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人民智库> 正文

当前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观念调查报告

查时间:2018年11月—2019年3月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社会公众进行调查

样本构成:调查对象为各地区、领域社会公众,共计回收3648份调查问卷。

·受访者居住地覆盖国内直辖市(29.80%)、省会城市(31.94%)、地级市(21.51%)、县级市(11.40%)、乡镇村(5.35%)。

·受访者中,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占9.95%,2000—4999元占20.18%,5000—9999元占29.82%,10000—19999元占19.90%,20000—29999元占8.94%,30000—49999元占5.02%,50000及以上占6.19%。

·受访者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50%,大学本科学历占34.65%,大专学历占21.49%,高中及以下学历占37.36%。

·受访者中,来自政府机关、党群组织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占比最多,超过总受访人数的六成;其中,从事与金融及相关领域有关工作的人员过半数。

主要发现:

·受访者普遍高估自身金融素养,欠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金融知识。

·多数受访者具有财务规划意识,部分受访者还未准备为养老开支未雨绸缪。

·多数受访者持有积极且理性的投资态度,更倾向于投资中低风险和收益的产品。

·金融安全问题成为公众投资理财时的隐患,需要社会各主体合力普及相关知识。

·多数受访者表示其金融服务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渐趋多样化。

在我国经济、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公众金融素养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以及金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都凸显了公众独立完成有效金融决策的现实性与必要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发展及数字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金融产品与服务日益普及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由于我国公众金融专业素养水平普遍不高,对各类金融知识掌握不充分,难以识别日益复杂的金融风险及侵权行为,导致自身合法权益易遭受严重侵害。金融素养水平的改善可以使公众更好地参与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进而提高家庭金融福利和实现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国民金融素养水平制约着金融业的发展,并与消费者信心、金融行为偏差、市场风险等因素密切相关,影响着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从个人金融的视角来看,近年来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特别是金融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融合发展,使得消费者面临的金融环境日趋复杂,客观上需要消费者具备更高的金融素养水平,普通居民掌握金融知识、有效管理个人资金、处理个人金融事务的能力越来越重要。良好的金融素养有助于消费者做出适当的金融决策,降低系统性行为偏差,提高金融市场参与度并降低金融风险。既有研究表明,我国公众金融素养的总体水平较低。同时,受传统思想等的影响,我国公众的金融素养及金融决策行为也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我国公众的金融素养现状及金融观念和态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数字时代的全民金融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知识及金融技能

主观金融知识:公众普遍高估自身金融素养,欠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金融知识

主观金融知识是用来测量受访者对经济金融知识了解程度的自我评价。对此,我们设计了“请对您的金融知识水平做出整体评价”“在您选择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您能否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等问题,并请公众作出选择和回答。

根据客观和主观金融素养平均得分高低,进行两两组合,得到低水平(双低型)、自负型(客低、主高)、自卑型(客高、主低)、高水平(双高型)四类金融知识水平分类。

从公众的金融知识自评结果来看,认为自己整体金融水平非常好的受访者占比高达84.51%,认为比较好的受访者比例为8.03%,认为自己可以正确辨别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88.51%。通过将受访者主观金融知识自评与客观金融知识得分进行分析,发现属于高水平的受访者占比61.38%,自负型的受访者比例为32.32%,低水平者为4.74%,自卑型占1.53%。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出,受访者普遍对自身的金融知识储备持乐观态度,与客观金融知识调查结果存在不小的偏差,自负型比例超过三成,部分公众实际上高估了自己对金融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金融素养水平下投资者对金融素养自我认知的偏差程度为:金融素养低的投资者倾向于高估自身金融素养(对金融素养的过度自信),且金融素养越低,其过度自信程度越高,显得更为“骄傲”;金融素养较高的投资者则倾向于低估自己的金融素养,表现得更为“谦虚”。

金融技能:多数受访者具有财务规划意识,部分受访者还未准备为养老开支未雨绸缪

金融技能是指公众将学到的金融知识运用于个人日常金融生活(财务规划、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等)中的能力,这里主要考察受访者进行财务规划的能力。

当问到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是否制定和执行家庭储蓄开支计划,选择“一直都在”制定开支计划的比例高达81.91%,选择“经常有”和“有时有”的超过15%,可以看出能持续保持此项行为的人超过八成,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有主动进行财务规划的意识。良好的财务规划能力不仅能够使家庭对收支更有概念,更好地规划资金用途、开源节流,还可以留出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和升值。

