,那么百姓就不会对其有所隐瞒;君王憎恶贪婪,那么百姓就不会去争利;君王廉洁礼让,那么百姓也会耻于没有礼节。这些都有力说明,统治者的言行举止和德性修养对于百姓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宽猛相济。在《孔子家语·执辔》篇中,孔子形象地把“德”比喻成马嚼子和马笼头,将“法”比喻成马鞭。他认为,执政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马嚼子和马笼头,要慎用马鞭,否则马会伤、车会毁。执政的首要原则在于德法和刑辟配合,宽猛相济。在《孔子家语·正论解》中,孔子提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于猛。猛则民残,民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如果政策宽松了,百姓就可能产生散漫、轻视的心态,这时就要用严厉的政策来纠正。如果政策太严厉了,就可能伤害到百姓,这时就需要实行宽松的政策。用宽松来调和严厉,用严厉来调和宽松,这样一来,国家的政治局面就会平稳和谐。“宽猛相济,政是以和”这一观点,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哲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家语》中的治国思想:“尊贤”的用人原则与“以民为本”的为政宗旨
“尊贤”的用人原则。儒家历来主张尊贤而贱不肖,认为贤者是治理国家的主要力量,而不肖者则会对国家治理造成阻碍,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这一思想正始于《孔子家语》。在《孔子家语·哀公问政》中,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提出:君王治理天下有九条重要原则,即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其中“修身”是对国君的要求,“尊贤”是对待臣子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以民为本”的为政宗旨。《孔子家语》中的民本思想来自于周朝“敬德保民”的观念。例如,为君之道阐述的道理是:贤明的君主用宽宏、慈爱的态度对待百姓,百姓才能自得其乐;为吏之方阐述的道理是:懂得为官之道的人,奉行法令应当使民众得利;不懂为官之道的人,便歪曲法令,侵害民众利益。
《孔子家语》中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是中庸之道,这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先王之道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思想非常深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国家治理和为政者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对我们当前治国理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为沧州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
【参考文献】
①王德成:《孔子研究第一书——评〈孔子家语〉》,《光明日报》,2008年2月16日。
②杨朝明:《读〈孔子家语〉札记》,《文史哲》,2006年第4期。
③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济南:齐鲁书社,2013年。
④曾江:《深化〈孔子家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20日。
⑤廖芝馨:《〈孔子家语〉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