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元氏县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

2019年以来,元氏县以“双问计”活动为抓手,通过系列措施延展问计渠道,寻求各方支持,催生内在动力,着力为项目建设“百日攻坚”行动提供智慧力量。

向下问计、广开言路,全力推进项目“百日攻坚”。依托“万民千企议效能”专题问计活动,该县“双问计”活动办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元氏县2019年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签约和在建重大项目进度的工作方案》提出修改意见,明确攻坚任务目标、时间要求及保障措施。“百日攻坚”期间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集中开工仪式、一次集中签约活动、一次集中现场办公、一次集中观摩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列入攻坚项目42个,总投资103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3个,竣工达产项目19个。还实行了“一对一”包联帮扶制度和“六个一”工作机制,即明确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工期计划,一竿子抓到底,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搞好面对面对接服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推进更加顺畅。

向上问计、破解难题,确保项目攻坚见实效。该县积极向上问计寻支持,重点围绕“3+2”现代产业发展开展项目“招商月”活动,重点围绕制约要素破解,征求上级支持,提升招商工作实效,切实做到每周有招商、每月有签约、每季有开工。加快推进签约和在建重大项目进度。对列入省、市重点的签约项目,通过征求上级支持,创造条件、排除干扰、尽早落地;对已开工项目督促项目单位科学设计工期,合理安排投资计划,优化施工组织,保证如期建成;推进一批技术水平高、质量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尽早落地。同时,加大与乡镇和相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力度,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彻底解决推进慢、干扰多、落实难等问题,为在建项目有序快速推进创造条件。深化领导干部包联重点项目制度。全县15个省市重点项目分别确定了1名县领导分包,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及时解决项目审批、征地拆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实现省、市重点项目率先突破。同时,还落实项目招商激励机制,组建专业化招商团队。破除要素制约。围绕土地指标、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等方面,解决好项目用地指标和占补平衡指标问题,制定签约和重点项目用地计划,将土地指标优先向签约项目和重点项目倾斜,确保分配的土地指标60%以上用于省、市重点项目和“3+2”现代产业项目建设。督促项目单位依法依规做好组卷、安置、拆迁、征地工作,加快征地手续办理速度,保证计划开工的市重点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全年计划开展银企对接活动4次以上,为项目单位和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积极探索实施除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外,重大工程及配套建材、运输等作业不停工措施。

狠抓督导、严明考核,把项目攻坚落到实处。该县始终坚持实施“双问计”活动月报告制度,对全县各乡镇、县直重点部门招商项目数量进行排名,并每月通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攻坚领导小组,对牵头单位发改局明确分管科室及具体负责人,安排专人盯办项目建设,合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投产。实行“一组一乡镇、一人一项目、一天一碰头、一周一总结、一项一台帐”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工作举措。落实“百日攻坚”周例会和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项目推进面临问题,定期沟通衔接。实行重点项目问题清单交办制,强化跟踪督导,细化责任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及进度要求,确保问题有效解决。严格入企督查检查,除有明确要求外,原则上不到省、市重点项目和企业现场检查,做到“不叫不到、有请必到、精细周到”,当好企业“服务员”。三是加强督导问效。建立重大项目电子跟踪督办系统。实施挂牌督办,对列入省市重点的签约项目、列入“百日攻坚”行动的新开工和竣工达产项目,实行全程跟踪、限时办结、超时预警、办结销号制度,做到项目审批未到位不放松、未如期开工不放松、未按进度要求推进不放松,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新开工项目尽早建设,竣工达产项目按期投产。

[责任编辑:张莉]
标签: 元氏县   项目建设   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