具体而言,财务规划不仅要计划自己的工作、生活及理财收支,还要为后代的教育、老年时的开支提前做好准备。当问到受访者是否为孩子上学存钱时,54.47%的受访者表示有或者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还有31.36%的受访者表示虽然目前没有,但计划这样做。提前为子女教育做准备的受访者占大多数,这样既能更好地保障下一代的教育开支和教育水平,还能使自己及家庭未来的生活水平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1

本次调查中,我们请受访者预期如何保障自己在老年时的开支,选择计划依靠家人、孩子经济支持的占比最高,为52.47%,依靠自己存款、资产等收入的受访者比例为47.12%,会依靠退休金生活的比例为42.74%。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一部分受访者还没有为养老开支提前做准备的意识。在退休金和家人子女支持之外,自己预先储备、进行理财、购买保险等都是为养老开支做准备的方式。早做养老开支计划、多储蓄养老资金,对自身和社会福利的提升有益无害。

金融行为及态度

金融行为是公众在日常生活的实际行动,是可观测的最终结果,主要包括储蓄、借贷、投资、购买保险等与金融有关的行为。金融态度根植于个人对金融的整体认知和意识,能够反映金融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

储蓄行为及对利率的态度:相对于去银行存款,公众更青睐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92.13%的受访者在储蓄时会比较不同金融机构利率,基于此再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存款。在储蓄时,38.39%的受访者更青睐余额宝、零钱通等货币基金,33.84%的受访者选择银行活期和定期存款,19.30%的受访者会购买国债等金融产品作为储蓄增值的一种方式,而选择现金持有的受访者较少。凭借收益率比银行存款略高、收益稳定、风险较低可快速赎回等优势,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成为更加普及的储蓄方式,其受欢迎程度超过银行存款。

借贷行为及对信用的态度:多数公众使用过信贷及分期产品,且持有正确的信用管理观念

公众的借贷行为涉及到众多的信用贷款产品和消费分期产品,对受访者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人数最多的信用贷款产品为住房贷款(65.49%),其次为信用卡(50.74%)、购车贷款(45.78%)、教育医疗等贷款(42.74%)、银行综合消费贷款(35.99%)。以上数据显示出,公众发生借贷行为主要是由于购房、购车、教育、医疗和消费几大因素。接触互联网借贷产品和小额贷款的受访者较少,从以上优先级可看出公众更加信任更有实力的平台和机构,会选择安全性更高的信贷产品。在消费分期产品中,蚂蚁花呗、借呗为使用比例最高的产品,京东白条、分期乐、趣分期和信用卡分期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分期方式,使用过传统信用卡分期的人数低于使用花呗、白条等电商信用分期的人数。2017大学生消费理财观调查显示,当生活费无法满足开销时,有25%的人会通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方式进行付款或者向朋友借钱满足消费需求。这也反映出新兴的互联网理财方式和信贷产品正在逐渐渗透到社会公众的借贷行为中,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互联网理财的接受度很高,这些产品在借贷的便利性和产品设计的创新性上更优于传统分期产品。

2

当问到受访者为何会选择消费分期,38.85%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方式可以让自己在资金不足时提前消费,24.81%的受访者表示消费分期是为了体验新型消费模式的新鲜感,还有18.49%的受访者选择“满足一时的消费冲动”,另外,分期付款比立即付款更划算也是原因之一。

对于从不分期消费的受访者来说,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71.29%的受访者担心自己没有还款能力,51.67%的受访者担心忘记还款影响个人征信,50.72%的受访者认为消费分期利息过高,不划算。此外,担心网络诈骗或信息泄露、额度太低没有吸引力和没有超前消费的习惯也是很多人不选择消费分期的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分期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可以让人提前消费,资金不足时也可以提前使用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有时候甚至比立即付款更划算,但消费分期产品的设计局限和安全隐患是消费者最为担心的问题。

投资行为及对风险的态度:多数受访者持有积极且理性的投资态度,更倾向于投资中低风险和收益的产品

在对受访者的投资理财观念进行调查时,多数人的看法比较理性和客观,对理财持有积极的态度,同意“不管钱多钱少,都需要理财”“理财不是简单的省,要合理规划支出”“理财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可能一夜暴富”观点的受访者均超过七成,而一部分受访者的投资理财观念还比较传统,认为理财不如存钱有用,不借钱不欠债就是最好的理财,这一部分受访者不能正视金融投资包含的正常市场风险,理财观念十分保守,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是最保险的理财方式,只看到投资有风险的一面,而忽略了合理理财带来的收益。实际上,借贷和欠债很多时候也是理财的方式之一,一方面,超前消费给部分人带来的收益和效用远大于资金充足时再消费,另一方面,在合理的投资项目中,借贷的杠杆作用会增加收益。

