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样本: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164份。男性受访者占65.0%,女性受访者占35.0%。18岁以下占9.0%,18—30岁占50.7%,31—40岁占32.1%,41—50岁占6.2%,50岁以上占2.0%。日常居住地为城市的占64.5%,乡镇占24.1%,农村占11.4%。城市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所在地区为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20.3%,新一线城市受访者占31.7%,二线城市受访者占18.6%,三线城市受访者占16.6%,四线及以下城市受访者占12.8%。
调查时间:2019年3月—4月
调查方式:互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电子问卷
主要发现:
·公众对文化和旅游的需求很大,旅游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
·七成受访者对我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表示满意,80.2%的受访者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未来充满信心。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文旅融合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文物旅游和节庆会展旅游是公众最熟悉的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有超七成受访者愿意尝试新的文旅融合形式。
·“特色小镇”是公众印象最深的文旅融合创新模式,“主题公园”是公众认同度最高的文旅融合典型模式。
·一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状况最好,新一线城市发展潜力最大。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内容创意”是发展文化旅游最重要的内容,国外文旅融合先进模式值得学习和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时强调,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实现文化高效能传播的必然要求。对于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现状,公众如何看待?公众对不同文旅结合模式的评价如何?对此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进行调查,为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提出对策建议。
公众对旅游兴趣浓厚,“文化概念”是公众旅行中最为关注的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已经成为了公众节假日重要的消费方式。“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和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
2017年全年国内游客达到50.0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4.57万亿元,增长15.9%;入境游客13948万人次,增长0.8%。国际旅游收入1234亿美元,增长2.9%;国内居民出境13051万人次,增长7.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于旅游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旅游的受访者分别占54.1%和25.2%。在旅游活动中,有56.8%的受访者最关注“文化概念”,其次为“创新创意”(54.9%)、“体验收获”(53.4%)和“品质质量”(43.7%)。在旅游模式上,公众最偏好“闲适的乡村民俗之旅”(58.2%),当问及旅游的意义时,有超过五成的人选择了“探索新鲜,提升见识”(57.7%)和“暂别‘烟火’,享受文艺”(54.0%)。可见,人们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放松心情,对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也逐渐成为了旅游中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