3

当问到受访者愿意拿出多少资产用于理财投资,选择“所有闲钱”的受访者最多,为34.27%,选择“5万以下”的受访者也较多。受访者当前用于投资理财的资产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10%以下的比例较大,超过总人数的60%,投资理财资产占家庭总收入20%以上的受访者不超过20%。以上结果反映出公众对投资理财的积极态度,愿意拿手里的闲钱进行投资理财的尝试,同时,多数受访者比较谨慎,愿意拿出小部分资金进行投资理财,认为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尝试进行资金增值是十分理性的选择。

购买保险行为及态度:受访者对保险的作用认识较充分,愿意拿出部分家庭收入来为意外提供保障

91.06%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购买保险,购买过人寿险(66.83%)、意外险(53.21%)、医疗保险(50.08%)、健康险(49.95%)的受访者较多,80%以上的受访者会拿出家庭收入的15%以下资金来购买保险。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保险产品的作用和意义认识较为充分,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及社会管理功能三大属性,不仅可以让老年生活得到可靠的保障,让自己病残时得到有力支撑,同时还具有储蓄功能。同时,在保障生活的前提下,公众愿意拿出一部分家庭收入来购买保险为未来的风险和意外做好准备。

金融安全及服务

金融安全:金融安全问题成为公众投资理财时的隐患,需要社会各主体合力普及相关知识

在使用金融服务和购买金融产品时,金融安全问题不容忽视。52.82%的受访者及其家庭成员有过被误导使用金融产品的经历,另有滥用金融产品、金融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消费者经常遭遇的情形。31.80%的受访者陷入过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骗局且有实质性损失,23.52%的受访者遇到过此类骗局,但未上当。遭遇金融诈骗损失在20万以下的受访者比例占一半以上。以上数据显示出,在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今,金融机构及金融产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是公众进行投资理财的主要隐患之一,会给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当问到受访者落入金融骗局圈套的原因时,57.8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投资者防范意识不强,金融知识不够全面。很多投资者对什么赚钱、市场热点是什么很关注,但是防范金融诈骗一类的知识却鲜少有人关注。54.36%的受访者认为被金融产品的高额回报所诱惑是落入金融骗局的原因,41.01%的受访者表示新型骗术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金融市场的监管缺位也是投资者受骗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投资者明明知道是骗局,但仍心存侥幸。

对于如何解决购买金融产品时的纠纷,选择向监管机构投诉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占62.99%,选择打电话向公安机关报案的占57.51%,选择向提供该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机构进行投诉的占56.28%,同时,受访者也表示向工商部门和12315热线投诉也是合法有效的维权方式。其中,不知道如何投诉和自认倒霉的受访者虽占比不高,但值得重视。

金融服务:多数受访者的金融服务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渐趋多样化

4

公众在进行与金融相关的行为时,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水平影响了公众金融行为的满意度。88.5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金融服务需求可以得到有效满足,但是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62.34%的受访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遇到过产品太多,不知道选哪个的问题。此外,还存在产品说明过于复杂难以看懂、缺乏产品相关的更多信息、不了解购买的操作流程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为金融机构提升其服务水平可以着力的方面。当问到受访者最需要哪些金融服务,73.36%的受访者认为金融账户整合最为迫切,选择“针对个人实际情况的理财建议”“金融超市(可一站购买更多金融产品)”“详细的收支信息查询和财务分析”“我感兴趣的金融资讯、金融产品信息推送”等选项的受访者比例也较高。金融机构要提高其服务质量水平,不仅要在日常服务中提升客户满意度,还要在平台和产品设计、增值服务等方面满足公众多种类型的需求,同时,还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管理体系,加强消费者金融知识教育和宣传,提升公众的整体金融素养水平。

(报告还对公众获取金融信息的有效途径、风险承担及损失承受能力、更受青睐的理财产品,以及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水平的途径等内容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因版面承载内容所限,仅在此呈现部分内容,获取本报告完整版,可与《国家治理》周刊编辑部联系。)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焦 欢】

责编:李 懿 / 蔡圣楠

责任编辑:贺胜兰
标签: 金融   素养   调查报告   公众   观念